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國之重器我之夢縈 荒島求索科學報國

1965年春節的一天,黃旭華在家里接到了時任國防部第七研究院副院長于笑虹將軍打來的電話,請他和錢凌白去他家商量點事情。等黃旭華和錢凌白落座后,于笑虹開門見山地說:“原子彈和導彈成功了,中央釋放出向核潛艇傾斜的態勢,‘首艇’上馬的條件成熟了,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今天想聽聽你們二位的意見。”聽完這話,黃旭華和錢凌白臉上的笑容已經表達了他們的心聲,恨不得立馬干起來。這一幕到現在黃旭華還記憶猶新。

黃旭華、錢凌白、尤子平、陳發金一起代表六機部向中央起草了《關于恢復研制核潛艇的請示》報告。1965年8月15日,周恩來總理主持召開了第13次中央軍委會議,專門研究核潛艇上馬的具體問題。這次會議正式啟動了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研制的進程,是我國核潛艇發展史上的轉折點和里程碑。

(一)“荒島求索”的人生

考慮到研制潛艇可能存在不可預知的危險及保密等因素,選址必須遠離人煙。為了國家的尊嚴,響應偉人的號召,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黃旭華和一批來自北京、上海、大連、哈爾濱等地的技術人員放棄優越的城市生活,會集到那個承載著國人重托的荒島——葫蘆島,開始了中國核潛艇研制這項神秘而偉大的事業。

1965年6月,為了便于設計和建造,在“715所”的基礎上成立了“719研究所”,辦公地址在葫蘆島,與核潛艇總體建造廠比鄰。黃旭華和一批技術人員進駐葫蘆島,開始了“荒島求索”的人生,在遠離人煙的孤島上,研制中國第一代核潛艇。氣候惡劣的葫蘆島,一年刮兩次風,每次刮半年。島上供水緊張,生活區白天不供水,晚上才來點兒,大家用盆罐接水備用;每人每月僅可領3兩油,黃旭華和同事曾在半年內一滴油星也沒見到;吃的是帶糠的高粱米,伙食倒是很“綠色”。有一句俏皮話說,“早上土豆燒白菜,中午白菜燒土豆,晚上土豆白菜一道燒”。時任“719所”副總工程師尤子平回憶說:“有一年春節將至,副食品商店門口居然貼出大張紅紙,上面寫著:‘歡度春節,每人供應紅方一塊(即醬豆腐)。’”辦公條件特別差,300多人擠在兩幢狹小的三層樓,辦公桌沒法擺開,只能誰出差了就把桌子搬到外面堆著,就這樣輪流著辦公。很多時候,晚上準備兩個饅頭,加班加點地干。當時有個土口號,叫“頭拱地,腳朝天,也要把核潛艇搞出來”。

黃旭華在荒島工作的10年,不僅自然條件惡劣、生活條件艱苦,還要經受嚴酷的政治風波帶來的凌辱——黃旭華曾與豬同吃同睡過。

在荒島上,黃旭華想念家鄉的親人們。還記得1957年回鄉探親時,母親對他說:“父母老了你要常回家看看,現在社會安定了,交通也方便了。”他回答:“一定會的。”黃旭華跟二哥的感情最好,忘不了二哥對他的照顧。他四五歲時,正上小學的二哥,悄悄帶他去陪讀。回家時,父親檢查二哥功課,二哥一時背不出來,父親要打二哥,黃旭華急了,大聲背出來,誰知這一解圍使二哥更難堪,挨打更重。二哥沒有怪他,第二天依舊開開心心帶他去學堂。

想想家里的親人,黃旭華就變得越來越堅強。再想想以前毛主席的誓言,激發他在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環境中倔強前行,硬生生地憑借鋼鐵般的意志、頑強的雙手去慢慢地實現核潛艇的夢想。

(二)決策采用水滴型艇體

考慮到工作的便利,我國成立了“719所”北京工作組。這個組的研制設計工作主要由黃旭華負責。當時北京工作組的主要任務是進行首艘“某艇1”的總體方案論證工作。總體方案論證的主要內容就是確定核潛艇的線型、戰術技術指標,并為擬制核潛艇配套設備清單做準備。

