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來龍去脈
- 循城往事
- 循懸隱士
- 3763字
- 2022-06-06 22:06:00
我似乎也聽出了端倪:“你說的應該是湯仲吧?但是根據(jù)你所說的,你的言論和小說內(nèi)容大相徑庭,我也不是這段時間的親歷者,那究竟哪個才是現(xiàn)實呢?”
她故作神秘:“就像小說中提到過的欲擒故縱一樣,當真相就擺在你面前,真實的不能再真實的時候,你卻不愿意相信;假象在你面前,假的不能再假了,你還是執(zhí)迷不悟。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究竟是你夢到蝴蝶還是你出現(xiàn)在蝴蝶的夢中。這,重要嗎?既然是小說,就更不重要了,我說的也不是金科玉律,一萬個讀者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就像鬼神一樣,信則有,不信則無。你相信誰,你就會看到誰的世界,你就會相信誰的世界是真的。而這,都不是你我能左右的。”
她繼續(xù)著她的敘述。
“那我就再說說湯仲吧。因為最后那個學期和他有了些接觸,也對他有了些了解,他在大學期間最后那個學期,有時候會以“老娘”自稱,那時也只是感覺這是他的一種搞笑手段,大家習以為常了也就不放在心上了。但是回頭看起來,他會使用“何奔”作為第一人稱視角來寫小說也就可以說的通了,這個“何奔”便是他妄想出來的,這是否可以稱為妄想癥我不敢確定,也不確定這是不是他身體中的一個人格?
“我知道關于這個人你還有很多疑惑,比如我怎么會那么確認這個作者是“湯仲”而不是“何奔”本人。
“開始我也不確定是誰寫的,但是我知道這肯定不是“何奔”寫的,所以當時我還沒有看完的時候我認為這只是個惡作劇,我就拒絕了幫你,或者幫這個作者續(xù)寫。但是這小說的劇情又和我經(jīng)歷過的有那么些相似,我就給看完了。看完的那一刻我便知道了,這一定是“湯仲”所寫。
“首先,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何奔”對美劇不聞不問,而我身邊有一個美劇狂人,而《紙牌屋》、《越獄》更是他的最愛,對,就是湯仲。其次就是我開始也很疑惑的,關于“何奔”養(yǎng)狗的那段,既不承前,也不啟后,花費很大的篇幅去描寫兩條狗,有什么意義呢?
“直到我看完畢設分崩離析的結局,我就知道了,這兩條狗只是擬人罷了,這不是“湯仲”所寫還會是誰呢?
“最后,還有一個明顯的線索,就是小說的描寫的比重,上學期更遙遠反而寫的更詳盡,更接近的下學期,反而只寫了3章。這不是很奇怪嗎?
“其實也像我知道的那樣,因為畢業(yè)設計的原因,大家都各自忙起來,他對于我和“何奔”的事知之甚少,無從寫起,只好借“何奔”之手寫一些關于他自己的事,聊以自慰。但這并不是主要原因,造成這種結果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真的不記得發(fā)生過什么。
“沒畢業(yè)的時候‘湯仲’不只一次的跟我說過,他身體里住著兩個人,我當時不以為然,因為每個人身體中不都有兩個甚至小人嗎?用西方的說法便是,一個天使一個惡魔。所以我當時沒有意識到他說的是什么意思,后來直到他出事,我才意識到人格分裂這個病癥是這么真實而可怕。
“我想現(xiàn)在你也知道了,這個“湯仲”和“莊一謀”其實是一個人,兩個人格。用他自己的話說:“湯仲”是凡人中的翹楚,“莊一謀”則是圣人中的無知者。這本小說成書于他畢業(yè)后半年,也就是他出事前那段時間,所以那段時間或者更早的大五下學期,是他患病最重的時期,所以他大五下學期的那段只有一個人格的記憶,因為這只是“湯仲”一人所寫,書中也沒有關于“莊一謀”的更多信息,因為他們后來就沒什么交集了。
“和小說的起始時間同步,他人格產(chǎn)生分裂的時間點也是在大五開學前。他具體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誰也不知道,但是可以從他小說的字里行間推斷出一些線索。
“首先,他在大四下學期的考察中勞累過度,回家檢查身體,聽了醫(yī)生的建議之后,萌生退意,想要好好珍惜身體,但是他又是個熱愛這個專業(yè)的人,所以在這個矛盾點上,他的身體出現(xiàn)了分歧。“湯仲”堅持努力完成他的學業(yè),而“莊一謀”則決定要修身養(yǎng)性,不去用生命換所謂了“價值”。
“面臨這個選擇,他不知所措,但最終“湯仲”被“莊一謀”說服,卸任了班委。他也在猜測,莊一謀會不會成為自己的一個人格,并在以后取代自己。所以他才會開玩笑地問我們能不能看到他,然而我們看不到的人是“莊一謀。”他也在那段時間看了很多關于精神分裂的電影:《搏擊俱樂部》、《致命ID》、《捉迷藏》等等,他推薦我看的時候我也沒有關注過。
“后來他跟我說過他分析過這兩個人格,“湯仲”是一個凡人,但是是一個優(yōu)秀的凡人,他有喜怒哀樂,他有追求,食人間煙火,更吸引人。“莊一謀”是個圣人,已經(jīng)要脫離世俗去修仙的那種狀態(tài),無欲無求,便不去算計,只保留著善,他認為世間之爭都是沒有必要的,便處處退避三舍。人格的分裂,導致“湯仲”身體中的善被“莊一謀”帶走了極多,所以“湯仲”變得喜怒無常,而“莊一謀”人格主導的時候又變得冷酷無比,這是他女朋友選擇離開他的原因,跟我沒有一毛錢關系。
