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孩子的經濟習慣與父母相似

目標不明確的經濟教育會害了孩子

總有人問家長,你希望孩子長大以后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很多家長的回答大概都是有錢人。如果按照這個目標去教育孩子,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家長對孩子的期許,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濟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如果目標模糊、不明確,家長不僅幫不到孩子,還會害了孩子。

小鑫的爸爸是銷售經理,媽媽是老師,他們對小鑫的家庭教育格外重視,尤其是經濟教育。爸爸因為工作的關系,每天都會接觸不同類型的人,然后回家和小鑫分享客戶對于金錢管理的理念;而媽媽為了更好地教育小鑫,平時會有意識地關注當下的經濟發展趨勢、記錄前沿的經濟教育知識,最后以講故事的形式講給小鑫聽。

小鑫對于金錢管理、賺錢渠道、花錢方式都很有見解,當同學們討論相關內容時,小鑫都能講出個一二三來。但當同學們問小鑫,他未來要做什么、要靠什么賺錢、賺了錢怎么支配時,小鑫迷糊了,一時間竟摸不著頭腦。小鑫在心里想著:是呀,我對各個方面都了解,但對自己的未來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案例中,這種情況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為什么對孩子付出多,回報少?的確,小鑫的爸爸媽媽對小鑫的經濟教育很用心,但他們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教育小鑫,所以當他們把不同的觀念輸送給小鑫后,小鑫會認為這樣也對,那樣也可以。孩子還小,缺乏獨立的思考能力,家長給出的不同意見會讓孩子沒有明確的目標。

明確的目標就如同一座燈塔,可以幫助孩子照亮前方的路。家長只有明確經濟教育方面的標準,其教育才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在孩子小的時候,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形成時,家長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在經濟教育方面,家長“盲目教”不如“學會教”。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遠比單純輸送給孩子相關知識點要重要得多。

沒有明確的金錢觀目標,不要來教育孩子

在經濟教育方面,家長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盲目地教孩子,不僅幫不到孩子,對孩子還是一種負擔。

前段時間,小魏的媽媽聽到樓下乘涼的家長們在討論一本教孩子經濟學啟蒙的書。家長們都說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書的內容是一位爸爸嚴肅但不死板地給孩子講經濟學,讓孩子輕松了解經濟學。聽到這,小魏的媽媽立刻跑到書店買回這本書。當小魏看到這本書,很快就被書里面的小故事吸引了,可是還沒等小魏把書讀完,媽媽就換了策略。

因為昨天,小魏的媽媽聽其他的家長說,經濟教育讓孩子動手實踐更重要。小魏想繼續看那本經濟學教育書,但是媽媽卻非讓他去“掙錢”。

一年很快就過去了,媽媽忙得熱火朝天,可小魏連對金錢最基本的認識都沒有,更不用說建立金錢觀了。

案例中,如果從一開始媽媽就讓小魏堅持把書讀完,他定能有所收獲。但由于媽媽的目標不堅定,對于小魏的經濟教育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只是聽別人說什么好就去做,到頭來小魏什么都沒學會。

為了讓孩子盡早有完整的經濟觀念,并在經濟上能夠獨立,家庭的經濟教育至關重要。如果家長沒有一種明確的教育方式,不僅幫不到孩子,還會適得其反。

明確的目標讓孩子起跑有動力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每位家長的期許。一個明確的教育目標,就是孩子奔跑路上最好的助推器。

珞珞的爸爸媽媽對珞珞的家庭教育做得就很好,對于珞珞的經濟教育更是從小抓起。在珞珞3—5歲時,爸爸媽媽就有意識地對珞珞進行金錢教育,教珞珞認識錢的功能、用途等;珞珞到了6歲,爸爸媽媽便開始教珞珞怎么花錢,怎么保密個人信息,并為珞珞制訂了相應的經濟教育計劃。等到珞珞18歲時,不僅大學是她自己選的,就連讀大學的費用也是由她自己支付。

案例中,珞珞的經濟教育可以算是成功的典范,這些都要歸功于她爸爸媽媽的正確引導和日常規劃。在珞珞的成長過程中,從認識錢到學會如何花錢,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讓珞珞階梯式地進步,讓珞珞有了很強的自理能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就是孩子指路的明燈,只有當這盞燈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引路時,孩子才不會迷路。

