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杞人憂天

泡沫的產生和破裂是市場的基本趨勢,這是經濟規律使然。我們要承認經濟運行中“建設”和“破壞”力量的共生現象。宏觀經濟學采用系統分析方法可以正確地從信息、反饋、調節、震蕩等過程中推斷出這種現象。

如果宏觀經濟學把市場看成是均衡的,那么一定會產生誤導。回看過去幾十年間的歷次經濟危機,所有這些危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少數處于有利地位的“大玩家”利用經濟系統中的漏洞釀成的。

從動態的角度看,經濟系統永遠對各種各樣的現象持開放態度,包括可能出現的非正常經濟行為、市場結構的突然變化等。承認這一點,才能把思維方式轉向現實主義立場,才能夠基于現實經濟現象來選擇符合控制經濟需要的工具,以認識問題(信息監測)、修復系統(調節)及反饋形成的閉環系統實現對經濟運行的有效控制。

經濟衰退時,大家都在使用素來有效的老藥方——凱恩斯理論的財政刺激政策。不過近幾十年來,增加公共開支產生效果的速度太慢,投資效率低下,等到需求被拉動起來時,衰退已經結束了。

唯一能在短期內使經濟恢復的因素可能是某種意想不到的新泡沫的出現,也就是用一個矛盾掩蓋另一個矛盾。

《非理性繁榮》的作者羅伯特·J.希勒指出,資產泡沫是一種沒有人操縱的、自然的“龐氏騙局”,只要不斷地有人加入進來,人們就會不斷地賺錢,但加入的人的數量總是有限的,到了最后必然會全盤崩盤。

泡沫被人們認識往往是在金融災難時期,平時,大家感受到的往往是繁榮。在經濟學中,泡沫被一些人看成是必然的、永遠膨脹的。也有一些觀點認為經濟一旦出現泡沫就麻煩了,經濟危機就來臨了。理性的學者一般有“負責任”的態度,總是認為只要把泡沫刺破,讓其緩慢平息下去,就會實現“軟著陸”。也有人不這么看,認為這種想法是一廂情愿的。他們更愿意把泡沫看成是脆弱不堪的、無足輕重的一種副產品或者是一種表面現象。美國經濟學家詹姆斯·K.加爾布雷斯在《正常的終結》中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對泡沫問題的“輕視”。他寫道:“泡沫活動在水面之上,其下方是龐大的水體,一個泡沫破滅之后,水體仍然處于主體地位,一切又恢復了泡沫形成前的樣子。如果我們對泡沫進行嚴格的分析,就會發現,泡沫破滅之后,世界不會變得更好,也不會變得更糟,跟沒有泡沫時一模一樣。”他認為“格林斯潘主義”很有道理。艾倫·格林斯潘認為,政府不應該試圖預測、識別、預防或抑制泡沫,即便泡沫破滅并出現嚴重危機,事后收拾殘局的成本也比較低,相比之下,為了刺破泡沫而采取的從緊的貨幣政策會提高失業率,減少投資,從而導致較高的成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新津县| 绥江县| 保德县| 化德县| 青浦区| 绥芬河市| 宁津县| 余姚市| 辽阳市| 河西区| 横山县| 广水市| 清徐县| 镇安县| 仁化县| 宝清县| 义乌市| 林西县| 博罗县| 始兴县| 那曲县| 司法| 华容县| 丹巴县| 秀山| 厦门市| 慈利县| 昌乐县| 独山县| 阜新| 甘孜| 韶山市| 随州市| 庆安县| 灌南县| 淮南市| 锦州市| 冀州市| 怀来县| 张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