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8 最常見的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是什么?

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是有明確病因引起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骨病。主要包括各種疾病或藥物所導致的骨質疏松。

(1)藥物性骨質疏松癥

1)糖皮質激素所致骨質疏松癥:

糖皮質激素主要通過抑制骨形成,加快骨吸收,從而影響骨密度。糖皮質激素對骨密度的影響與使用時間和劑量有關。使用時間越長,劑量越大,骨量丟失越顯著。糖皮質激素增加骨折風險,尤其是椎體和髖部骨折風險。且于用藥早期骨折風險即迅速增加。

2)甲狀腺激素所致骨質疏松癥:

甲狀腺激素用于甲狀腺功能減退和甲狀腺癌行甲狀腺切除患者的替代治療。甲狀腺激素通過激活RANKL系統增加骨吸收,降低骨密度;另一方面,長期應用甲狀腺激素治療可降低雙膦酸鹽類藥物對骨密度的有益影響。

3)芳香化酶抑制劑所致骨質疏松癥:

芳香化酶抑制劑用于乳腺癌術后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阿那曲唑、來曲唑等。芳香化酶抑制劑通過抑制雄激素轉換為雌激素,從而降低體內雌激素濃度,導致骨量丟失。研究表明,患者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5年期間,每30~50例絕經后婦女會有1例發生一次脆性骨折,其中以椎體骨折最常見。

4)抗癲癇藥物所致骨質疏松癥:

抗癲癇藥物能激活肝臟的酶類,加速維生素D及其活性產物的代謝,從而降低血中25(OH)D水平,影響腸道鈣的吸收,使得鈣磷代謝紊亂;另外,抗癲癇藥物還可直接動員骨鈣釋放。因此,抗癲癇藥物可增加骨丟失和骨折發生率,多數骨折發生于椎體,年輕患者更常見。

5)其他藥物所致骨質疏松癥:

質子泵抑制劑、腫瘤化療藥、抗凝藥、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等。

(2)妊娠哺乳相關骨質疏松癥:

妊娠哺乳相關骨質疏松癥是指妊娠晚期至產后18個月內發生的骨質疏松癥。其發生機制包括:①妊娠期鈣質攝入不足和骨鈣動員,使骨丟失增加;②哺乳期乳汁中鈣主要來源于母體,同時暫時性的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和骨微結構的改變影響骨強度;③妊娠哺乳期胎盤和乳房分泌大量PTH相關蛋白,加快骨丟失。妊娠哺乳相關骨質疏松癥的主要表現為妊娠晚期或產后早期出現骨痛、輕微外力下骨折以及活動障礙等。

(3)減重手術后并發骨質疏松癥:

胃部減重手術減少胃容積,影響胃腸道的吸收功能,使得鈣、磷和維生素D吸收不良;此外,隨著體重降低,骨骼承受的機械負荷和力學刺激減少,將影響骨形成過程。同時,因為胃腸道和脂肪組織具有重要的內分泌功能,減重術后導致細胞因子和激素分泌異常,影響骨重建過程。最終導致骨量減少和骨折風險增加。

(4)失用性骨質疏松癥:

失用性骨質疏松癥主要是由于骨骼負荷應力減少和骨組織內環境的改變導致全身或局部的骨量丟失。常見病因包括:①運動功能障礙;②肌肉-骨骼系統病變或損傷;③神經系統損傷。

失用性骨質疏松癥主要表現為:①翻身、坐位及站立開始負重時疼痛;②肌肉萎縮松弛,肌力下降;③骨折風險增加,尤其是負重部位,如下肢骨。

(岳 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康保县| 科技| 西藏| 那曲县| 驻马店市| 曲沃县| 望谟县| 东光县| 楚雄市| 民丰县| 阜南县| 北辰区| 莱芜市| 八宿县| 尉犁县| 安宁市| 西贡区| 鲁山县| 贵德县| 沧源| 德保县| 蓬安县| 托克逊县| 西乌珠穆沁旗| 嘉义县| 格尔木市| 凤城市| 新宾| 合阳县| 平南县| 东宁县| 盐山县| 浪卡子县| 通山县| 朝阳县| 怀集县| 江安县| 淮安市| 甘肃省|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