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還未亮,打谷場就傳來了陣陣的吆喝聲。
“呵……呵……呵……呵”
打谷場上,共分了三波,小孩一波,半大小子一波,大人們一波。今天雞叫頭邊的時候,村長就讓人敲鑼把人都喊了起來。
以前只有每年冬天閑下來的時候,村里才會組織大家一起練武,平時大人們都在忙著種地采藥,孩子們雖然每天也練,但沒個定性,大多都是鬧著玩的。
最邊上,一群八九歲的孩子在陳百山的帶領(lǐng)下蹲馬步打拳頭,看上去也是有模有樣,一個個紅著臉,咬著牙子。
另一邊是村里的青壯年,一個個看著都是龍精虎猛的,肌肉飽滿結(jié)實,拳腳之間充滿了力量。
中間便是方耀他們這群半大小子了,不過此刻大家卻沒有練拳,而是豎著耳朵聽方青山講話。
“……以前你們年紀(jì)小,身體沒長開,教你們的都是基本功。今天正式教你們《奔牛勁》,不過在開始之前,我得試試你們的力氣。”
“太好了,終于可以學(xué)了,練好了奔牛勁我就能開滿月弓了。”方昊興奮的喊了出來,其他少年也一個個雙眼冒光,他們早就想學(xué)了,只是大人說他們身體沒長結(jié)實不能學(xué)。
《奔牛勁》是方家村的鎮(zhèn)村之寶,據(jù)說這功法是上上上上任村長從外頭帶回來的,代代相傳,讓村里的人受益匪淺。能進(jìn)更深的林子打獵,能爬更陡的山峰采藥都是靠了這本《奔牛勁》。
但這《奔牛勁》也并非是什么神功秘籍,這功法包括了練力,練武,練筋三層,練好了就相當(dāng)于是七品武夫。但也有個條件,那就是必須要身體長成了才能練,不然容易把身體練廢。
大家跟著方青山到了場邊放石鎖的地方,石鎖從小到大有四排。分別是二十斤,四十斤,六十斤,八十斤。石鎖是用來鍛煉雙臂力量的,方昊他們天天都玩。
“從二十斤的開始,單手舉。”
“我先來”方偉第一個跑出來,單手很輕松的就將石鎖舉過頭頂。
大家一個接一個都很輕松,方耀也輕松舉了起來。
“四十斤的”
四十斤的大家就很吃力了,基本只能勉強(qiáng)舉起,只有方昊依舊很輕松。
“六十斤的”
這次只剩下方昊一人了,但他也是勉強(qiáng)舉了起來。
“以前教你們的雖然是基本功,但也能長力氣,你們一個個不當(dāng)回事。還想著去投軍?知道朝廷招兵的要求嗎,需要單手舉起六十斤的石鎖才行。按朝廷的規(guī)定十六歲就成年了,你們幾個大的快十五了吧?小的也有十三四了。不好好練武將來也想采一輩子藥?咱們方家村的男子應(yīng)該一代比一代強(qiáng),而不是一代比一代弱。”方青山語重心長的說道。
誰家的大人不希望孩子爭氣?誰家的孩子又不希望得到大人的肯定呢?方青山的一番話,讓少年們都羞愧的底下了頭。
“別一個個拉拉著臉,是爺們就抬起頭來。咱們比不了大戶人家,要練武得等身體長開了才行,這時候也不算晚。但我把話說前頭,這次一個個都把眼睛給我瞪大了,看仔細(xì)了,誰不好好練,可別怪老子的拳頭硬。聽見沒?”方青山大聲喝問,聲如滾雷。
“聽見了”少年們異口同聲的喊了一句。
進(jìn)行了一番口頭教育后,少年們一個個摩拳擦掌,方青山也開始了手把手的教學(xué)。
《奔牛勁》共有七招,每招又各有十幾種變化。練好了,能力大如牛。
“一個個都把吃奶的勁給我使出來,只有練好了武功,以后碰上危險活下來的機(jī)會就大一點。”方青山,一邊說著一邊矯正少年們的姿勢,
“胳膊抬高”
“你拳頭攥緊了,還有你他娘的把腿蹬直了。”
“呵……呵……”
方耀一下又一下的比劃著招式,心無雜念。
“老牛甩尾”
“呵……呵……呵”
“老牛回頭”
“……”
誰的動作不標(biāo)準(zhǔn),發(fā)力不到位,方青山立刻上前糾正,拳打腳踢的,一點情面不留。但場上的大人也沒誰心疼自家的孩子,這個時候不吃苦,那將來可能就丟了命。
天大亮后,太陽東升,陽光遠(yuǎn)遠(yuǎn)的灑了下來。少年們一個個滿頭大汗,小孩們已經(jīng)回家吃飯了,大人們也都散了,只剩下方昊,方耀他們幾個還在堅持。
都是少年心性,誰也不服輸,你堅持我也堅持,我肯定不能輸給你。
“好了,就到這把,回去吃飯,下午再來。”方青山大手一揮,結(jié)束了早上的訓(xùn)練。
方耀大口大口的喘著氣,此刻胳膊酸疼,雙腿沉重,已經(jīng)是精疲力竭了。朝廷劃分的幾品武者能敵幾人,果然是有道理的。你功夫再高,也是人,是人就會力竭。
“小耀,到家里來吃飯”方青山遠(yuǎn)遠(yuǎn)喊了一聲。
“唉”
方青山家的飯桌上
“小耀哥,我們比誰吃的快”狗蛋雙手抱著比他腦袋還大的碗。
“好,輸了可別哭鼻子。”
“哼!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方耀大口大口的吃著面餅,早上的鍛煉讓體力消耗很大,他感覺自己現(xiàn)在能吞下一頭牛,太餓了。
練武要消耗人大量的體力、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并不是說你喘口氣睡一覺就能恢復(fù)。睡覺休息只能緩解肌肉疲勞,并不能彌補(bǔ)自身被消耗的精力。如果只是一味的苦練,而得不到補(bǔ)充,那不僅練不出厲害武功來,還得把身體練廢了。
練武之人要奪萬物之精來補(bǔ)自身,其實說的就是吃。只有通過吃,才能彌補(bǔ),而且還得吃有營養(yǎng)的。
方耀覺得能吃下一頭牛不過是比喻,實際上他現(xiàn)在的適量連一個牛腿都吃不下。而呂觀書中有一篇文章,說是真有人能一頓吃掉一頭牛。
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法印的和尚云游四海,路過一處莊子的時候進(jìn)門化緣,見莊上的人都神色憂愁,便問其緣由。
法印:“老人家為何如此?”
主人:“唉!幾日前莊上來了伙土匪,要老朽準(zhǔn)備兩百石糧食,一千兩銀子,還要把小女嫁給他。”
法印:“小僧會些拳腳功夫,倒可幫上些忙。”
主人:“大師若真能打跑土匪,老朽定有重謝。”
法印:“重謝倒不用,管一頓包飯便行。”
主人:“大師能吃多少?”
法印:“不多,不多,一頭牛便飽。”
主人半信半疑,但看和尚又不像說謊,與是吩咐下人宰了頭牛,結(jié)果和尚一人真的吃掉了整頭牛。等強(qiáng)盜上門的時候,果然被和尚三拳兩腳打跑了。
后來呂觀路過此地,聽莊上的人說了這事,便將此事寫進(jìn)了書中。
一頓飯能吃掉一頭牛,人的肚子才多大,這怎么能裝的下?但武圣以一人之力能敵萬人,那想必一頓飯吃頭牛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