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威:失敗的漫畫出版商何以成為好萊塢超級英雄
- (美)查理·韋策爾等
- 1385字
- 2022-05-06 20:06:05
古德曼式出版策略
1924年,年僅16歲的馬丁·古德曼輟學。在開始職業生涯前,馬丁·古德曼搭火車游遍了美國。他扒過火車,睡過野地,也曾吃糠咽菜。
馬丁·古德曼的律師兼好友杰瑞·佩萊斯(Jerry Perles)曾說:“他熟悉每座城鎮,所以對市場了如指掌?!薄皼]有他不知道的城鎮。他對這個國家了然于胸,這對他日后提高雜志的發行量有很大的助益?!?/p>
1929年,馬丁·古德曼返回紐約,曾在東方發行公司(Eastern Distributing Company,一家出版公司)擔任檔案員。美國股災發生后,馬丁·古德曼保住了工作,并通曉了出版業務。他在惡劣的環境中發憤圖強,一路升至發行部經理。1932年,東方發行公司因過度擴張而破產,馬丁·古德曼與一位合伙人開始做生意,但這一合作關系并未維持太久。1934年,26歲的馬丁·古德曼成為自己創辦的紙漿雜志企業報攤出版公司(Newsstand Publications)的負責人。
馬丁·古德曼青睞雜志,卻不太注重雜志的內容。他并不打算教化世人或娛樂大眾。事實上,他曾告訴一位記者:“粉絲們對質量并不在意?!蹦敲?,他經商的動機是什么?他想經營自己的生意,過上優裕的生活,照料好家人。雜志只是他選擇的一種產品。人們愿意買什么,他就提供什么。
“事實上,他曾告訴一位記者:‘粉絲們對質量并不在意。’那么,他經商的動機是什么?他想經營自己的生意,過上優裕的生活,照料好家人。雜志只是他選擇的一種產品。”
馬丁·古德曼又是如何確定出售什么內容的雜志呢?秘訣在于緊跟潮流。他會觀察報攤上其他銷量不錯的雜志。他經常和其他出版商交談,了解他們在做什么。他非常喜歡的策略之一是和出版商朋友打高爾夫球,或邀請朋友和競爭對手共進午餐。他會向他們討教,聽他們吹噓最近的業績。之后,他回到辦公室,根據談話內容為自己的雜志創作一個新標題。每當聽到關于最新潮流的風聲,他便立即采取行動。
例如,當馬丁·古德曼發現《獨行俠》(Lone Ranger)頗受歡迎時,便創辦了一本名為《蒙面騎士》(The Masked Rider)的紙漿雜志;當人猿泰山(Tarzan)大行其道時,他又出版了一本名為《叢林戰士卡-扎爾》(Ka-Zar the Great)的雜志,主人公是一個在非洲叢林里被獅子(而非猩猩)養大的男孩。如果西部題材的小說暢銷,他就會創辦一本具有西部風格的雜志,如果賣得好,就趁熱打鐵推出更多類似的雜志。這就是他為何一口氣出版了9本不同的西部風格紙漿雜志的原因。我們可以借用馬丁·古德曼于1937年1月在《文學文摘》(The Literary Digest)上發表的一段話來概括他的經商之道:“如果你有一部作品走紅了,那就如法炮制,這樣保準能掙大錢。”
“如果你有一部作品走紅了,那就如法炮制,這樣保準能掙大錢。”
為將財務風險降到最低,馬丁·古德曼經常成立新公司(甚至皮包公司),來出版自己的雜志。他很快成為報攤出版公司、西部小說出版公司(Western Fiction)、紅圈出版公司(Red Circle)、曼維斯出版公司(Manvis)等公司的老板。這一手段使他得以保持較低的稅率。他還會迅速關閉一家銷量不佳的公司,或者使自己免遭訴訟。但是,這也造成了一個無心之失——幾十年來,他從未創辦過一個知名品牌。
馬丁·古德曼的注意力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市場趨勢,這決定了他的出版內容;二是銷售數量,這使他了解每個出版物的銷售狀況。除決定發行新刊物和了解該刊物的銷售數量外,其他的事情對他而言無足輕重,主要由編輯來打理。唯一需要馬丁·古德曼花費創作精力的事情,就是敦促手下的美術師為雜志繪制最醒目的封面,以刺激銷量。倘若發現某本雜志銷量不夠好,他就會告訴編輯把它砍掉,再創辦一本新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