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明的歷史(十):東亞的開國
- (日)波多野善大編著
- 1074字
- 2022-05-23 10:42:28
金銀、香料、海盜
新大陸、新航路發現后,西班牙派出下層貴族開始了對西印度群島以及墨西哥以南南北美洲的征服和殖民活動。葡萄牙也一邊致力于搶占亞洲的通商基地,一邊在南美殖民了巴西。
西班牙的征服極盡殘忍。他們通過掠奪和殺戮消滅了美洲印第安王國,搜刮了大量金銀財寶,還奴役原住民采掘銀礦。16世紀10年代至20年代的科爾特斯征服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16世紀30年代初的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和阿爾馬格羅入侵秘魯印加帝國等都是其代表性事件。
此外,葡萄牙人麥哲倫得到西班牙的許可,于1519年沿西方航路向西航行,南下南美洲海岸,經麥哲倫海峽到達了太平洋。麥哲倫雖于1521年遭菲律賓原住民殺害,但其船隊中的一支于次年返回西班牙,完成了證明地球是圓形的環球航行。
葡萄牙首任駐印度總督阿爾梅達于16世紀初在印度西南海岸的科欽建立了根據地。第二任總督阿爾布克爾克占領果阿,并將政府機構搬至此地,繼而占領了錫蘭、馬六甲,并在馬魯古群島(Moluccas)的特爾納特島設立基地,驅逐阿拉伯人,搶占了香料貿易。同時,葡萄牙也與中國廣東通商,于16世紀中葉獲得澳門居留權,并將此地當作東亞貿易據點。

17世紀的果阿
落后于西班牙、葡萄牙的英國也試圖開辟一條不同于兩國的新的印度航線。在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命令下,威尼斯人卡伯特為開辟西北航路于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進行了兩次航海,為英國占領加拿大、新英格蘭海岸地帶奠定了基礎。卡伯特的兒子繼承了西北航路的探險工作,又于16世紀中葉,召集倫敦的毛織品出口商人,沿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海岸航行,試圖開辟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東北航路。雖然這兩個嘗試均以失敗告終,但探險為英國在北美、加拿大建立殖民地,開展與俄羅斯的貿易創造了契機。
總之,新大陸和新航路的發現使以地中海為中心的貿易路線被以大西洋為中心的路線取代。大量墨西哥和秘魯的金銀流入西班牙,西班牙迅速躋身為歐洲富強國家。葡萄牙壟斷了東印度的香料貿易,里斯本云集了大量來此貿易的荷蘭、英國、意大利商人。
與這兩個國家相比,英國則有些落后。歐洲世界地理大擴張的16世紀恰好是歐洲宗教改革發生的年代,宗教爭端和經濟爭端糾葛在一起,英國戰爭頻發。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期間,在海上攻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船只并搶劫貨物的“私掠船”公然大量出現。女王自不必說,貴族們也紛紛投資于此,其中有名的海盜有沃爾特·雷利、弗朗西斯·德雷克等。被世界所稱頌的英國海軍就是從這樣的海盜船隊發展起來的。此外,英國還援助了當時西班牙屬州尼德蘭的新教徒對抗菲利普二世的戰爭,并于1588年一舉攻破菲利普二世的“無敵艦隊”,為英國勢力的崛起和尼德蘭北部七州(即荷蘭)的獨立創造了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