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再見
- 妻子獨占計劃
- 走地雞仔
- 2257字
- 2022-05-16 22:38:00
天倫果然是個實打實的理論家。
實打實的意思是,她可以依靠理論,規避所有潛在的風險點,為行動開辟出一條最完美、最容易實施的路線。
站在何處,以怎樣的姿勢,瞄著哪樣的角度,子彈的初始動能應該是多少,球應當轉到什么位置,打出子彈的時間如何,天倫將所有的過程中包含的所有的因素都有具體的數據表達出來后,這一槍似乎變得簡單清晰。
其實不然。
理論雖有了,但實施從不是紙上談兵,若隊里有個槍法一流的女子,甚至不需要這些數字,她們都能更有些瞄著天倫所指出的位置將球打下來的機率。
可莫柔薔的小隊里沒有神槍手,誰能保證自己真的能瞄準那個角度呢?
見莫柔薔面露糾結,科克大笑著拍著她的肩膀:“愁什么呢班長,軍演又不會死人,瞄得準就算我們立功,瞄不準我們就提前結束游戲,怕什么后果呢?天倫不是說倩和手穩么,讓她來唄。或者你和喀里庫來也行,你們不是在軍訓前就玩過槍么?反正不管誰來,有什么結果我們一同擔著就是!”
說的也是。她之前認為科克行事不拘小節,常常疏忽,卻沒想其實她才是真的瀟灑,看得管得失,也看得淡生死,反而是她過于慎重了。
人生在世又能有幾個百分百的完美呢?往往顧此就要失彼,前因與后果間總會有些遺憾。她既然想要靠自己隊伍解決掉這個球,那就要提前做好不能解決的準備,計較之外的諸多后果都是她們該承擔的。
莫柔薔開啟了生命警示器,然后將四角警戒的隊友們都喚了過來,問道:“你們說,打嗎?”
都選擇了打。
這條路,她們已走了三遍,都走到這里了,為什么不打?
“那你們說,誰來打這一槍?”
喀里庫率先應道:“誰來都可以,我們小隊是一體的,誰打我們都認!”
科克也應和道:“對呀,別那么大壓力,這是我們共同的決定,有什么事咱一起擔著!”
莫柔薔環顧一圈,見大家的目光都隱隱透露著肯定和鼓勵,她突然覺得有一股莫大的勇氣與豪情沿著視線傳遞到她的心口。
這股勇氣和豪情在對她說:不要畏。
好,既然大家都不畏,那便沖吧。
莫柔薔目露堅定:“我是班長,我領著這個隊行動,所以有什么后果,我也要替大家擔著。”堅定的目光掃過一圈后,她的視線定在了吳倩和身上,“倩和,我替你擔著,你敢來打這一槍嗎?”
吳倩和抬頭挺胸,目光堅定:“我敢。”
“好!”
莫柔薔自己自然也敢開這一槍,但她的母親教給她最重要的一課是用人者需善知人、善用人。吳倩和雖不像她從小就玩過槍,可她知道,吳倩和的成功幾率更高。
槍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是個蘊含著危險可能的武器,但對吳倩和來說,槍和她手里的感溫器、探測儀并無區別,和她日日接觸的各類試劑管也并無區別。槍對她來說不是可能變得熾熱的火藥,而是一如既往的冰冷。她的心足夠穩,她的手也足夠穩,這個足夠,足以讓她們愿意信她。
吳倩和舉起了槍,目光沉著,瞄準。
有人看著她,也有人看著頭上的球,屏著息。
端槍,瞄準,叩動手指,藥彈瞬間飛出,圓頭生出銳利劃破空氣,白霧讓出一條筆直的道,這條道未待散開合攏,藥彈便直抵終點。
“嘭!”
命中,正中!
在女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吳倩和緩緩放下了槍。
喀里庫快步上前了幾步,接住了掉落的大圓球。
“嘶——”圓球表面光滑冰冷,滲骨的寒透過手套凍得喀里庫沒忍住打了個哆嗦。
“先放地上吧,我們用阻斷袋包起來。”莫柔薔來到喀里庫身邊,低頭看她懷里抱著的圓球。
顧名思義,阻斷袋的功能就在于阻斷,特點就在于面料極其嚴密,可防止袋內的各種物質外溢,包括氣體分子。
這個故事也許就到這里啦。
對寫作者(特指俺)來說,寫出來的東西沒有人看是一件很沮喪的事,這個神經兮兮的寫作者甚至還懷疑過大家是不是找不到這個故事。
也許只是因為,這個故事發展到現在,仍然太平淡了些。
我得承認,或許我能把控文字,但我并不擅長講故事。
但這個故事,確實是我想講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背景其實還未鋪開,它并不發生在十分架空的未來,而在現代男權社會經歷過的未來。
只是對故事里的人來說,她們為了特定的利益需求,有意地拋卻了一部分歷史。而正是這部分歷史,讓沉睡的人以為睡著是理所當然的狀態。
故事的起源很簡單,是豆瓣里的一個討論。一個小姐妹問,為什么女尊社會里的女主都在致力于平權斗爭,都在奉行一夫一妻制,而男權社會里的男主卻可以理所當然地享受眾多女人的愛戴呢?
于是,莫柔薔就誕生了。她是個同理心很強且博愛的女孩子,就和眾多女孩子一樣,當她成長到自我意識更強的階段時,她開始為男人們爭取他們的權利,就和同一時代背景下的其她女孩子們一樣。
但當她見識了更多人性中的貪與惡、獨占和自利后,她的想法也許會開始改變。人都是服從于群體的。
她會指責哥哥在婚姻中情感不忠,會幫助從小照顧她的侍從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會教導總統之子放下傲慢學會平等地看待人,會幫助貴族之子和將軍之子在女人堆里贏得公平競爭的權利。她或許少了點小情小愛,但空調暖女,難道不迷人么?
寫作是很磨人的,每個角色的言行之前,都需要想一想這個言行符合角色的性格嗎,符合時代的背景嗎,符合角色成長經歷對她們的改變嗎,寫一步想三步,可不得慢么。網文似乎不是這樣寫的。
但我想表達的并不僅僅是這些。當性別地位倒置之后,社會規則也會發生變化,我試圖在字里行間闡明這種變化。首先就是語言體系的變化,“他們”變成“她們”,“其他”變成“其她”,“英雄”變成“英雌”,諸如此種種,都會滲透在日常的方方面面。
而最重要的是,生育責任的分配和勞動權利的分配。女人如何在生育壓力下依然掌握著勞動主體地位,這其實是構造女尊世界觀時離不開的考慮,可惜關于這部分的解答,被放在了故事很靠后的地方,也不知道有沒有再續的機會。
等作者本人再磨練好對故事節奏的把控,再看看這個故事能不能繼續發展吧。
再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