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工作順利大展宏圖
書名: 王四喜作者名: 會燒菜的廚子本章字數: 3238字更新時間: 2022-03-20 21:28:06
看著李鴻儒堅定的表情,王四喜如同已經錯了多年的小孩,抱著李鴻儒委屈的哭了起來。
“是,老師。”
這其中的委屈還有部分原因是,王富貴勸說已經坍塌信仰的王四喜沒成功后,親身前去三合村山路上修路,然后被亂石拍在山路上,若不是李本山擔心王富貴前去尋找,恐怕誰都不知道發生這樣的事。
而四喜因為那次的打擊再加上沒有聽王富貴的話,內心的愧疚一直在心底,選擇間接性遺忘父親的死,并不是因為他沒有聽父親的話。
要是他當初聽父親的話,又怎么會害了自己父親?而那份對父親的羈絆轉移到了李鴻儒身上。
“一切都過去了,過去了。”
王四喜聽著李鴻儒的話,慢慢的松開了李鴻儒。
“老師,我會努力的。”
飯簡單的吃過,酒也沒喝。李鴻儒開心的看著王四喜,他覺得自己已經后繼有人了。
“明天你跟我去跟張書記做工作匯報,在明天這個階段,咱們把光明市目前做的和以后要做的方針敲定。”
“好,老師。”
“我也順帶問一問張書記,道路建設這塊光明市還準備拿出來多少指標。”
四喜一聽這話心中一暖,不過他已經覺得道路建設沒多么重要,可能是之前的一口氣牽著他,讓他倍感壓力喘不過氣來,現在他有些不想三合村的事。
人總是會選擇性逃避些什么,去做自己目前想做的事。
這天夜里王四喜躺在自己多年前的床鋪上,睡得很香也很安逸,甚至比三合村王家都覺得安逸,他好像放下了什么東西。
第二天用徐曉婷買的牙具洗漱完,感受著毛巾的柔軟,四喜整理著衣物信心慢慢的出了門。門崗小劉微笑著看著李鴻儒和王四喜出門而去,心中更是知道王四喜在李鴻儒心中的地位。
而更加讓他們吃驚的還是馬上發行的光明日報,真的如徐曉婷說的那般,王四喜被采訪的樣子當做了封面,那怕封面有些模糊也能看出來。
光明濕地公園計劃工程師——王四喜。
在市政大廳大門前,李鴻儒帶著王四喜微笑著向市政內走去,新聞記者早都在一旁等候,尤其之前那個女記者。
“李鴻儒老先生,這次濕地公園計劃聽說是出自您的學生之手?”
李鴻儒直接把王四喜拉了過來,指著王四喜說。
“對,就是出自他的想法,而招標正是被他拿下的,我從新聘用他回到工程院,與我一同建設光明市。”
“看著王四喜同志還是有些年輕的樣子。”
“這么說你就不年輕了?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我們這些老人就要穩坐釣魚臺,搞建設更是要敢想敢干,之前的光明市道路整改計劃,也同樣出自我的這位學生,在他的想法撮合下才有了現在光明市這么好的路政。”
女記者直接驚訝起來,剛想接著問一些話題,誰想李鴻儒直接來了一句。
“對不起,我們現在很忙,就不要打擾我們了。”
看著李鴻儒跟王四喜進了市政大廳,女記者更是內心有些埋怨自己,沒事提什么一嘴王四喜很年輕,聽李鴻儒的意思很是不開心。
“老師,人家也沒有說我資質不夠的意思。”
“人家沒有說,但是有人說過,竟然還敢提這茬那不是找我不痛快?”
王四喜有些無語的笑笑,李鴻儒的確是個人才,但也是個老頑固認定的事很難改變。不過四喜也知道自己老師面臨過多少壓力,都幫自己扛下來了。
“年輕是一種資本,而不是一種辦事不牢的表現,誰說年輕人就做不好事?黃媛怎么不繼續當光明市電臺記者,讓個比她年輕漂亮的女記者來,還不是為了那點收視率?”
四喜聽著李鴻儒這么一說,更是笑笑不語。
“什么收視率啊,李老?”
張書記的聲音從正面迎來,看著張書記和小張直接來迎接,王四喜心底還是有些心驚的,李鴻儒在市領導面前都有這么大的地位,看來光明市自己老師在人民群眾心中的確有著不一樣的地位。
“張書記,沒什么收視率,我們在聊年輕人的事情。”
李鴻儒一說年輕人,張書記也是回頭看向了小張,似乎再說我也有年輕人。
“還沒跟我好好介紹過,這位競標場上語出四座的王四喜。”
“哎,老張你既然都知道了,還讓我介紹什么?”
一聽張書記的稱呼變成老張,王四喜深知李鴻儒恐怕與張書記交情不淺。
“那就讓他們年輕人相互認識認識。”
張書記說完,小張直接伸手過來。
“張霖,張作霖的霖,張書記的貼身秘書。”
看著張霖伸過來的手,王四喜立馬伸手迎上,簡簡單單的說了句。
“王四喜。”
張書記看了看小張,笑容滿面嘴里卻有些埋怨。
“張作霖是東三省土匪頭子,你天天那他形容你的名字干什么?你就不怕有人揭你的短?”
