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海域:
一頭頭三米高的巖龍先鋒隊有序的朝著陸地海岸線游去。
人類很快就根據動向安排了足夠的火力對付巖龍先鋒,沿海居民也向內陸轉移了。
到了夕陽西下,第一批巖龍先鋒這才露出海面出現在海岸上。
時間推前:
突然警報器響了,警示燈不斷閃爍;
各國秘密基地中央的全息投影上突然出現大面積的紅色區域。
休息的工作人員很快增援崗位,分擔輪班人員的壓力。
很快,全息投影放大了紅色區域。
“嘶!”
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巖龍先鋒,各國略微慌亂了一下,很快就穩定下來下達命令。
海邊的軍事基地立馬在海岸上搭建防御;
軍隊也立馬集結分布,警察負責疏散沿海人口。
疏散了群眾后,軍隊使用沙袋搭建機炮臺。
一輛輛輕裝甲車有序的停好,運輸車不停的運送彈藥。
所有的戰士都在裝填彈藥,分配后勤人員的數量。
所有戰士分配好了后,安靜的等待敵人的到來。
巖龍先鋒那邊:
看到敵人發現了它們的動向,它們也在暗中調整了兵力配置。
根據眼哨傳回的人類裝備數據,巖龍也準備了對應的方法。
根據各國之間的兵力配置,改變先鋒隊配置;
這樣安排不會出現兵力的浪費,還能控制傷亡情況。
...
到了夕陽西下,巖龍先鋒終于到達了海岸附近。
當它們露出海面的時候,巖翼龍直接起飛攔截人類空軍。
士兵們趕忙坐上運輸車后退到后面的防線準備。
布置在海岸線上的無人運兵箱打開,里面的智能機器戰士有序走出集裝箱。
機器人迅速接管第一道防線,開始阻擊巖龍先鋒的登陸。
巖翼龍不斷從高空投下爆炸物,妄圖破壞防線;
機器人迅速調配高射機槍,攻擊巖翼龍。
大多數攔截成功了,但依舊有些爆炸物依靠慣性落入防線,造成了破壞。
機器人受損嚴重的則會被維修機器人拖走,然后由新的機器人代替位置。
武器受損則會更換完好的,保證沒有敵人能進入防線。
后方的人類看著前方的情況,但依舊不敢松懈。
海中的無人迷你潛艇不斷傳遞后方的中堅軍隊情況。
——
海軍基地:
所有戰艦的反潛機開到最大,不停的丟下水雷摧毀敵人。
艦船上的魚雷裝填好了就發射摧毀水下目標。
“報告!蛟龍6號左舷進水!”
“報告!蛟龍9號發動機進水!”
“報告!玄龜遭受攻擊!”
...
自爆巖龍不停的朝著艦隊發起自爆沖鋒,干擾艦隊運行。
數千海里外,巖龍生物戰艦艦隊也在緩緩靠近。
各種各樣的仿生武器??吭趹鹋炆?,一聲令下它們就是一次性消耗品。
海底母巢里:
異族們在不斷擴張的海底城市里不停的生產生物武器。
它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不停的消耗人類的彈藥存儲,破壞人類的生產力和占領資源。
加上異族不停的破壞人類的水下探測器,導致沒有人知道海底的變化。
即便人類使用聲吶,也會形成一大片黑區,無法了解情況。
母巢不停的生產消耗兵種,制造中堅兵種彌補消耗。
這場持久的消耗戰,嚴重的消耗了人類的資源。
無數的殘喘國家遺民,在這場戰爭中消失干凈;
數不勝數的海島葬身大海,化作巖龍原料。
異族不停的生產生物戰艦,破壞人類的戰艦并仿制科技。
異族通過大海里的武器殘骸,結合它們的科技,制造出戰列艦級生物武器——巖鬼龍(人類命名的)
長(高)400米,寬100米,高(厚)40米(內部大概尺寸);
穿上那厚達10米全方位合成多層護甲,可以吃下人類大量的武器傷害。
更別說護甲下面各種生物武器,打的人類損失慘重。
這種第一次生產出來的武器也被異族派遣出戰,負責對付岸防炮等那些頑固的防御碉堡。
各種各樣的生物武器也在批量生產一次性消耗品,使得海溝變的更深。
衛星觀察下,人類只能不停的看到各種生物武器浮出海面,朝著四面八方散去。
就連空中,飛行著密密麻麻的巖翼龍,與人類的無人機戰斗在一起。
那些墜落海面的巖翼龍,則化作食物被別的武器分食;
然后新的巖翼龍飛上高空,繼續這個輪回。
但隨著敵人的數量不斷增加,加上大量敵人的尸體堆積,成功的讓巖龍先鋒破壞力了第一道防線。
隨著最后一個維修基地被摧毀,人類徹底喪失第一道防線。
隨之而來的,就是密密麻麻的火炮洗地。
無數的巖龍先鋒隨著爆炸飛起,然后永遠起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