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星正敲著代碼,不經意間瞟到眼皮底下的手機屏幕亮起,仔細一看是定劍發來的信息:耽誤你點時間,來1411會議室一下哈。
這不禁讓阿星甚感疑惑:三公主找我?!還在會議室,會有啥事呢?!
帶著不解阿星離開卡位,過了幾分鐘到達會議室,推門進去,招呼道:“hello,三公主”
“是不是有點驚訝我找你”劍曰。
“看三公主滿面春風,想必不是壞事”
“哈哈,其實也沒什么,我就想了解一下你們內控部開發互聯網項目的一個流程”劍曰。
“三公主對這感興趣?”星惑。
“了解一下有好處,作為頂頭上司,總要熟悉了解公司的一些項目狀況,主要是我不是搞項目出身,就有些好奇想作一些認識”劍曰。
“哦,這樣,了解。那我就以內控組的互聯網項目開發做一些介紹。首先要開發一個項目,那得立項,業務方領導說要做某個項目,拍板定下來,然后把需求方案交給產品部,產品經過分析和規劃,認為可行,那就會把產品需求文檔發給項目經理或項目負責人,雙方溝通好項目報價、服務器選用等細節。接著,項目主管就會讓SA,SA就系統分析員,去梳理項目,組織前后端開發和測試人員在會議室開需求評審,評審哪些能做,哪些不好做,延期做等等,一般沒什么太復雜特別的需求都能做”星曰。
“需求評審完你們就進行開發了”劍曰。
“對,項目負責人分配好前端和后端每個人負責開發的內容,就各自分工去干活了”星曰。
“然后呢?”劍曰。
“然后就在開發時間內完成開發,前端根據UI老師出的設計稿畫頁面,寫邏輯代碼,做業務層方面的開發,并和后端聯調接口,后端寫接口,測試人員前期相對閑一點,不過他們做的工作就是仔細看需求點,把一個個要測試的需求點列出來。在開發過程中還會舉行測試案例評審,可以幫助開發人員更好理解需求,畢竟開發和測試對需求的理解不一樣,開發也有可能會遺漏或誤解。每個需求都有一個開發周期,在規定的開發周期內完成任務即可,前后端開發完成,認為沒問題了,就正式發郵件通知測試,就是所謂的移測,移交測試”阿星說到。
“那移測完測試人員就開始測試,有問題就給你們開發人員提Bug”劍曰。
“對,一般會先做個冒煙測試,就是測試總的流程能不能走通,不測試細節,如果流程跑不通,卡在某個環節,那冒煙就不通過,這就得返工再看看,冒煙不通過還挺不好的”星曰。
“冒煙通過就開始測試”劍曰。
“對的,測試人員的測試叫做SIT,測試只是幫開發把關下質量,如果測試都測完,達到UAT標準,就產品和用戶測試,就可以發起UAT,一般是提前兩三天發起,UAT測試一輪,如果UAT通過,符合出口標準,就可以發版,一般一個月發兩版本,如果需求較多,排期長,也會一兩個月發版,超過兩個月的較少”阿星說到。
“嗯,大致明白了,那你們項目組的成員就是項目負責人、UI、SA、前端開發人員、后端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劍曰。
“對,我所在的項目組做的是PC項目,前端人員叫Web前端,移動端項目的前端叫H5,還有安卓前端、IOS前端,也可能有鴻蒙前端。項目的負責人一般是后端開發老師擔任,前后端人員可以是別的組支援,即借過來”星曰。
“還能這樣啊”劍曰。
“對,有的項目組人員變動大,需求多,人力方面不夠,就只能其他組支援”星曰。
“哦,那這項目怎么搭建的”劍曰。
“項目的前后端是分離的,分別由各自的前端負責人或系統架構師搭建初步框架,前端項目一般由Vue或React框架在NodeJs環境下搭建,后端一般用的Java,Spring框架”星曰。
“Vue我聽說過,但不知道具體是什么”
“就一個JS框架,或說JS庫,本質還是JavaScript,簡單說就是在這框架上寫業務邏輯、組件開發,因為它不推薦以前那種耗資源的DOM,所以是新的開發方式,2015年左右開始流行起來,以前JS最流行是jQuery”星曰。
“這NodeJs是前端項目運行環境工具包”
