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質量控制理論與方法
- 姜興宇等
- 1194字
- 2022-05-07 19:04:24
2.2.2 再制造質量形成過程
以機床為例,由于機床再制造的對象為廢舊機床,其零部件的剩余壽命、整機原始質量情況和使用工況等方面的不確定性,使得廢舊機床再制造過程相對于傳統制造過程更為復雜。因此,再制造機床的質量形成過程分析不能按照傳統質量形成過程進行。在分析廢舊機床再制造流程的基礎上,結合產品傳統質量形成過程,確定廢舊機床再制造質量的形成過程,如圖2-5所示。
圖2-5 廢舊機床再制造質量形成過程[14]
1)回收階段:先將廢舊機床從所在地運送到再制造企業并進行鑒定,而對廢舊機床質量的初步鑒定是再制造機床的首要影響因素;物流運輸網絡的建立、運輸方式的選擇直接影響再制造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利益;拆卸方法選擇的合理性,則直接影響廢舊零件的拆卸質量和拆卸效率;清洗質量又直接影響廢舊零部件尺寸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進而影響再制造零件的質量和性能。
2)市場調研:市場調研包括分析用戶對于再制造機床的性能、精度的要求,再制造機床的銷售前景分析和市場定位決策研究。用戶對于再制造機床的性能要求將直接決定再制造機床的后續環節進展,而機床市場的激烈競爭也使得再制造機床必須具有不低于新機床的質量要求。
3)質量評估:這是機床再制造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對廢舊機床質量的形成至關重要。質量評估階段確定再制造機床的可再制造質量屬性,可避免資源的浪費和不合格產品的產生,是確保再制造機床質量的重要環節,并為再設計階段提供依據。
4)再設計階段:這是保證再制造機床質量的重要環節,包括拆卸工藝設計、再裝配工藝設計、質量檢測設計等,確保再制造機床在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效益、環境影響等質量指標符合需求。質量檢測設計是面向再制造產品復雜的生產過程,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質量的形成過程進行控制,確保再制造產品的質量。
5)再制造階段:對于擁有剩余壽命的可修復零部件采用再制造技術,恢復其尺寸、性能指標。針對不同失效模式,再制造修復方法的選擇是否恰當,將直接決定再制造零件的質量。而且,再制造設備的可靠性、操作人員的操作水平及不可控因素的干擾,也會對再制造零件質量產生影響。
6)檢測階段:對于再制造后的零件,需運用測量工具或超聲檢測、射線檢測等無損檢測方法,檢驗再制造零件內部是否存在裂痕、應力集中等缺陷,確定再制造零件的質量是否合格。檢測質量直接影響再制造機床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7)再裝配階段:將重用件、再制造零部件、外購零部件組裝成再制造機床。原機床零部件經過拆卸后的再次安裝、再制造零部件與新零部件的結合,造成了再制造機床的裝配過程復雜化。由于再制造機床使用的零部件復雜多樣,造成再裝配工藝設計、裝配操作困難,也將影響最終的裝配質量。
8)銷售服務階段:運輸過程的安全性、銷售服務質量及售后服務水平是再制造機床質量的最終構成部分。銷售服務質量影響再制造機床的市場占有率,售后服務與反饋信息為再制造企業明確再制造機床質量要求和改進提升機床質量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