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經濟控制:不持觀點的方法論作者名: 簡貴來本章字數: 1360字更新時間: 2022-05-07 18:48:11
一、誤將優美當真理
保羅·克魯格曼認為一些經濟學家“誤將優美當真理”,導致規?;问街髁x的文風占領著學術高地,以致學術研究的實用主義目的被大大淡化了。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信奉“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預”的兩類經濟學家都未能預見、警告或阻止這場危機。難道優美而標準化的經濟學名詞真的一無是處了嗎?
簡單化地否定和簡單化地肯定同樣遠離科學精神。很多人在反思近年來經濟學界存在的問題時出現了嚴重的偏激。
2010年發表的《危機后的宏觀經濟學》認為對經濟危機沒有成功預測并不是經濟學整體的失敗,宏觀經濟學的錯誤在于其核心方法論“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DSGE模型),它創造了一個脫離真實世界的“自我世界”。我們且不說這種經濟學模型的合理性和覆蓋面,但任何一種理論工具只要脫離現實,就都會走入學術死角。當然,目前這些理論模型還是具有權威性的,但它們不僅遠離現實,還在走向狹隘和不切實際。
經濟學家未能預見金融危機,是因為他們設計的宏觀經濟模型建立在理性預期上,這和現實完全不符。
經濟學家詹姆斯·K.加爾布雷斯寫道:“宏觀經濟運行中充滿的各種復雜的互動關系限制了我們所能達到的認識水平。”“我們更需要做的是考慮這種復雜性對于經濟人行為和反應的影響,從而尋求在這種巨大不穩定性面前依然具備穩健性的分析工具和宏觀經濟政策?!?/p>
我認為詹姆斯·K.加爾布雷斯的確找到了經濟學家們經常犯下常識性錯誤的原因。大家公認宏觀經濟學正變得越來越脫離現實,并且有更為嚴重的方法問題。
本書認為靜態的、假設的方法是違反經濟現實的。沒有控制論的概念,如信息、監測、調節、反饋,靜態、假設、均衡的邏輯分析的癥結遠不止于理論脫離實際。
被廣泛推崇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特征?!皠討B”指經濟模型的各變量在經濟體系中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動態性質。“隨機”指經濟體系受到各種不同外在因素的隨機影響,包括技術沖擊、貨幣政策沖擊及偏好沖擊等?!耙话憔狻敝负暧^經濟體系中消費者、廠商、政府與中央銀行等每一個市場參與者根據其偏好及對未來的預期所做出的最優選擇的總和。這種模型貌似有著正確的理論基礎,它提出的動態、隨機是符合經濟學研究思維的,但過于強調邏輯自洽的方法讓它忽略了其在真實世界的實用性。缺乏控制論工具的方法論更多地停留在一種表面說法和導向上,必須借助“模型”這種教條的方式去推理迅速變化著的經濟運行狀況。
本書不深入討論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它的理論基礎有一定的時代特征和先進性,是經濟學研究的有效方法。雖然經濟體系幾乎窮盡了人類已知所有因素的干擾,但一些人類未知的因素也在發揮作用,人類不可能依靠數學方法囊括所有,推理出符合數學邏輯的經濟學結論。
從方法論上來看,精細化并不是分析宏觀經濟的有效方法,或者說,微觀經濟學的邏輯和工具代替不了宏觀經濟學的邏輯和工具。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忠實追隨者采取了極端簡化的方式描述經濟體系的變動過程。這個簡化方法有嚴重的不確定性和不完整性,結論一定會走向錯誤。其中,模型化要素的選擇性采用和選擇性的前提設定(經濟學家們常用的假設)是符合動態、隨機及復雜經濟系統的相互關系的。
在模型中精準地反映所有因素的干擾是不現實的,若以簡化方式對經濟變動過程采樣,顯然不符合經濟系統要素的變動規律。可見,以微觀經濟學的工具度量宏觀經濟的運行規律本身就是一個邏輯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