“對,可以這么說,像Java要跑代碼,也得配個環境,一般開發工具IDE,就集成開發環境,就會集成JDK,JDK就是Java語言的軟件開發工具包,有它才能跑代碼”星曰。
“哦,那你這Web前端也可以叫H5”劍曰。
“某種意義上說可以認為一樣”星曰。
“那你做H5多久了啊”劍曰。
“六七年,資深老員工了”星曰。
“其實我對JS還蠻感興趣的”劍曰。
“為啥感興趣”星曰。
“我有個發小編程方面很牛,啥編程語言都會,她給我說可以學學簡單的JS”劍曰。
“那你學了沒?”星曰。
“沒怎么學,一點不會”劍曰。
“你可以讓她教你嘛”星曰。
“她嫌我笨,上次跟我講解,我聽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沒有編程細胞”劍曰。
“沒事,改天我教你,淺顯易懂”星曰。
“好,哈哈,那個寫接口是什么意思啊”
“后端主要的作用就是對數據庫的增刪改查等操作,處理前端傳過去的數據,根據需求加上邏輯后處理好數據,然后寫進數據庫”星曰。
“哦,就說接口是用來處理請求,加上邏輯代碼控制,最終操作數據庫”劍曰。
“對,簡單的可以理解為插座上有個口,插頭接上電源后就可以工作了,接口其實就是應用程序接口的縮寫,簡稱API”星曰。
“嗯,明白了,你們項目用的數據庫是開源的還是收費的啊?”劍曰。
“肯定是免費的,又不是跟錢有關的,跟錢有關的項目用的數據庫大概率是收費的,商業數據庫嘛,像銀行就是,國內的電商平臺和互聯網大廠都有自研數據庫,也很成熟”星曰。
“那開源的數據庫用哪個”劍曰。
“一般如果是Java作后端開發語言,那數據庫就會是PostgreSql,Python、Golang、Ruby等應該也會選這數據庫,如果是PHP做后端開發語言,就會選Mysql,黃金搭檔”星曰。
“PHP是啥語言來著”劍曰。
“一種后端開發語言,企業網站或中小型網站一般都是php,Java太臃腫不適合,環境配置麻煩,Jsp冷門,國內不怎么流行,.net就C#不開源不是很通用,也有它的市場就是。Python主要用于開發AI、自動駕駛,Go語言比較新,不太熟,可用作服務端開發,至于Ruby也不太熟,目前比較主流的編程語言,我認為就是七大開發語言:C、C++、Java、Python、Golang、PHP和JS,當然編程語言有很多,國內還有開發出中文編程語言,如果你是大牛人,直接用匯編語言寫程序也可以”阿星說到。
“匯編語言又是啥”劍曰。
“面向機器的程序設計語言,又稱符號語言”
“聽著很高深的樣”劍曰。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太多了,我的認知很有限,只能跟你點到為止”星曰。
“哈哈,你剛說的業務層指的是什么”
“前端項目和后端項目都是先架構后開發,屬于構架層的由負責架構的人做,那么根據業務方的需求進行的開發就是業務層,或說寫業務邏輯代碼,一般是小兵小將來做,前后端負責人可以不用參與實際業務開發,主要是把控整個系統進行一些調整或優化或協調等工作”星曰。
“哦,明白了,好像常聽說做需求,原來是這個意思,哈哈”劍笑。
“三公主乃名校高材生肯定是一聽就懂”
“會拍馬屁哈”劍曰。
“嘻嘻”星曰。
“你的項目經理川黎姐我認識”劍曰。
“黎妹妹跟我關系不錯”星曰。
“黎妹妹?”劍曰。
“哈哈,開個玩笑”星曰。
跟定劍聊了好一陣,阿星打個招呼從會議室出來,定劍還留在里面。藍韻發信息過來,阿星一看:撐傘接落花,問那星星在干嘛
阿星:除了干活就是想你
藍韻:出個腦筋急轉彎——有張白紙寫了三個字,你知道是什么嗎?
阿星:不就,,三個字
藍韻:嘖,小腦袋瓜子轉得挺快
阿星:換我問你一個,龍蜂虎猴打一成語
藍韻:龍爭虎斗
阿星:可以的,小韻子
藍韻:你們男人打架為什么喜歡脫上衣
阿星:如果脫褲子會不會有點怪
藍韻: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