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控制:不持觀點的方法論
- 簡貴來
- 600字
- 2022-05-07 18:48:15
四、需求的邊際價值
人的需求是受基本思維和意識支配的,極端的學術推理無法研究現實世界的需求與供給。
學術界的共識是,需求的價值就是最重要的“邊際價值”,大家也知道經濟分析本質上就是邊際分析。很多經濟學家甚至用“邊際主義”這個詞來指代我們所說的經濟學思維。
本書強調的稀缺性問題也適用于需求。經濟運行過程中,需求也是一種“稀缺品”,雖然需求總是存在,但只有被滿足了的需求才是不稀缺的。而需求的量與價格一般情況下是正相關的,需求量(不是需要)越大則價格越高。把不同的價格和人們在不同的價格條件下愿意購買的商品數量聯系起來可以畫出一條單調的曲線。經濟學研究的不僅僅是這幾個要素的關系,還有其他因素的干擾,尤其是心理、情緒、期望值等意識性的影響,屆時這條定律就改變了:在一定條件下需求量越大則價格越低,出現了負相關,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供給”這個要素在需求和價格博弈的過程中受到了影響,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進來了,產能增加了,邊際成本下降了,市場價格自然下降。另一個原因是競爭激烈,供給者的積極擴張推動了技術研發,技術進步可能驅使價格下行。當然還有另一種無奈之舉就是為了生存或者為了占領市場而暫時承受虧損。
可見,經濟學的供求關系之間存在著一條非常重要的紐帶——價格。反過來,當需求和價格兩個要素處于恰當狀態時,第三者(供給)的干預會迅速改變它們之間的關系。這就是經濟的控制系統,是處在反饋與調節的動態中的平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