“班級當時確實只有32個人,但是如果算上“莊一謀”,那就是33個人無誤。看來在他寫小說的時候“莊一謀”已經(jīng)分裂出去了。后來的湯仲也變得更加社會,從他小說中層出不窮的計謀中便略知一二,他148的智商應用到了極致。但是他也更加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經(jīng)常和身邊的人起沖突,但是跟我在一起的時候還是比較溫和的。我們中午吃飯的那間餐廳就是我們第一次單獨吃飯的餐廳,我們中午坐的位置就是我們當時坐的位置,希望他如果有幸能看到也能想起些什么。
“在那之后,他又經(jīng)歷的幾次大的打擊,比如預備黨員推選的失利,畢設組員的背叛,畢業(yè)之后面試某大型外資公司失利,都加重了他人格的分裂。而且,“莊一謀”關于意識的研究,經(jīng)常嘗試“出體”的修仙行為等,恐怕也間接成為了人格分裂的催化劑。“湯仲”變得越來越暴怒,而“莊一謀”則越來越看破紅塵。“湯仲”發(fā)的失去理智的朋友圈,總是會被“莊一謀”及時刪掉。
“那我就說說他面試失敗的事吧。以他的成績,加上在學校的表現(xiàn),他去那間公司也算是理所當然。程藝馨已經(jīng)在那間公司工作了3個多月,他還在面試前請程藝馨吃了一大頓飯。但是最后他落選了,他當時應該是“莊一謀”那個人格主導,他認為是自己學藝不精,能力不行,湊巧程藝馨沒有幫助他說好話,畢竟也沒有義務幫他說好話,后來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程藝馨僅僅是沒有說好話嗎?呵呵,之后的傳言是這樣的,那個公司的總監(jiān)看了“湯仲”的簡歷,發(fā)現(xiàn)他和程藝馨是同學,便向程藝馨詢問關于“湯仲”在校期間的表現(xiàn),成績等等。程藝馨所說的是:“成績倒是不錯,不過怎么得的分數(shù)就不知道了。”
“這已經(jīng)不是她第一次在背后興風作浪了。早在我大三那次助學金評選的時候,就是她親自向輔導員舉報的我和高扼,輔導員才會額外注意我抓在手上的手機。取消助學金自然是拜她所賜,雖然最后她沒有得到什么便宜,但是她應該還是在心里樂開了花。不過她忘了高扼是個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孩子,最后還是從輔導員那里得知了舉報者。是的我們用的是蘋果手機,但是我們也真的需要那筆錢。這也就罷了,后面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選舉,第一輪我和程藝馨并列第三,要進行第二輪投票的時候,我就聽何奔說,程藝馨已經(jīng)開始傳我的壞話了,最后的結果也是讓她得逞,我并不是優(yōu)秀畢業(yè)生。畢業(yè)之后我受不了那些聽了程藝馨讒言的人的眼神,我選擇了逃避,我離開了重慶,并不打算再回來。
“哦,對了,你可能還不知道他之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根據(jù)小說的時間線,他在寫完小說的3個月之后吧,在當時工作的那家公司,和同事發(fā)生了爭執(zhí),并打傷了他的領導。被其他同事制服之后扭送到公安局,但是隨后調(diào)查才發(fā)現(xiàn)他其實是一個嚴重的精神分裂癥患者。
“開始他拒不接受治療,后來的治療也確實很困難,因為看似分裂的兩個人格又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這意味著很難去將其中一個人格清除或者殺死。‘湯仲’也不確定要保留哪個人格。心理醫(yī)生對此也無可奈何,因為這兩個人格實在是太勢均力敵了,如果強行去清除其中的一個人格,很有可能會將另一個人格也一并清除,即使最后像《致命ID》、《你好,瘋子》那樣去催眠,讓人格互相殘殺,治療的效果也很差。他的身體中始終住著‘兩個人’。‘莊一謀’主導的時候便是求死的狀態(tài),‘湯仲’主導的時候就拒不配合,所以治療一時陷入僵局。
“后來院方?jīng)Q定冒一個險,決定對其再進行一次深度催眠,并在這過程中進行一個潛意識的植入,賦予他一個新的身份,讓他重新開始一段新的生活,并把身體中原有的兩個人格同時‘殺死’。
“這個治療方法應該是可行的,‘湯仲’和‘莊一謀’都同意了,并在責任書上簽了字。在治療前,湯仲有一個愿望,就是跟我見一面,因為之后,他和我便是路人,他要被父母接回老家修養(yǎng),可能還有微整形,然后重新開始嶄新而陌生的生活。
“我在他接受治療的前兩天,見到了他,他靠在病床上,精神還算不錯。
“我們對視了一會,他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想起兒時看教育頻道的一檔節(jié)目:當你將一長條紙彎曲之后粘起來,你會得到一個圓環(huán);當你把這條紙的一個端頭扭轉180°,再粘起來,你會得到一個沒有盡頭的環(huán);當你將這個端頭扭轉360°,粘起來,再沿著中線剪開,你會得到兩個嵌套在一起的沒有盡頭的環(huán)。我以后會回來找你的,但是你得幫我激活。只有你知道怎么激活,現(xiàn)在不知道不重要,到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你先走吧。再見。’并遞給了我一個折疊的紙條,走出病房被我隨手扔進了垃圾桶。說實話我現(xiàn)在也不知道怎么去激活他。
“但是,我認為他的這本小說是激活他的鑰匙,所以,我就來了。回來之后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
我聽得云里霧里。究竟應該怎么激活呢?怎么又算是激活呢?激活之后會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