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張士誠的功與過

蘇州是由財富積聚而成的市民之都,厭惡殺伐和強迫,熱愛其引以為傲的自由和享樂。另外,就像絲綢和美人所象征的那樣,這是一座具有柔和氣質和纖細美感的城市。胸襟寬廣的張士誠來當蘇州的統治者簡直是天作之合,而他事實上也相當受崇敬。

傳聞在這一時期的嘉興流行著這樣的民謠:“死不怨泰州張,生不謝寶慶楊。”“張”指張士誠,“楊”指的就是那個苗軍統帥楊完者。張軍進攻嘉興的時候被苗軍擊退了,但苗軍在嘉興胡作非為,暴行罄竹難書,因此才誕生了這首民謠。即使在戰亂中死去也不怨恨張士誠——這里反映出庶民的支持。而且,并不僅僅是庶民支持他。

張士誠喜愛文人學者,對他們十分優待。他甫入蘇州,便設立了翰林學士之制,開設了弘文館。特別是在他降元之后,文人官僚更是公然地出入他的居所。達識帖睦邇在杭州的秘書——享有文人書法家美稱的周伯琦受官命來到蘇州后,張士誠賜予他宅邸加以厚待,從此周伯琦日夜與蘇州的文人和風流之士歡聚,不覺忘返,一待就待了十余年。

此外還有風流政客饒介(江西臨川人,號華蓋山樵,此時官任咨議參軍事),也是受官命往蘇州任職,從而加入了張氏的幕府。在他門下誕生了當世首屈一指的詩人高啟和楊基等吳中四杰(高啟、楊基、徐賁、張羽,其中高啟名聲最大,而四人均死于非命),在詩壇大放異彩。這些人在此后都被明太祖殺掉了,但不管怎么說,曾有眾多文人墨客齊聚在蘇州這座城市。

當然,其中多是些奔著張士誠的財力而來的俗流文士,但就算如此,那也是因為張士誠鎮守的蘇州是個舒適的去處。

文人楊維楨拒絕了出仕的邀請,但對張士誠抱有好感,他曾這樣稱贊張的長處:“士誠善聽人言,持身非常謹慎,他的軍隊也不好殺戮。”

但是,他的長處也是他的短處。

高啟像

他的大氣讓其無條件地信任人,不疑受降之人,也不咎敗戰之將。明太祖是這么評價他的:“我對件件事情都繃緊了神經,絕不容忍違法亂紀,可即使這樣還會被人騙。而士誠長年深居宮闈,大門也不邁出一步,又不理政事,還不被人騙就太奇怪了。”

他所率領的運鹽工如今都成了國家的元勛和高官。榨油的、做面條的、拉車的成了博士,剃頭的成了待詔,下人、奴仆成了次官,代筆人成了大臣,簡直宛如一個暴發戶的天下。

尤其是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愚蠢而遭人嗤笑。他在豪華的大宅里藏了一百多位侍妾,命令她們學跳天魔之舞。據說他家在池塘里采蓮用的小舟是用沉檀制作的,一晚的宴會就要耗費一千石米。

正所謂上行下效,他的部將們也是一個作風,將妓女帶至戰場尋歡作樂,沉迷于歌舞和賭博不能自拔。

就憑這些在戰場上是不可能取勝的。張士誠究竟也不過是一介商人,而不是征服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广水市| 威远县| 尚义县| 洛川县| 萍乡市| 耿马| 曲阜市| 昭苏县| 磐石市| 内黄县| 佛冈县| 且末县| 定远县| 宜兰市| 鹤岗市| 泰安市| 文昌市| 昌邑市| 新龙县| 台湾省| 正定县| 盘山县| 三河市| 格尔木市| 雷波县| 通山县| 霍山县| 都安| 皋兰县| 攀枝花市| 古田县| 阜城县| 五寨县| 彭州市| 祁门县| 新晃| 镇巴县| 兴化市| 东丽区|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