在首艇的初步設計和技術設計開始之前,需要確定潛艇線型問題。當時,有水滴線型與常規線型兩種。部分決策者和有些技術人員受美國研制核潛艇經驗的影響。美國核潛艇的研制一般分三步走:先從水滴線型常規動力潛艇到核動力常規線型潛艇,再過渡到水滴線型核動力潛艇。蘇聯的核潛艇研制步數就更多。在缺乏先進工業技術和合格科學技術人員的情況下,有些人認為,首艇設計應該采用常規線型,以保證1972年按時下水,完成政治任務;待有成熟技術和經驗后再研制水滴線型核潛艇,這樣減少技術風險。

黃旭華對于首艇主張采用水滴線型設計。基于國外的水滴線型核潛艇成功經驗和大量驗證性試驗,黃旭華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的大膽想法。從1958年開始,黃旭華就一直鐘情于水滴線型。1959—1961年,在上海交通大學及“702所”的無數次水池試驗中,黃旭華和錢凌白對水滴線型做了大量的驗證性試驗。雖然當時的試驗大部分是定性的,而且水池及測試條件不盡理想,但是他還是通過已經取得的試驗結果和數據確認水滴線型在水下戰術技術性能方面具有較明顯的優勢。因與水的摩擦面積最小,水滴線型核潛艇穩定性最好。事實證明,他大膽的決策是正確的,他帶領團隊成功地研制出我國的水滴型核動力潛艇。

經過水下滿功率全速航行試驗、水下發射模型彈及運載火箭多次試驗以及交付海軍使用以來的實踐,證明我國核潛艇水滴線型的采用和水下操縱面的設計是非常成功的。這一做法,不僅節省了國家資源,贏得了時間,還使我國的核潛艇與世界上的最先進水平保持一致。

(三)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1970年12月26日,正值毛澤東主席77歲生日。這一天我國的第一艘核潛艇下水了,這艘核潛艇也是“某艇1”的首艇,舷號“401”。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黃旭華親眼見證了這一凝結13年心血的偉大作品誕生。

黃旭華回憶起那一天的情景時說:“那天的天氣非常好,頭一天的寒風將天空打掃得干干凈凈,核潛艇龐大的鋼鐵之軀就像一頭巨鯨橫臥在蔚藍的天空之下。從上往下看,毛澤東的畫像高懸在潛艇指揮臺正上方,畫像下面橫拉著‘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的巨幅標語,指揮臺圍殼上表示舷號的三個巨大白色‘401’數字分外醒目。艇首扎著一簇巨大的紅花,象征著‘八一’八面紅旗在首水平舵上一字排開。一大批工人手中揮舞著《毛主席語錄》的‘紅寶書’,不停地振臂高呼,場面蔚為壯觀。”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終于實現了毛澤東同志的誓言。中華民族開始擁有了捍衛國家安全的海上蒼龍,在世界核潛艇史上寫下光輝篇章。黃旭華親歷了“某艇1”的完善定型、交付使用、長航試驗、極限深潛等重大過程。1974年“八一”建軍節,“某艇1”首艇“401”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服役。從此,我國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后世界核潛艇俱樂部的第五位成員,人民海軍也進入了核時代。

1965—1970年,黃旭華等設計師在面臨沒有經驗、沒有技術資料、缺乏輔助條件三大難題的情況下,僅僅用了5年時間,完成了首艇的論證、設計、建造、下水,這個速度毫不遜色于美蘇核潛艇的研制進度,并使我國的核潛艇與世界上的最先進水平保持一致。在這個過程中,黃旭華的學術能力在一次次技術攻關中得到了提升。黃旭華的理想信念在經歷了政治上的審查和靈魂上的折磨后,依然碧血丹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县| 怀柔区| 青神县| 北安市| 游戏| 陇川县| 明溪县| 油尖旺区| 东光县| 沛县| 皮山县| 卢氏县| 绥阳县| 香格里拉县| 临漳县| 保康县| 贵港市| 安多县| 荃湾区| 什邡市| 马关县| 奎屯市| 元氏县| 西青区| 瑞安市| 辉南县| 巴马| 湟中县| 平乡县| 凤山县| 新兴县| 新野县| 大连市| 壶关县| 和田县| 南昌市| 博野县| 正安县| 晋中市| 威远县|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