- 中國文明的歷史(十):東亞的開國
- (日)波多野善大編著
- 626字
- 2022-05-23 10:42:27
獨尊與并立
上文是從國內權力結構的角度考察了東亞與歐洲之間的差異。然而,如果將這兩個世界分別作為整體進行比較的話,東亞只有龐大的中國和與之擁有從屬關系的小國,而歐洲世界則有多個國家并存。
中國是東亞的文化發祥地,其他各國都是在蒙受其文化恩惠之后,直到很晚才出現,所以無論在國力還是在文化方面兩者都有著天壤之差。因此,中國是東亞世界的“山頭老大”。中國當然就俯視周圍小國,將其置于比自己低的地位并給予屬國待遇。雖然北方游牧民族曾一時憑借其馬上武力讓中國吃了苦頭,并竭盡全力使中國陷入從屬地位,但在文化方面,通常是征服民族反過來被征服。所以,縱使有在政治上與中國對立抗爭的國家,在文化上與之抗爭的國家也只有引進了伊斯蘭文化的蒙古。從這一點來看,東亞由中國獨尊統治,國際關系也不平等,周圍小國與中國是從屬關系,即所謂的“朝貢關系”。
另一方面,在歐洲,羅馬瓦解后形成的日耳曼封建制各國與教皇對立抗爭,其間許多獨立的自由市也加入了進來。盡管歐洲世界國與國也多少存在國力上的差異,但卻沒有類似東亞中國那樣的獨尊國家,而是反復上演多個國家并存和對立抗爭的局面。換而言之,東亞世界的權力形態是單一的,而歐洲世界則是權力多元化。
歐洲世界的自由比東亞世界更為發達,不僅是因為一個國家內部的權力形態,也是因為歐洲整體的權力形態是多元的。
另外,中國由于是東亞的獨尊存在,所以也沒必要關心周圍世界,由國際間反復對立抗爭而形成的民族主義發展遲緩,這導致中華民族較晚出現國民的整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