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匆匆

朱自清

探索思考

萬物周而復始,唯有時間一去不返、永不停留。時間是不可名狀的,更是無法觸摸的,很多人只有在驀然回首時才慨嘆它的步履匆匆。讓我們走進《匆匆》,沿著語言大師細膩的筆觸,去感悟這抽象的、無法捕捉的時間。

閱讀批注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1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2

1 排比

通過三種事物點出萬事萬物的周而復始,與后一句時間的一去不返形成對比。開篇處排比的運用增強了文字的畫面感與美感,將讀者帶入“燕子”“楊柳”“桃花”三個意向構成的初春景色之中。

2 設問

看似在探尋答案,實則通過連續地提問,以一種近乎宣泄的節奏表現出心中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迷惘。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3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3 比喻

對于浩瀚的大海而言,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它滴入大海的同時就被悄無聲息地吞沒了,“八千多日子”是指作者從出生到寫作本文的時間,長達24年的時間悄然而逝,讓抽象的時間變得具體可感。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4

4 動靜結合

每件熟知的物品、每個慣常的姿勢,都以靜的狀態映襯出時間的奔流不息,將抽象的感受融入具體可感的情境,仿佛時間也變得可聞可觸,而人只能無奈地靜靜看著時間溜走。這個語段不僅使用了動靜結合,還綜合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語言靈動優美。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5

5 復沓

復沓是將部分詞句反復詠唱,起到加強節奏、突出重點的表達效果。本段話中的“徘徊”“匆匆”等詞反復出現,使惋惜、幽怨的情緒不斷堆疊,層層遞進,在形式上起到復沓回環、一唱三嘆的效果。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閱讀賞析

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古典文學研究家,他的散文樸素縝密,文字洗練而雋永,飽含真情實感,本文就是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之一。《匆匆》寫于1922年3月,時值五四運動落潮期,作者有感于現實的種種失望境遇,感興而作,但并未沉溺于悲傷情緒中,而是在淡淡的哀愁中低訴不平。

時間本是一個抽象概念,朱自清先生在文中通過眼前、手邊這些再平常不過的景、物,將具體的事物隨著情緒鋪陳開來,讓無形的時間變得可見可感。本文雖是一篇散文,但文中的眾多句子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極具詩的韻律美,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在描寫時間時,作者更是綜合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刻畫時間“溜走”的痕跡,是細節描寫的經典范例。

閱讀延伸

1.“匆匆”一詞在文中反復出現,請你說說這樣表達的好處。

2.文中比喻眾多,你最喜歡哪一處?并說說原因。

3.請仿照“……的時候,日子……”這一句式,試著寫一寫時間流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永安市| 和静县| 苏州市| 张家川| 沾益县| 阿拉尔市| 收藏| 汪清县| 甘孜县| 皋兰县| 望城县| 武义县| 遵化市| 宜兰县| 醴陵市| 大洼县| 信宜市| 乌鲁木齐县| 米泉市| 新竹县| 游戏| 且末县| 苍梧县| 阿鲁科尔沁旗| 科尔| 平泉县| 盖州市| 二连浩特市| 富民县| 通城县| 库车县| 汉源县| 乌苏市| 泸州市| 广元市| 朔州市| 邵阳市| 乐亭县| 青田县|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