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老八支”與牟氏家族的崛起

棲霞名宦公牟氏之始祖為牟敬祖,原籍湖北公安縣,歲貢出身。洪武三年(1370)被任命為山東登州府棲霞縣主簿。三年任期滿后,因身染大疾而不能歸楚,遂落籍于棲霞縣,由官變民,成為棲霞牟氏家族的一世祖先。

從二世到七世,由于家境貧寒,牟氏族人飽受困苦,更沒有機會讀書識字,所以全是平民百姓。再加上牟家是“外來戶”,經常遭受別人的歧視,因此從牟敬祖入籍棲霞以來的近一百五十年間,整個牟氏家族一直在當地默默無聞。

牟氏家族有所起色是從第七世牟時俊開始的。牟時俊生于明正德年間,幼年家境貧寒,靠給同村富豪“萬馬劉家”放羊謀生。成年后,牟時俊與朱留村魯氏成婚,先后生下道南、道一、道明、道遠四子。魯氏謝世十余年后,牟時俊續娶李氏,又生下道立、道行、道中、道平四子。這樣,牟氏家族的人丁不斷增加,老幼共有二十余口。隨著人口的增多,生活上的壓力越來越大,缺糧斷炊的情況時有發生。正所謂窮則思變,牟時俊回顧牟氏家族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清楚地看到,多少年來牟氏幾代人一直內受生活煎熬,外受他族欺辱,主要是因為都不曾讀書,缺少能人。他痛下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子孫后代讀書識字,于是“延明師,課諸子”。從此以后,牟氏全家在牟時俊訓導和鞭策下,引領子弟發奮讀書,走上了“讀書取仕”的道路。經過努力拼搏,牟時俊八個兒子中最終有六人取得功名,平步青云,從而使得牟氏由一個寄人籬下的家族,漸居棲霞望族之列。這是整個牟氏家族開始走向振興的起點,此兄弟八人則被其后裔尊稱為牟氏“老八支”。可見,牟時俊功不可沒,堪稱牟氏家族崛起之奠基人。

“老八支”中,得中功名或者走上仕途者六人,分別是牟道南、牟道一、牟道明、牟道立、牟道行、牟道中。牟時俊長子牟道南,明萬歷壬辰年(1592)得中貢生。次子牟道一,曾出任直隸滿城縣尉,擢升河南滑縣縣丞。五子牟道立,萬歷丙申年(1596)拔貢,后出任直隸涿州攝篆(掌印)州判,又擢升四川敘州府(今宜賓市)通判。三子牟道明與七子牟道中,均為庠生。“老八支”中在科舉和仕途中最有成就的是六子牟道行。牟道行,萬歷十九年(1591)中舉人,時僅二十四歲。這是自牟敬祖入籍棲霞以來,牟氏后人取得的級別最高的功名。萬歷四十二年(1614),牟道行經謁選出任河南宜陽縣知縣,擢升直隸真定府同知。

“老八支”兄弟八人中,只有老四牟道遠、老八牟道平沒有功名,此二人雖未入仕,亦非默默無聞。牟道遠是“老八支”中唯一不攻學業、對讀書不感興趣者,卻善于持家立業。后經努力創業,發展成為當地有名的大財主。他為供子侄讀書,竭盡全力,從來不計得失,其功德備受族人稱頌。牟道平幼時亦同哥哥們一樣,渴望奪得功名,光宗耀祖,但是讀書無果,后棄學專心致力于家業,在眾兄弟的幫襯下,亦家業殷實。總之,“老八支”無論是在科舉仕途,還是在持家創業方面,都較前代有了很大的起色,這為牟氏家族日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水城县| 连州市| 阜南县| 深泽县| 广水市| 黄冈市| 盐源县| 泾源县| 红桥区| 华亭县| 汾阳市| 阳新县| 雷州市| 长汀县| 嘉峪关市| 阳山县| 大渡口区| 阿合奇县| 仙居县| 绥芬河市| 广灵县| 许昌县| 清水河县| 静海县| 黄龙县| 彰化市| 旌德县| 孝感市| 桦川县| 呼伦贝尔市| 漳浦县| 修水县| 东源县| 萝北县| 奎屯市| 友谊县| 宜阳县| 永济市| 云阳县|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