張霖沒有說話,顯然只有這次面對王四喜時候,他才這樣介紹的自己,而四喜并不知道,李鴻儒仿佛看好戲一樣看著這兩個年輕人,有些四喜不知道的事在他心底打轉。
“好了,咱們進去趕緊開始吧,今天還有的忙呢,我還想早點回家睡覺呢。”
打開會議室大門,里面早都有兩個人在等候,王雄和張謙二人。
二人立即上前握手,當王雄與王四喜握手的時候,王四喜小聲的在王雄身邊說道。
“雄哥,你確定你沒見過我?”
王雄笑而不語,而是跟著張書記李鴻儒一起入了座,王四喜也不介意,他總感覺王雄認識自己就是因為工程院里最后一張照片,恐怕每一個去過工程院的監工和工頭都見過,只不過沒有人放在心里。
而王雄不一樣他是光明市道路整改的實踐者,吃了紅利的工作者,他清楚的知道那次道路整改是李鴻儒兩個學生大力推薦的,一個叫王四喜一個叫陳浮生。
恐怕王四喜都沒想到,李老的這么一手棋有多么的神,李老知道王四喜走投無路的時候肯定還會回到工地,而每一個監工都去過工程院走流程,有心的就能看到王四喜的照片,那樣恐怕就沒有競標也會如水流入河,奔流到海。
回憶正常進行,王四喜和李鴻儒還有張書記大談光明市建設,其中的見解更是非常獨到,讓王雄和張霖都瞪大眼睛看著,張謙更是頭一次見識這種場面,早都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心中更是把王四喜當做楷模崇拜,而他驕傲的是自己就是引導楷模的人。
張霖心驚王四喜的才華,這種會議不知道經歷過多少次,而李鴻儒給的見解都是穩扎穩打,慢慢建設出來光明市,有一種力散出去了可像是打在了海綿上,一時間見不到效果。
而王四喜的不是力,更像是刀一刀把眼前的海綿劈開,一針見血直接看到未來能規劃成什么樣子,或者說是給了光明市人一個期盼。
“好,王四喜這次工作溝通進行的很不錯,你看現在都快一點了,咱們先去吃飯,吃完飯下午接著談。”
張書記第一次這么激動的說著,都把該在工程主位的李鴻儒拋之腦后,李鴻儒雖然心里有些不悅,但他已經老了,再也不是兩年前的李鴻儒,他知道自己有些地方的不足,四喜是可以站在他前面獨當一面的。
“好的,張書記。”
看著等著張書記和四喜他們走之后,準備最后離開的王雄,張書記直接說道。
“王雄監工,你和你的助理也一同跟我們吃飯吧,不然你們倆想去什么地方吃?”
張書記這話讓王雄和張謙一驚,市政府的飯可不是隨隨便便那個監工都能吃到的,除了在編制的誰能在市政食堂吃飯。
張書記說完就在張霖的帶領下,邊跟李鴻儒聊天一邊向前走去,留下王四喜對他的好印象,張書記當然看出來王雄跟王四喜的關系不一般,不然也不會張嘴留人在這里吃飯。王四喜也是樂見其成。
王雄直接對王四喜伸出了大拇指,王四喜剛剛在會議室里與張書記的聊天,徹底的震撼住了王雄。
“真不愧是道路規劃的策劃者。”
王四喜一聽王雄的話,瞇起來眼睛看著王雄。
“雄哥,你還說不認識我?”
王雄一笑,的確他認識王四喜,并且還是王四喜的崇拜者,要不是王四喜創造了道路規劃,他也不可能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飯后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洽談,道路施工得以正是開展,光明市向著更美好的未來前進。
=====================分界線==================
最近疫情又嚴重了,祝國家早日渡過難關,每個人都擁有天空下的自由。
我也在想寫一本書,疫情之下,但是覺得這是博人眼球的東西,吸引流量而已,暫時還是放放吧,王四喜頂多還有兩章結束,陳浮生會回來,王大嘴也會接回來,至于我埋下的一些伏筆,張霖,于中等,可能會有一天接著寫王四喜修完路之后的故事。
但那個是后話,王四喜就因為修路才發生這些事,甚至我都沒有交代清楚四喜他爹為何死在了山路上,本山大叔把他拉了回來,怎么就找馬本昌和王大嘴定墳墓。
不過也是模糊的說了,四喜信念坍塌了回了三合村,他爹勸他回去,在過來人的世界里都知道,成年人沒有什么一帆風順,這一切都很正常。信念坍塌就是明明修向三合村的四喜路變成了徐家村,可能在后面一章揭露主要原因也可能不寫。
祝各位看到這里的書友一切安好,快樂健康,該吃吃該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