對于孩子的經濟教育,家長的出發點都大致相同。為了讓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擺脫經濟困擾,家長用盡各種方法來幫助、教育孩子,但效果甚微。這時候,家長是否該及時反思,反思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

成為孩子的經濟導師

財商是一種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所以家長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十分重要。對于孩子的財商教育,每位家長都有平等的發言權,并沒有貧富之分。

由于哈哈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便被老師調到了強訓班。強訓班的大多數同學都有個富爸爸,而哈哈的爸爸只是個普通的技術員。爸爸每個月拿著固定的工資,對理財方面很少關注,對于哈哈的教育也只是偶爾說句要好好學習。

一天,一家三口人吃飯,哈哈問:“爸爸,你為什么從來都不和我說理財、掙錢方面的事?我同學的爸爸總是和他們說這些,同學們私下也會討論哪種理財產品更安全、收益更大。他們中有的人都可以自己賺錢了,而我卻什么都不懂。”哈哈看著爸爸,等著爸爸的回應,而爸爸和媽媽對視了一眼,都沉默不語!

案例中,哈哈的爸爸不知道怎么回答哈哈的問題,因為在爸爸的意識中,完全沒有教哈哈理財、掙錢的概念。有些家長則已經深刻地領悟到了經濟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會把自身的經驗告訴他,讓孩子長大后少走彎路。

經濟教育是每個孩子都應該接受的基礎教育,不能因為家長自身的原因而讓孩子缺少相關方面的教育。家長對理財知之甚少,更缺少財商,但這并不妨礙教育孩子。家長缺乏相關知識,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樣既能加深與孩子的感情,又可以共同進步。

孩子的教育容不得片刻的等待

家長教育孩子,并不是要等家長準備好了才去教育,而是要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都在成長。

有一天晚上下班后,榕榕媽媽回來抱怨說:“同事的孩子現在都能看懂理財產品了,咱家榕榕還什么都不知道呢。”榕榕爸爸不緊不慢地說:“急什么,等我手上這只股票掙錢了,我就教榕榕玩股票。”

半年過去了,股票一點動靜都沒有,榕榕媽媽不耐煩地說:“還等,再等榕榕小學都要畢業了。”榕榕爸爸這回說話的口氣弱了:“再等等吧。”然后點了一支煙,和榕榕媽媽說:“我也急呀,可是我沒有成功,怎么能教好榕榕呢?”

案例中,榕榕爸爸擔心的問題相信大多數家長也同樣擔心,因為自己沒有做過或做不好,怕沒有說服力,怕教不好孩子。孩子的成長速度很快,家長一時對自身不足的擔心,就會耽擱了對孩子在相應年齡段的教育。榕榕還小,她要學的只是基礎內容,而榕榕的爸爸卻想教她玩股票,這樣的教法是行不通的。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沒有要求家長是必須完美的,只要家長用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稍加引導,孩子就會健康地成長。

想把最好的給孩子,是每個家長的想法,但很多事情需要先完成,再美化。所以家長現在就應該行動起來,不能因為你的現狀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需要。

對于孩子的教育,家長基本都會走進一個誤區,那就是誤以為只有自己擅長的、做得好的,才能拿來教孩子。事實上,家長的支持和正確的引導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最有幫助的。

窮爸爸一樣可以教出富孩子

每個孩子都蘊藏著無限的潛能,孩子的潛能則需要家長的挖掘。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每個家長都肩負著帶孩子認路、行路,給孩子指路的責任。

晨晨的爸爸做的是木材生意,還算成功。平日里,爸爸常常帶著晨晨外出游玩,并趁著休息的間隙和晨晨講一些淺顯的做生意的道理。慢慢地,晨晨對做生意有了基本了解,偶爾還會跟爸爸提一些自己的小見解。

說起晨晨爸爸生意上的成功,最功不可沒的還是晨晨的爺爺。晨晨爸爸小時候就對做生意很感興趣,有同學家是做小買賣的,晨晨爸爸就常去幫忙,還愛出小點子,讓店里的生意變得更好。

