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中醫骨傷科學術流派
- 陳凱佳 黃楓 李主江主編
- 767字
- 2022-04-22 16:57:58
第四節 流派影響
何竹林是廣東著名的中醫骨傷科專家,亦是嶺南傷科的代表人物。從醫從教70余年,是廣東中醫教育界的一代宗師。何竹林紹承祖業,醫武兼善,早年漫游南北各省,廣結善緣。何竹林“講求實效,不尚空談”,以治療傷科重癥、大癥而聞名省港,有“破腹穿腸能活命”的美譽。
何竹林一生為人豪爽慷慨,重情守義,20世紀30年代初期在廣州西關組織粵海傷科聯誼會,參加人員110多人,均來自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跌打傷科醫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眾多何氏門人已經在海外設館行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何竹林積極參加籌辦廣州中醫學院,主編《中醫外傷科學講義》教材,門下學生遍及海內外。其中何竹林的6個兒子以及弟子高北海、黃憲章、岑澤波、蕭勁夫等均是當今嶺南骨傷學術流派的領軍人物。
何竹林倡導“識其體相,辨清傷情”,“順其生機,因勢利導”,“把傷骨看活”的無創治傷理念,以及用藥講究“氣通血活,諸患能除”和重視瘀血辨治的經驗,成為嶺南傷科流派的用藥特色之一。他獻出的驗方療效好,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聲譽;正骨理傷的“剛、柔、迫、直”手法深受后輩推崇。
何竹林培養弟子重視基本功訓練,醫武同修,虛心廣學、創新求進的精神影響至今。廣州中醫藥大學原校長馮新送在《何竹林正骨醫粹》一書序文中說:“今日嶺南骨傷科能夠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屹立中華醫壇,學科昌盛,臨床精進,救人無數,實有賴于何氏諸君所創之基而成就今日之業。”
由何竹林長子西關正骨名家何應華創辦的廣州市荔灣區骨傷科醫院所沿用的正骨手法、傷科名藥、杉皮夾縛固定術,作為傳統醫學項目—西關正骨,于2009年9月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海外仍有著不少的受眾群體,在東南亞、美洲等有粵語華僑聚居的地區均有何氏傷科傳人。
由何竹林傳人編撰的《嶺南骨傷科名家何竹林》一書,于2009年入選“嶺南中醫藥文庫·醫家系列”。
(李主江 陳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