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山海經1:千萬里江山
- 劉興詩著 劉瑤繪
- 852字
- 2022-06-24 18:11:28
出產白色玉石的地方——箕尾山
山山系的最后一座山叫箕(jī)尾山(有研究者認為,它是今黃山與天目山的合稱)。
《山海經》中說,箕尾山的尾部在東海邊上,上面多沙和石頭;有一條河發源于這里,叫汸(fāng)水,往南流進另一條大河,“其中多白玉”,意思是水里出產許多白色的玉石。
《山海經》中記載“白玉”的片段很多,很多山、河,都出產白玉。那么,什么是白玉?這種白玉是真正的玉石嗎?地質學出身、大半輩子都在到處爬山考察的我看到這句話,不由得浮想聯翩。要知道,有很多有名的玉石就是在河里發現的。《山海經》中記載的河水中的“白玉”,會不會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玉石呢?
可惜,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現在所說的白玉,就是白色的玉石,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考慮到古代沒有對礦物和巖石的明確界定,《山海經》中所說的白玉很有可能只是白色的、硬度相對較高的巖石,而非我們現在所說的質地細膩、化學性質極其穩定、價格昂貴的玉石。
所以,孩子們,你們不要以為在那個時代遍地都是玉石,處處都有寶貝。石英巖、石灰巖,還有其他一些巖石也是白色的,你們可別看花了眼睛呀!
好了,《南山經》里的?山山系,以招搖山為首,包括杻陽山、青丘山、箕尾山等,到這里我就講完了。最后,我還要特別介紹一下這里的山神。
山山系的山神都是“鳥身而龍首”——鳥的身子,龍的腦袋。人們祭祀山神時,要將一片璋(zhāng,玉石的一種)、一片玉和豬、雞、犬、羊等,一起埋在土里;還要恭恭敬敬地用白茅草給神鋪好坐墊,送上稻米請他們吃。

請注意,書中對古人祭祀山神的描寫透露出一些信息:當時的人已經開始吃大米了,而且飼養豬、雞、犬、羊這些家畜,重視祭祀,日子過得還算安穩。如果我們的祖先流離失所、食不果腹,還有心思祭祀山神嗎?

鳥身龍首神
另外,稻米多產自南方,《山海經》在描述?山山系的情況時,提到了大米和用大米祭祀山神的活動,這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南方生活圖景。
所以,我越讀越覺得《南山經》里提到的第一列山,描繪的就是我國東南一帶的山,有些山可能還靠近海洋。
我是這么猜測的,你覺得我的猜測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