晨晨爺爺一輩子都以種地為生,他對種地的艱辛深有體會,所以不希望兒子也走種地這條路。當看到晨晨爸爸對做生意的熱情度那么高時,晨晨爺爺就決定一定要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兒子。為了讓晨晨爸爸更好地了解生意場上的事,晨晨爺爺向身邊做生意的朋友學習生意經,還去書店買相關的書。當晨晨爸爸對做生意的認識加深時,晨晨爺爺還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鼓勵兒子創業。在晨晨爺爺不斷地引導下,晨晨爸爸的生意逐漸走向正軌,每每提及此事,晨晨爸爸的眼里都透著對父親的敬佩與感激。

案例中,晨晨爺爺并沒有因為自己是農民就止步對晨晨爸爸的教育,而是通過各種方式全力幫助晨晨爸爸完成心愿。晨晨爸爸也正是在父親的一步步指引下,才能將生意做得這么有起色。

一般的家長,大多都會和孩子講講種地的事,或是千篇一律地對孩子說要好好讀書,以后才會有出息之類的話。如果只是這樣的教育,晨晨爸爸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家庭條件是不能選擇的,但家長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培養孩子改變家庭。把孩子培養成財富,也是做家長的成功。

在孩子的經濟教育上,沒有哪個家長是完全了解的。隨著孩子不斷地成長,需要獲取的東西越來越多,家長想要跟上孩子的腳步,就要有共同學習的心態,跟孩子一起努力、一起進步。

父母需要弄清“擁有”和“消費”的概念

何為消費?怎樣才是正確的消費?何為擁有?怎樣才是真正的擁有?

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會說:花錢就是消費,自己的東西就是擁有。如果是這樣的回答,那請您停下教育孩子的腳步。

彩云出生時,體質比較差,彩云的爸爸媽媽心疼她,所以從小對她倍加關愛。只要是他們能做、能給的,都會盡力滿足彩云,平時彩云有什么不合理的要求和行為也都是聽之任之,疏忽了對彩云的基本管教。

隨著彩云慢慢長大,學會了花錢買東西,且一次買很多東西。她的爸爸媽媽從來沒有說過她什么,漸漸地,彩云花錢開始大手大腳,從來不考慮買的東西有沒有用,只想著買的時候高興、買的時候喜歡。一天,媽媽打開彩云的衣柜,里面滿滿的都是衣服、首飾、擺件、玩具,所有的東西都亂七八糟地放在一起。

家里就彩云一個孩子,平日里大家對她滿是寵溺,對彩云來說,家里所有的東西都是她的。前段時間,彩云姑姑家的孩子來家里住,短短幾天時間彩云不是吵,就是鬧,沒有一天是消停的。彩云姑姑說:“彩云這孩子,現在越來越沒個樣了。”這讓彩云的爸爸媽媽很是苦惱。

案例中,彩云的爸爸媽媽在花銷的問題上對彩云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控制,錯把放任當寵愛,致使彩云的占有欲越來越強,脾氣也越來越大。到最后,爸爸媽媽都拿彩云沒辦法了,才知道平時不加以管教其實是在毒害孩子。

當家長為孩子的過分行為憤怒、苦惱時,是否對自身的問題有過檢討?現在很多家長都迷茫于何為擁有?何為消費?加之過度消費和提前消費的事更是屢見不鮮,家長只懂得自己擁有,對共享、分享毫無概念,就更不必提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了。

合理消費才是長久之道

消費是社會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最終環節,它是指利用社會產品來滿足人們各種需求的過程。

月光族可以說是在當今社會中最常見的消費群體,大學生、應屆畢業生、上班族,每個月都要靠父母的外援生活;結了婚、有了寶寶的年輕人,每個月同樣也是入不敷出。

如何讓你的經濟狀況由入不敷出轉為月有結余呢?有經驗的父母就會告訴你:改變消費結構,增加收入渠道。合理的消費行為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處境,而合理的消費有一條準則,那就是從實際出發,不提前消費、不過度消費、不雜物消費、不炫耀消費……

作為父母,在消費方面更需要自律,這不僅關乎家庭的財政情況,更關系到對孩子的教育。當父母有合理的、理性的消費觀念,在日常生活中就會慢慢影響孩子,讓孩子也逐漸養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曉雯的爸爸媽媽都是工薪階層,兩個人每個月的工資加起來差不多15000元。除了供曉雯上學外,夫妻二人還需要還房貸、車貸,除去這些開銷,平時一家三口人的生活也不是緊緊巴巴,而是有滋有味。究其原因,就是曉雯的爸爸媽媽對消費的把控和合理地做理財,才讓生活過得幸福美滿。以下是曉雯的爸爸媽媽分享的合理消費的三步驟:

