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借車,初五了……
- 重生1994:超級財閥
- 三轉(zhuǎn)一響
- 2033字
- 2022-04-21 08:52:23
病房里。
王翠蘭捧著保溫桶,一點(diǎn)點(diǎn)吃著餃子。
誘人的肉香味,讓她食指大動。
可長久的病痛,讓她吃飯都成了一種折磨,只能一點(diǎn)點(diǎn)細(xì)嚼慢咽。
即使如此,堪堪吃了三個后,腹部就脹得厲害。
“真好吃啊。”
王翠蘭將剩下的餃子遞還給張北,意猶未盡的回味著嘴里的餃子肉香味。
張北看著保溫桶里的餃子,心如刀割。
一定要盡快掙夠錢,給母親做手術(shù)!
“小北,你忙著照顧我,一定也沒吃吧,這些你都吃了吧。”
王翠蘭有些心疼的說。
“媽,我吃過了,這些都是你的。”
“這么多,媽也吃不下,浪費(fèi)了多可惜啊。”
在王翠蘭的堅持下,張北只能捧著保溫桶吃了起來,忙碌了一天,晚飯就靠一碗餃子湯撐著,他也確實(shí)餓了。
王翠蘭躺在病床上,看著張北狼吞虎咽,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晚飯過后。
母親又問起了住院費(fèi)的事情,畢竟家里什么情況,她再清楚不過。
“媽,住院費(fèi)的事不要操心了,你安心養(yǎng)好病就行,有我呢。”
張北安撫了一下,起身就往外走:“你休息一下,我去繳費(fèi)。”
望著張北離開病房,王翠蘭神情有些復(fù)雜,有欣慰,也有錯愕……
這些年因?yàn)椴⊥凑勰ィ羧钗宥紩t(yī)院跑,以往張北總會埋怨一兩句,唯獨(dú)這一次,再沒有絲毫埋怨,反而安撫起了她。
仿佛一夜之間,兒子突然就長大了!
張北匆匆走到了繳費(fèi)窗口,掏錢交了五十塊錢住院費(fèi)后,忽然心里空落落的。
好不容易破到了百元大關(guān), 這一下又直接攔腰砍了一半下去。
不過也僅僅是失落幾秒鐘而已,這些都是該交的,醫(yī)生能幫著他求情,已經(jīng)是萬幸了。
今天收購唐屠戶的豬毛后,讓他找到了新的薅羊毛的路子,花出去的錢,很快又能掙回來。
兜里剩下的錢,也足夠運(yùn)作了。
翌日清晨。
張北披星戴月的回到家中,他沒有立刻騎著二八大杠出門,而是拿著家里僅存的幾個雞蛋,敲響了房東柳嬸家的門。
昨天收購了唐屠戶的幾百斤豬毛,讓他見識到了殺豬匠們的底蘊(yùn)。
今天將目標(biāo)放在殺豬匠們身上,二八大杠的載重顯然有些不夠了。
他記得柳嬸家一直有輛閑置的三輪侉子放置在樓下,平日里也就李叔騎出去溜達(dá)幾圈買買菜什么的。
要是能借到三輪侉子,今天拉豬毛就不愁了!
“小北,這么早有什么事嗎?”
柳嬸睡眼稀松的打開了房門。
張北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笑著說:“柳嬸,這幾天我媽住院,我又忙著掙錢,家里這些雞蛋要是放壞了就可惜了,想送給你和李叔。”
“雞蛋?”
柳嬸愣了一下,雞蛋并不值錢,但張北突然送給她,這就讓她有些驚訝了。
以往的張北哪會管這些啊?
“小北,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柳嬸問道。
張北臉上有些發(fā)燙,以前天天圍著劉雅轉(zhuǎn),不懂人情世故,以至于現(xiàn)在送禮有求于人,都這么尷尬。
他尷尬的笑著說:“是這樣柳嬸,我這陣子不是在掙錢么,想借用一下你們家那輛三輪侉子拉貨。”
“你這孩子,直說啊!”
柳嬸沒好氣的看了一眼張北,好奇的問:“話說,你小子這陣子到底在鼓搗什么,天天起早出門,貪黑回家?”
“收豬毛。”張北并未隱瞞。
收豬毛?!
柳嬸當(dāng)場坐蠟,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的張北,甚至還用手鉆了鉆耳朵,生怕自己聽錯了。
張北這樣的人,會去干這么丟人現(xiàn)眼的事?
不過很快,她還是平靜了下來,深沉的看了張北一眼:“你拿去用吧,別給我賣了就成,右后輪的車胎得補(bǔ)點(diǎn)氣。”
“謝謝柳嬸,這是孝敬你和李叔的。”
張北欣喜的將雞蛋塞進(jìn)了柳嬸手里,不給柳嬸拒絕的機(jī)會,一溜煙的就跑下了樓。
“這孩子……”
柳嬸無奈地嘆了口氣,抱著雞蛋進(jìn)了屋。
屋內(nèi)響起李叔的詢問聲:“是小北?”
“對啊,他借咱的三輪車收豬毛,太陽也是打西邊出來了,收豬毛和收廢品沒啥區(qū)別,這小子居然能放下臉干這種事。”
柳嬸一陣感慨地說。
“能幫就幫一下吧,翠蘭妹子不容易,丟人現(xiàn)眼也好過不理老娘的好。”李叔說道。
張北匆匆下了樓,拿氣槍給三輪侉子補(bǔ)好了氣,然后就帶著尿素口袋和桿秤出了門。
有了三輪侉子這裝備,今天豬毛就算比昨天翻一番,他也不擔(dān)心了。
路過一家小賣部的時候,張北特地停下車進(jìn)去賣了一盒火柴和一包軟黃紅梅香煙。
三塊錢的軟黃紅梅香煙,足足兩斤肉了,堪稱當(dāng)代華子。
煙搭橋,酒開路。
今天的收購目標(biāo)是殺豬匠們, 必要的人情世故還是少不了的。
正月初五俗稱破無,送窮,迎財神。
張北一路頂風(fēng)冒雪的朝城外趕,沿途家家戶戶都早早地放起了鞭炮,徹底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家家戶戶迎財神,哪有我勤快啊,騎著三輪侉子出門接財神。”
張北戲謔一笑,眼中精光熠熠,對今天充滿了期待。
郊外農(nóng)村,大清早同樣是鞭炮聲響徹。
張北沒有按照之前的想法,繼續(xù)去更遠(yuǎn)的村子收購豬毛,從昨天和唐屠戶的閑聊中得知,其實(shí)各村戶之間不乏有殺豬匠的存在。
換句話說,之前他收購過豬毛的那些村子,就可能存在有殺豬匠!
不過之前一分錢一斤的價格,實(shí)在入不了殺豬匠們的法眼,人家估計就算知道他在收,也懶得出門多看一眼。
他今天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村子過蘿篩,把那些“漏網(wǎng)之魚”的殺豬匠,全給篩出來, 薅走他們家里的豬毛,然后愉快地去薅“聯(lián)發(fā)肉聯(lián)廠”的“羊毛”。
相較于挨家挨戶收豬毛,打聽殺豬匠的事,就顯得簡單多了。
民風(fēng)淳樸的年代,村民們也不會因?yàn)橐痪湓挼氖拢鵀殡y張北。
打聽到村子里有個殺豬匠的時候,張北欣喜激動地騎著三輪侉子直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