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力孵化:如何識別、挖掘、發展自身潛能
- (英)伊恩·麥克雷等
- 791字
- 2022-05-18 20:05:44
第五章
性格:關乎行為、思考和感覺的穩定模式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
正是這種內在的個性,而不是文化、知識或才智,使得一個人能夠莊重沉著地面對總統、將軍或其他任何權貴。
——沃爾特·惠特曼
要識別高潛力人才,單位領導需要了解影響人們思考、行動和工作方式的內在模式。性格就是這么一種關于行為、思考和感覺的內在模式。一貫負責任、雄心勃勃、善于計劃,這些意味著很高的盡責性,也是在職場中常常需要的,因此高盡責性是職場上難能可貴的品質。相反,沖動、隨性、缺乏長期計劃,則對應的是低盡責性。如果單位領導需要尋找善于計劃和自我管理的員工,那么低盡責性可能是一個危險信號。
大多數工作都會或多或少涉及不同程度的壓力。了解員工如何應對壓力對于了解和評估員工的潛力非常有用。情緒激動、對批評敏感且有較強攻擊性的人可能適應能力低下。面對高壓,他們會很掙扎。意志剛強,對情緒反應較弱的人在面對壓力時往往能面不改色,則意味著具有較高的適應能力。他們可以更有效地應對高壓力的任務和工作。討論這些性格特質的關鍵在于它們是穩定的,相對可預測的,不會突然大幅改變。
性格特質既有趣又實用,它們有助于理解人們在工作中的行為方式以及這些行為方式背后的原因(Carver and Scheier,2000)。如果能夠了解某人的性格特質,就可以很好地預判這個人現在和將來在工作中會如何思考和做出反應。有的人在壓力下更容易感到壓抑、憤怒并徹底崩潰;有的人善于做長期計劃并且嚴于律己;有的人熱衷于探索新想法和學習新事物。
日常生活中,當提到性格(有時通俗地稱為性情)這個詞時,人們常常指的是很多不同的東西。比如令人愉悅的性格,我們說某人的性格很可愛。也有更加隱晦的表達方式,比如我們說“強勢的人格”,常常暗示某人有主見、好戰或喜歡指手畫腳。“性格”甚至可以指某些真實或虛構形象的特征和行為方式。在心理學中,性格則是指思維、感覺和行為底層的穩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