第一步,計劃性消費。每次在購物前列個清單,到商場后,直奔“主題”而去,防止過度消費。

第二步,記明確的賬。賬目做得越詳細越好,把每月賬目做分析比對,看看哪方面花銷大,哪些東西可以不買,總結本月花銷情況,慢慢在消費方面積累小技巧。

第三步,協同消費。和身邊的朋友多溝通,身處共享時代,就要有共享消費的意識。比如出去野游,可以跟身邊的朋友組團去,各自有分工地購買野游用品,既節省了開支,又分享了快樂,何樂而不為?

案例中,曉雯的爸爸媽媽在合理消費方面為曉雯做了很好的榜樣,他們既把握住了當下的花銷,又讓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在獲得快樂的同時,也讓生活更美好,相信曉雯會把這種消費觀念很好地傳承下去。

互聯網時代不僅拉動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觀念。曉雯的爸爸媽媽和朋友的協同消費就是意識提升的最好表現,相信在協同消費的過程中,人們會越來越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擁有。

學會共享才會擁有更多

前段時間,“共享”事件沸騰一時。隨著共享時代的來臨,共享單車、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正在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共享經濟也被稱為協同消費,它創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消費者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來跟他人共享產品和服務,以分享替代私有,我的就是你的。

小青的學習成績很好,但每次考試都是第二名,第一名總是程櫻。眼看要期末考試了,程櫻生了一場大病,就算能趕上期末考試,功課落下很多,怕是也考不出好成績了。因此,小青一陣竊喜。

她回家和爸爸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后,爸爸淡淡地笑了一下說:“先吃飯吧。”飯后,爸爸來到小青的房間,用漫不經心的口氣說:“哎,我家小青撿了個大便宜呀,真開心。可換作是我,我會把學習筆記分享給程櫻同學,要是我們兩個一起進步,我會更快樂!”聽了爸爸的話,小青很認同地點了點頭。

案例中,因為爸爸的引導,小青懂得了分享。分享不僅可以幫助小青獲得快樂,還會讓小青在幫助程櫻的過程中有新的感悟。

家長應該為小青爸爸的行為點贊,正是因為爸爸拎清了擁有和分享的區別,才會在小青的認知出現偏差時,及時地進行矯正、引導。這樣做不僅教會了小青要懂得分享,還提升了她的格局,開闊了她的心胸。

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如果隨波逐流,只會有停不下來的消費和無窮無盡的占有。家長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掌舵人”,必須要不斷修正自身的行為,通過孩子的言行不斷審視自己,這樣才能做得更好。

從家庭現狀出發

每位家長都想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但家庭之間有貧富差距,家長只能盡己所能把最好的給孩子。當孩子接觸到了外面的世界,發現自己擁有的和別人擁有的有一定差距時,家長應該怎么做呢?讓孩子滿足當下,就是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又一堂重要的課程。

對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家長需要從實際出發,從家庭的實際消費情況對孩子進行消費教育,這是孩子與社會接觸前最需要學會的東西。

落落出生時,家庭條件優越。爸爸是一名出色的建筑工程師,高薪供養著整個家庭,媽媽則順理成章地做了全職太太,一家三口過著溫馨而富足的生活。

可惜天有不測風云,人的禍福是無法掌控的。在一次去施工現場查看建筑時,突然從樓上掉下來的磚頭砸在了爸爸身上。這次意外事故奪走了爸爸的生命,也奪走了落落原本平靜、富足的生活。

落落讀私立小學,學費對于之前的他們來說,只是很小一部分支出。但是爸爸去世后,這筆費用對于沒有收入的家庭來說,就是個“天文數字”。

一天放學回家,落落跟媽媽說:“媽媽,媽媽,我想買一個玩具。”媽媽隨口問:“多少錢呀?”落落說:“880元。”換作以前,媽媽一定痛快地答應了,可現在失去了爸爸這個頂梁柱,媽媽咬牙拒絕了。雖然不想落落受委屈,但是他們還需要生存,看著一再減少的存款,如果任由落落一如從前地花下去,媽媽確實負擔不起啊!

