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南橘北枳

【春秋】晏嬰《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釋

搞定這個高頻詞

【方】

fāng

1.方正。引申為正直。

2.古代稱面積的用語。

3.方向,方位。

4.地的代稱。

6.方法,辦法。引申為處方,藥方。

7.比擬,相比。

8.正在。引申為將要。

①習辭:會說話,善于辭令。

②方:將要。

③何以:用什么辦法。

④為:于,當。

⑤何坐:犯了什么罪。坐,因……犯罪。

⑥酒酣:酒興正濃。

⑦詣(yì):到……去。

⑧曷(hé):何。

⑨固:本來,表意外的語氣。

⑩避席:古人席地而坐,避席即站起來,表示敬重。

?枳(zhǐ):即枸橘,與橘樹不同種。果狀似橘,但肉少而味酸。橘化為枳的說法無科學根據。

?徒:只,僅僅。

?實:果實。

?得無:莫不是。

?熙:通“嬉”,戲弄,開玩笑。

?病:辱,沒趣。

故事

家好,我們今天講“南橘北枳”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

在齊國,有個人叫晏子,他身材矮小但學識淵博。齊王很器重晏子,讓他作為齊國的大使出使楚國。

楚王知道晏子善于辭令,聽說齊國來使是晏子,就想羞辱一下晏子,用這樣的方法達到羞辱齊國的目的。

楚王讓身邊的人想想辦法,他說:“誰來想個辦法捉弄晏子,看看他有多大的能耐?”

一眾大臣陷入沉思。他們倒是想捉弄晏子,但晏子聰穎過人,不會輕易地被難倒。

這時,楚王的一個手下站出來說:“大王,等晏子來到這里的時候,請允許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經過。大王問我這人是誰,我就說是齊國人。然后大王繼續追問這個人犯了什么罪,我就回答說,此人是個盜賊。”

楚王覺得這個方法很好。

等晏子到了楚國,楚王就按照計劃招待晏子,席上不僅準備了好酒好菜,還有樂師奏樂、舞姬獻舞。

大家酒興正濃的時候,有兩個小吏押著一個人來到楚王跟前,楚王問:“捆著的是什么人?”小吏回答說:“是個齊國人。”楚王按照計劃繼續問道:“他怎么被捆著?”小吏回答道:“這個齊國人犯了偷盜的罪。”

楚王看著晏子,笑著問:“齊國人本來就善于偷盜嗎?”

晏子從座席上站起來,嚴肅地回答道:“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橘和枳只是葉子相似,果實味道卻不一樣。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不同的緣故。現在齊人生長在齊國不偷盜,來到楚國卻開始偷盜,莫不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得善于偷盜?”

哇,這話厲害了!表面上客客氣氣,實際上把楚國一頓損。

楚王沒想到竟自取其辱了,趕緊自找臺階說:“哎呀,你看看,我是跟你開玩笑的……”

故事里晏子提到的“南橘北枳”,意思是南方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會變成枳樹。他用這個比喻巧妙地回應楚王對齊國的羞辱,讓楚王不敢輕視齊國。

后來人們就用“南橘北枳”來比喻環境對人的影響。同一個事物處于不同的環境條件下,會發生變異或產生質變。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就變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西乡县| 伊春市| 潞城市| 元氏县| 苍梧县| 房产| 孝感市| 嘉义县| 龙山县| 荃湾区| 邯郸市| 平谷区| 赣州市| 岳阳县| 仲巴县| 葵青区| 凤山市| 康保县| 东台市| 冀州市| 抚顺县| 西乌珠穆沁旗| 渝中区| 盐亭县| 桃江县| 济宁市| 阿城市| 大方县| 防城港市| 龙海市| 汉沽区| 沐川县| 汪清县| 怀集县| 丰顺县| 乌拉特中旗| 荣成市| 电白县| 舟山市|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