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金融行業轉型升級正由理念化為行動

金融行業擁抱數字化發展,既是順應數字經濟時代宏觀市場環境、客戶需求變化的當務之急,也是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推動自身降本增效和提升服務實體產業能力的大勢所趨。過去數年來,金融服務從以營業網點為代表的物理形態逐步走向電子化、網絡化和一定程度的智能化,在數字化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個人客戶、小微企業等日益增強的數字化服務需求相比,尚有明顯差距。

一、數據資產的價值貢獻仍待激發

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要素,數據智能是金融行業豐富客戶洞察、改進產品服務、重塑經營模式的重要基礎和有效工具。在當前的行業實踐中,金融機構沉淀的數據資產價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突出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數據質量有待提升。傳統金融機構掌握的數據往往是片面的(側重于資產和交易等金融屬性數據)、靜態的(側重于時點數據),既難以交叉驗證,也難以準確預測,無法形成完整的、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客戶畫像。

其次,不同來源數據的采集、存儲、挖掘、應用等分散于不同機構,甚至分屬于同一機構的不同部門、條線、業務板塊,口徑不一,管理多頭,難以在數據驅動業務增長的過程中形成合力。

最后,金融機構與外部場景機構、互聯網科技機構等市場主體間的數據智能共享機制很不通暢。它們或是在缺乏客戶充分授權的前提下違規交互,甚至倒賣客戶信息;或是各自閉門造車,沒有發揮數據資產在智能獲客、智能風控、智能客戶管理等方面的應有作用。

二、數字化轉型戰略存在落地障礙

金融行業和金融機構的數字化發展需要頂層設計與戰略支撐。盡管一些機構很早就提出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愿景,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步伐緩慢,效果不盡如人意,這在中小金融機構當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首先,“不想轉”。一些中小金融機構只想獲取增量,不想變革存量,它們把數字化轉型簡單地理解為拓展線上渠道、接入外部場景,在自身經營發展的體制機制、行為模式上無所作為。

其次,“不敢轉”。特別是在投入產出預期不明確的情況下不敢增大資源投入,一些中小金融機構依賴復制大型機構的成熟經驗,甚至直接復制市場上的已有產品和服務模式,數字化轉型缺乏主觀能動性。

最后,“不會轉”。比如,一些中小金融機構把數字化轉型的目標任務指派給某一個特定部門。這樣的部門既無組織、人才、考核激勵等方面的資源傾斜,也無系統、數據等方面的必要支撐,造成數字化轉型推進乏力。個別指標在執行中只看量化數字、不重實際成效,導致形式大于內容。

三、金融服務尚未形成充分的網絡協同效應

在數字經濟時代,金融服務具有強場景化、實時化特征。金融產品要想滿足客戶隨時隨地的服務需求,就需要與電商、餐飲、出行、娛樂、教育、本地生活等外部場景及服務機構之間形成密切的業務連接,以此達成多方合作共贏。但是在行業實踐中,此類合作更多流于表面,在合作深度、形式上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首先,在獲客引流、客戶權益提供等方面合作較多,但在產品設計、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幾乎沒有。

其次,聯合風控實際上仍較割裂,或是直接沿襲金融機構在傳統業務中的風控思路、風控模型,或是由外部合作機構自行把控客戶質量,沒有通過多方合作更好地挖掘不同場景和渠道客戶在特征、需求、風險表現上的共性和差異。

最后,跨機構的客戶服務體系也沒有真正打通。一些參與機構僅僅提供了品牌形象,另一些參與機構也僅提供了展業資質,客戶多渠道、端到端的服務體驗仍未真正統一起來。相應地,客戶的平臺黏性和潛在價值挖掘也就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我們應當承認,金融行業數字化發展需要各方合力、久久為功。上述困難與挑戰,既是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也應該是各方參與者進行戰略突破和實現優化迭代的重要方向。正視需求痛點,堅持問題導向,加速轉型升級,金融行業數字化發展仍大有可為。在這一過程中,數字科技賦能將扮演無法替代的重要角色。

第一,在機構層面,充分發揮數字科技的作用,幫助金融機構破解集約資本、擴大產能的難題。通過改變傳統作業模式,各金融機構可以實現在獲客、風控、運營管理等全流程上的降本增效。

首先,降低獲客成本。這不僅指拓展更加輕型的線上化、數字化、開放式獲客渠道,減少不必要的渠道建設、運維和營銷投入,也指根據客群需求定制差異化的產品解決方案,形成以客戶為中心、以場景為落點、以產品平臺為支撐的多種跨界聯盟,使其金融服務能力覆蓋更加廣泛的長尾人群,從而減少市場斷層和流量漏損。