案例中,媽媽的為難讓人心疼,但如果將落落一下子拉回現實,和媽媽一起去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陽光可愛的落落會怎么樣呢?現在媽媽對落落的愛,都是滿滿的憂慮和擔心。媽媽的擔心是正常的,但多余的擔心對孩子來說就是負擔。

事實上,大多數家長都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孩子的自愈能力要比大人強,在承受壓力方面,也需要家長的引導。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把外部壓力都解決了,那么孩子在后天成長中,可能遇到一點小問題就會一蹶不振。

尤其是對于家庭經濟水平的教育,不論是貧窮或富有,家長都要給孩子灌輸一種正確的消費觀,適當地讓孩子了解家庭的收支狀況。家長加以引導,讓孩子體會到家長掙錢的辛苦,孩子才會根據當下家庭的經濟水平來消費。

讓孩子知悉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

不論家里有錢、沒錢都是事實,讓孩子知道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并參與家庭消費,才能讓孩子體恤家長的艱辛與不易。

大志是土生土長的山里娃娃,家里祖祖輩輩都以種地為生。爸爸則因為識字,平時也愛張羅事,鄉里鄉親就推選他當上了村主任。當上了村主任的爸爸有幸走出過大山幾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回來后幾天晚上都睡不著覺,立志要把兒子送出大山。

大志也爭氣,學習成績一直穩居班上第一,而且高考還是全縣的狀元,爸爸看著心里有說不出來的高興。可高興過后就是沉默,幾千塊錢的學費對僅靠種地維持生計的家庭來說是高額的費用。晚上,大志看到滿面愁容的爸爸,蹲下來說:“爸,上學的費用你不要擔心啦,我都聯系好了,明天就出去打工掙錢。如果不夠,我就去找校領導商量,家里一年能收入多少錢,我心里有數,如果錢都讓我一個人拿走,你們吃什么?我不能讓你們因為我一人上學,就背上累累債務!”

大志的一番話,讓爸爸滿是欣慰。從大志上小學起,家里每年種多少地、打了多少糧、賣了多少錢,爸爸媽媽都讓大志算,就連平時的一些花銷,也會問問大志的意見,慢慢大志就成了爸爸媽媽的小“頂梁柱”。在爸爸看來,讓大志知道家里的經濟情況,是想著“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今天,大志的表現讓爸爸很驚喜,因為大志不僅體會到了爸爸媽媽的辛苦,還激起了對生活的斗志,爸爸那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案例中,大志從小就熟知家里的經濟狀況,慢慢長大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分擔家里的事情。大志并沒有像很多家長擔心的那樣,被壓力壓倒或者就此頹廢,相反,這樣更有助于激發他的責任感,讓他更加勇于承擔責任。

家長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但教育方式卻各有不同。有些家長會讓孩子小時候吃些苦,孩子長大后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強一些;有些家長則怕孩子受苦,只想把最好的給他。但給予需要一個度,過度給予就是溺愛。

提前察覺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無可爭議,但如果對孩子的無理要求不及時加以制止和引導,會讓孩子認為一切都理所應當。

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悠悠的爸爸媽媽賣掉了倆人的婚房,又拿出些積蓄,在高檔小區選了套小戶型的房子。搬進新小區,悠悠欣喜不已,因為小區的樓房建得漂亮,基礎設施也很好。悠悠經常拉著媽媽去玩,慢慢就和周圍的小朋友熟絡了。

有一天,悠悠突然和媽媽說:“媽媽,我不是小孩了,你應該給我買一個手機,我們就能隨時聯系,你就不用擔心我的安全了。”媽媽認同地點了下頭,隔天就買回了手機。第二天,媽媽把手機拿給悠悠,悠悠看了一眼手機,卻生氣地摔到一邊說:“我要的不是這個牌子,我要的是這樣的牌子。”悠悠一頓比畫。媽媽迷糊了,完全不知道悠悠想表達什么,很無奈地對悠悠說:“明天給你錢,你自己買吧。”一聽媽媽這樣說,悠悠擦干了臉上的眼淚,親了一口媽媽,說:“媽媽真好。”

