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與融合:重新定義汽車產業
- 紀雪洪等
- 758字
- 2022-05-07 19:14:14
“避虛就實”,從地產到汽車
陳峰在創建時空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空電動)前,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從事房地產行業。
其間他在中國移動公司負責過基建業務,后來辭職投身民營房地產公司,成為職業經理人;后自主創業,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下房地產市場的大起大落。
2010年,陳峰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轉身,從地產商轉變為天使投資人。2010年,國家四部委出臺了有關電動汽車的補貼計劃,并提出了“十城千輛”的規劃。陳峰看到了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機會,投資了電動汽車上下游的一些相關產業,包括電池管理系統(BMS)、鋰電池組裝、充電樁建設等,特別是在電池技術上,做了無數次試驗,形成了特有的電池技術能力。
但是,這些制造電動汽車零部件的公司也運營得很辛苦,產業鏈上各家公司的訂單都很少。
到2013年,電動汽車行業迎來了一個爆發期,創投公司蜂擁而至。陳峰發現,將自己控股的項目整合起來,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電動汽車產業鏈。
2013年,陳峰把投資的電動汽車各環節公司重組一遍,正式成立了時空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當時時空電動主要囊括四個業務板塊:一是新時空電動,負責電動汽車整車研發、電池技術研發、城市儲能及供應設施成套、市場運營推廣;二是耀頂,負責充換電服務網絡的停車、充電及換電立體車庫的開發與建設;三是路捷,從事電動汽車的租賃及銷售服務;四是時空能源,從事動力電池業務。
關于時空電動的成立,陳峰曾自嘲說,結果“炒股炒成了股東”。不過,他內心認為汽車能帶來更大的成就感:“以前我造房子,從設計規劃到打地基到結頂,成就感五年有一次;后來做創業園,差不多一年一個園區,成就感一年有一次;現在我做汽車,看到生產線上2min下來一輛汽車,啪嗒一輛、啪嗒一輛,這種成就感別提多大了。”
公司在建立后不久,確定了以推動中國城市交通新能源化為使命,希望通過公司的努力,能夠建立能源永續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