其次,降低風控成本。通過搭建數據中臺,提供從數據獲取、治理、分析到應用的一攬子服務,做好基于需求洞察、行為預測的客戶深度經營和全面風險管理。比如,在信貸審批和風險管理中引入海量非結構化數據,建立智能風控模型,加深風險定價精細化程度和提高信貸審批效率,緩解風險管理中對抵質押物的依賴,從而提升信貸資產的管理效率,創造更多收入,減少資金損失。

最后,降低中后臺運營成本。通過建設數字化后臺運營系統,壓縮資料審查、流程管控、數據管理、系統建設等過程中的人員投入,釋放更多人員效能。數字科技輸出大量分布式組件,還可充分賦能金融機構,根據運營管理中的實際需求靈活對接、轉換,實現自主可控與無縫集成,更好地復制行業內和行業外長期形成的實戰經驗。

第二,在行業層面,充分發揮數字科技的作用,幫助金融市場破解高頻交互、有效協同的難題。通過構建高效的金融科技操作系統,提升市場運行效率,助力防范和化解風險。

首先,建立健全行業數據平臺,推動金融市場數據交互的實時化、規范化。保證市場中的各個主體均可快速識別、采信和解析各類數據,減少因為數據支撐不足造成的決策延誤和判斷失誤。

其次,構筑多市場、跨資產的統一交易計算平臺,強化數據預測和量化決策能力。特別是將數據挖掘成果廣泛應用于包括智能資產管理、智能運營管理、智能風險管理、智能客服等在內的多種復合場景,以降低局部市場、個別機構在數字化發展過程中的開發、運營難度和成本,更好地實現業務價值。

最后,以開放交互的行業數據為基礎,強化覆蓋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的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強化覆蓋多因子的市場風險管理能力,強化全方位的合規風險管理能力。全面助力金融機構做好業務決策,動態把握信貸和投資風險,實現金融市場風險水平整體穩定可控。

第三,在全市場層面,充分發揮數字科技的作用,幫助金融行業破解對實體經濟有效服務不足的難題。通過構建外部開放生態、扎根市場主體需求、賦能產業鏈條合作,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健康、可持續的金融服務。

首先,加強金融機構在支付領域與公共服務機構、互聯網各科技機構等的合作。這有利于解決跨場景、終端等支付痛點,優化客戶體驗,幫助客戶實現線上、線下消費,利用其他碎片化場景使用、消費金融產品,以促成合作生態內的場景流量轉化,為延伸金融服務半徑創造有利條件。

其次,金融機構加深與各類場景化服務機構的合作,有利于更好地整合同行業及跨界資源,完善客戶成長體系,促成精準營銷,維系和提升客戶忠誠度、活躍度與貢獻度,在更加去中心化的開放生態中達成各方共贏。

最后,金融機構加大對區塊鏈等數字科技的應用轉化,有利于在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貸后管理等服務領域中提供技術支持,推動各行各業中不同主體之間建立低成本信任、高效率協同的關系,在優化業務流程、擴大信用傳遞方面產生更多長期價值。

我們欣慰地看到,在數字科技賦能下,金融行業轉型升級正在由理念化為行動,惠及更多的金融服務對象和金融市場參與者。我們認為金融行業數字化發展既不能“揠苗助長”,也不能“因噎廢食”。在數字化發展的理念和原則上,應當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切實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和居民生活的服務能力;在數字化發展的具體方式和路徑選擇上,不妨合理借助科技公司等外力、外腦,激活金融機構的內部生態,實現金融機構數字化發展能力的長足進步。

《數字金融》一書是我們近年來直接從事相關行業的實踐經驗總結,也是對金融行業數字化發展深入觀察和思考的總結。我們期望,能以此書的出版為契機,與從事或關注金融行業數字化變革的朋友們加強交流和探討,在更高水平和更大范圍上促進生產要素優化整合、市場主體高效協同,助力金融行業打造增長的“第二曲線”。

作者

2021年8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水县| 肇东市| 德格县| 宾阳县| 南开区| 吉安市| 长岛县| 莱西市| 柘城县| 汝南县| 凤台县| 彝良县| 韶关市| 罗山县| 海安县| 昌宁县| 当阳市| 小金县| 耿马| 赤水市| 永新县| 项城市| 堆龙德庆县| 昭平县| 桃江县| 五莲县| 社旗县| 勐海县| 常宁市| 临泽县| 仙游县| 乐昌市| 都江堰市| 武鸣县| 大兴区| 尉犁县| 武威市| 新兴县| 麻江县| 漳浦县|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