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贏投資(10周年全新增訂版)
- (美)約翰·博格
- 732字
- 2022-03-18 18:03:45
金融中介:不出1分錢,卻侵吞60%收益
在這個例子里,投資者投入100%的資本,承擔100%的風險,卻只拿到少于40%的潛在收益。而金融中介機構不需要拿出一分錢,也不承擔任何風險,卻可以把60%以上的市場收益收入囊中。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長期來看,復利收益注定敵不過復利成本,我希望你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另外還要牢記我們此前論述的:冷酷但公正的數學規則。
簡單來說,基金經理穩坐投資食物鏈的頂端,侵吞了金融市場創造的收益,而處在食物鏈底端的投資者,就只能忍受不合理的剩余收益。事實上,投資者根本就不必承擔這些成本,因為他們本可以投資一只跟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指數基金。
總之,依據投資中最簡單的數學規則,這些成本合乎邏輯且無法回避,它們自始至終吞噬著共同基金投資者的收益。按照布蘭蒂斯大法官的說法,我們的共同基金經理似乎已經被幻覺迷惑,然后又煞有介事地為投資者編織同樣的幻想。
基金銷售人員總是宣稱,1900年以來股票市場年均收益率是9.5%,卻絕口不提2%的基金費用和3%的通貨膨脹率,刻意誤導投資者,讓他們以為真能獲得9.5%的收益。顯而易見,任何人都知道,這絕對是天方夜譚。各位只需要自行計算,就能明白一切:投資者的實際收益只有4.5%。
除非基金行業有所轉變,采取措施提高基金持有者的收益,否則,它只能在停滯與徘徊中走向衰亡,成為冷酷但公正的數學規則的犧牲品。假如布蘭蒂斯看到你在讀這本書的話,他肯定會警告各位:“哦,我親愛的讀者,請記住,數學是科學之父,安全之母。”
投資的成敗,取決于成本的高低!所以說,各位一定要準備好鉛筆,認真算一算。你一定要認識到,沒有必要去參與這場絕大多數個人投資者及共同基金股東熱衷的游戲,陷入瘋狂的股票交易無法自拔。市場上存在低成本的指數基金,保證投資者能獲得企業經營收益帶來的合理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