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質量控制理論與方法
- 姜興宇等
- 545字
- 2022-05-07 19:04:24
2.2.1 傳統質量形成過程分析
為了確定產品質量的形成過程,企業和學術界做了大量研究,其中美國質量研究學家朱蘭提出的質量環最為系統、直觀地描述了產品質量形成的過程,如圖2-4所示。朱蘭認為產品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市場調研、研發、設計、制定工藝、采購、生產、檢測、銷售等16個環節,產品質量形成過程是不斷提高、持續完善的過程,涵蓋了人、機、料、法、環、測6大生產要素[13]。產品質量形成過程要求全面參與、全過程控制,需要對具有生產職能的各個環節進行組織、協調、監督,以確保產品質量的形成和提升。
傳統產品質量形成的幾個主要環節如下。
1)市場調研:明確同類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消費者需求情況,對將要生產的產品進行明確市場定位和需求預測。
2)設計過程:確定產品的規格、結構、外觀及與生產相關的工藝設計,是產品質量形成的最關鍵過程,直接影響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效益。
3)采購過程:外購件的購買環節,外購件的質量將對產品質量產生最直接的影響,是產品質量的先期影響因素。
4)生產過程:通過對各生產要素進行詳細規劃、安排和控制,確保準時、高效地生產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
5)檢測過程:確定產品出廠質量的關鍵環節,是檢驗、保證、改進產品質量的手段。
6)銷售階段: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階段,是產品使用質量、客戶需求的反饋環節。
圖2-4 朱蘭質量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