這件事媽媽并沒有放在心上,只當悠悠是撒嬌任性。沒隔幾天,悠悠又要買手表,媽媽想了一下,錢也給了悠悠。沒出一周,悠悠看著媽媽說:“媽媽,我想買個包。”媽媽看著眼睛一眨一眨的女兒,心想:“女孩要富養”,就把買包的錢給了悠悠……

月底,爸爸媽媽算賬時呆住了,悠悠這個月買各種東西居然花了3萬多元。如果按照悠悠這個花錢速度,他們的收入根本負擔不起,這樣下去,他們三個恐怕很快就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

以前悠悠很乖巧呀,現在怎么能花出去這么多錢?爸爸媽媽想著。媽媽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就對爸爸說:“悠悠變得能花錢,應該是從我們搬進這個小區開始的。悠悠接觸的小朋友不同,也變成了買東西都要看牌子,牌子不對就不要。”爸爸嘆了口氣,本來搬進新小區是想給悠悠好的生活環境,沒想到,悠悠卻學會了攀比消費。

責備悠悠之余,爸爸媽媽也進行了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是不是對悠悠寵愛過了頭。

案例中,悠悠的爸爸媽媽搬進高檔小區是為了給悠悠更好的生活條件,不想弄巧成拙,反而讓悠悠有了攀比之心。脫離家庭實際,一度跟風消費,這樣既加重了父母的負擔,也讓悠悠養成了一些不良的消費習慣。

對于家庭的經濟消費,孩子有知情權,家長應該讓孩子了解家里的經濟狀況,并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進行相對應的消費。相反,如果只是一味地給予,很容易誤導孩子,讓孩子隨便揮霍,對錢沒有正確的認知。

從家庭實際出發來教育孩子,在家長的能力范圍內為孩子創造最好的生活條件。生活條件孩子滿意或不滿意都是爸爸媽媽竭盡所能創造的,家長要告訴孩子,自己所期望的生活要通過后天的努力去創造。這樣孩子不僅會對家長存有感激之心,還會對未來充滿斗志。

不要讓孩子長大有錢了,卻成為暴發戶

近年來,新聞頻頻報導有人奢侈消費、舉止不良,成為了“暴發戶”。相關調查顯示,這些人都沒有從小養成良好的規矩和習慣,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讀到這里,有些家長就會提出疑問:如何才能讓孩子長大了,有了錢,不成為暴發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孩子健康成長,還是要做好當下的教育。

小松爸爸是一名廚師,后來因為廚藝了得就開了一家飯店。剛開張時,生意平平。但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人們開始點外賣,小松爸爸便借了外賣的“東風”,生意火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因為菜品賣相好,味道獨特,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店里很快座無虛席。隨著名聲越來越大,小松爸爸陸續開了幾家分店,當真是時來運轉。他從一名小廚師,短短幾年就蛻變為擁有幾家連鎖餐飲店的老板,身份的轉變,財富的涌入,讓爸爸有些飄飄然。這種“富得流油”的日子,小松的爸爸從來都沒有想過,現在財富突然來臨,他就不自覺地進入了一種隨便花錢的模式。曾經買不起的、不敢買的都買回來,身邊所有的東西都換新的。看著新裝修好的房子,屋里的整體擺設,怎么都不舒服。

漸漸地,小松的花錢方式越來越像爸爸了,在同學面前什么都買得起,渾身上下的衣服都是名牌,一點也看不到學生該有的樣子。

這一切都被跟小松爸爸一起長大的發小看在眼里。發小愛讀書,后來成功當上了一名大學教授。剛開始的時候,發小還耐心地規勸小松爸爸,有錢不能這么花,但沒什么效果,后來也就不再說了。但由此及彼,發小開始反思自己,應該怎么教育下一代,該給孩子輸送什么樣的觀念,當孩子日后有錢了,能否把持住自己,有正確的消費觀呢?

