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小時經濟學
- (日)根井雅弘
- 1247字
- 2022-03-03 14:32:50
斯密真的是自由放任主義者嗎
在高中政治經濟課中學到的“自由放任主義者亞當·斯密”這樣的公式化提法,明顯容易招致誤解。
當然,現在只學到了斯密的道德哲學著作的精華部分,在之后的著作(應該是《國富論》)中,也許會強力地推出經濟層面的自由主義,但它的基礎是建立在從深層理解人類情感的道德哲學家斯密的思想上。因此,真的是單純的自由放任主義嗎?
經太邊想邊往教室外面走,不巧和斯密撞上了。
斯密:“這位學生看起來不是很面熟,不過你剛才好像一直在認真聽我講課呢。”
經太:“是的。我想知道道德哲學是什么,所以來蹭您的課了。”
斯密:“‘蹭’是什么意思,不太懂,不過我講的你聽懂了嗎?”
經太:“不敢說懂了。我想知道的是,在不否定人類的利己心的前提下,怎么做才能把利他心和博愛精神融入一個思想體系里面。您的‘公正的旁觀者’的表述講出來后,真的令人感動。”
斯密:“你是沒讀過我的《道德情操論》吧?”
經太:“抱歉。確實沒讀過。”
斯密:“實話實說挺好。至于你提到的利己心,沒有利己心的人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每個人都由著自己的利己心行動的話,社會就會陷入混亂。而公正的旁觀者的同情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給失控的利己心踩剎車。”
經太:“我明白了。人類既然生活在社會當中,就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情感和行動。但人類互相競爭的情況也要以這種自我抑制為前提嗎?”
斯密:“正是如此。你還沒讀過我的書,那我就把這部分給你讀一下吧。”
斯密把手上的《道德情操論》翻開讀了起來。
“在追求財富、名譽和顯赫地位的競爭中,為了超過一切對手,他可以盡其所能和全力以赴,但是如果他要擠掉或打倒對手,旁觀者對他的遷就就會完全停止。旁觀者不允許有人作出不光明正大的行為。”
經太愈加投入進去。
就算是競爭,只要是“公正的旁觀者”不能產生同情的行為就絕對不能允許。
以前在電視上看到過某個經營者在食品假冒問題被發現后向大家謝罪的畫面,說自己是為了追求利益才這樣。
這樣的人本來就不夠資格做經營者。
自由競爭和自由放任主義是兩碼事!
經太:“感謝您。我還要繼續學習。”
斯密:“你真是一個認真的聽眾啊。希望后會有期。”
斯密說完就離開了。
沒想到能來格拉斯哥,還聽了亞當·斯密的課,但是,生活在21世紀的我,怎么可能來到18世紀的蘇格蘭城市呢?
難道這是……
經太這樣想著,就從夢中醒來了。
昨晚讀那幾本斯密的傳記和介紹書的時候瞌睡了,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夢鄉。
但是,在夢中斯密課上所講的話,確實就是手中幾本書里寫的內容,這絕不是一場支離破碎的夢。
最大的收獲就是明確了斯密的《道德情操論》所指出的核心內容。就是說,由于“公正的旁觀者”的同感的存在,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感情和行動進行自我抑制,否則社會秩序就會崩潰,陷入混亂。
雖然還不知道后來那本《國富論》的全貌,但根據《道德情操論》的內容至少可以預想出,自由競爭絕不是指為了利潤就可以無所不為。
下次再去杉本老師家時,就報告說我已經懂了一點斯密的道德哲學了吧。但是因為學得還不夠,不了解斯密從《道德情操論》走向《國富論》的過程背景。看來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