案例中,小松爸爸在短時間內有了之前無法比擬的財富,這是好事。但當兜里有了錢,小松爸爸第一個想法竟然是消費,瘋狂地消費。這樣做是不對的,但如果你突然有了大量的金錢,你會做什么呢?為了杜絕這種現象,教育就要從小抓起,小松爸爸的發小反思的問題是家長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應該如何為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與消費觀。

對于孩子的教育,大多數家長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和學技能上。一般家長認為,為孩子多報兩個培訓班,只要孩子學習好了,就能有生存本領,就能掙錢。但是如何花錢更是一項能力,花錢無度、大肆消費可能會毀掉一個人。

如何花錢是一門藝術,為了避免孩子長大后有錢了成為暴發戶,家長不僅要花心思教孩子掙錢,還要在花錢上下一番功夫教孩子。

不要讓一夜暴富來得快,去得也快

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夢想,當幸運真的來臨時,你能把握得住嗎?如果沒有正確的金錢觀念,突如其來的財富也會從你手上溜走。

吳濤生在普通家庭,幸運的是,他出生沒多久就成了“拆二代”;不幸的是,有了這筆拆遷款,吳濤的命運并沒有因此而改變。吳濤的爸爸媽媽有了錢后就立馬辭去了工作,進入買——花——買的模式。沒有節制地花銷,讓這筆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更拮據了。

也許是對曾經財富的留戀情結,吳濤打小就會省下錢來買彩票。一天,吳濤對完中獎號就癱坐在椅子上,反復確認后,他高興地跳起來:“沒錯,中了,中了五百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有了爸爸媽媽的教訓,中獎后的吳濤,生活并沒有大的改變,工作照常,獎金則取了部分做理財,部分用于家庭的學習提升,吳濤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用這筆錢來改變孩子的生活。

案例中,吳濤有錢后并沒有像他的爸爸媽媽一樣得意忘形,而是以此為戒,讓這筆意外之財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對于錢的分配,吳濤時刻保持著冷靜的頭腦,想著如何讓這筆錢細水長流,怎樣讓孩子進入更好、更高的生活圈。

一夜暴富是每個人的心之向往,但暴發戶的行為卻讓人們嗤之以鼻,究其根本,就是暴發戶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沒有與其擁有的物質財富同步提升。不管是通過誠實勞動,還是意外收獲擁有大量財富,本身不是錯,但是如果因此失去理智、揮金如土、炫耀財富,就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要讓思想跟得上財富的步伐

林則徐曾經說過,子若強于我,要錢有何用,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錢有何用,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子孫如果像我一樣優異,我就沒必要留錢給他們,賢能卻擁有過多錢財,會消磨他們的斗志;子孫如果都是平庸之輩,我也沒必要留錢給他們,愚鈍卻擁有過多錢財,會增加他們的過失。

默默的爸爸是公安人員,對于形形色色的犯罪人員早已司空見慣。但是,前段時間在審一個未成年人因為吸毒被抓的案子時,還是震撼到了爸爸。

警察:“為什么吸毒?”

少年:“沒意思呀。”

警察:“你一個沒成年的孩子,正是應該好好學習的時候,怎么就沒意思?”

一頓追問下……

少年:“我爸媽做服裝生意忙,沒時間管我,每個月只是給我錢。有錢還用上學嗎?當然是玩呀!”

警察:“這么小的年紀,你這是玩火自焚呀。”

在當今社會,很多家長都忙于工作,由于教育的缺位,就想著用金錢來彌補孩子。可是孩子還小,對金錢沒有深層次的認識,家長給了孩子過多金錢,卻沒有教孩子怎樣正確消費,就是將孩子引向歪路。

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如何讓孩子在這條跑道上健康長久地跑下去呢?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孩子這一路上積淀下來的涵養、自身的修養、看待事物的正確性以及端正的態度。

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得快的孩子不一定會贏,跑得慢的孩子也不一定會輸。在這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上,孩子會遇到很多“驚喜”,如果一夜暴富會讓孩子丟掉自我,那這筆財富還是沒有比較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新平| 乐昌市| 巴林右旗| 台安县| 卓尼县| 马公市| 六枝特区| 微山县| 竹北市| 嘉峪关市| 大余县| 刚察县| 满洲里市| 苍山县| 达日县| 磐石市| 锦屏县| 烟台市| 拉萨市| 文山县| 绍兴市| 通许县| 布拖县| 济源市| 浦北县| 武安市| 和龙市| 开远市| 英德市| 大厂| 游戏| 景宁| 旅游| 饶平县| 六盘水市| 大英县| 汕头市| 安丘市| 西华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