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助時,為什么沒有人來幫你
生命的長河里,有巔峰也有低谷。每個人都會有一段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日子,那段日子喝口涼水都塞牙縫。當陷入絕望的時候,你特別渴望能有一個貴人伸出援助之手,給你光明和希望,可無數次期望后,現實依然跟你開著殘酷的玩笑。
無助的你有沒有仔細想過,為什么是這樣的結果?是你不夠優秀?朋友不夠給力?還是你的資源有限、力所不能及,想找的人找不到,想認識的人渠道不通,這些因素一定間或有之。總而言之,是你的社交資源還沒有達到你期望的程度,同樣一件事,換一個人,或許易如反掌;換一種方式,或許天塹變通途。
在一次聚會的時候,大家聊得興起,而小李卻一言不發。
小王看小李悶悶不樂,問道:“小李,你怎么了?怎么不說話呢?”
小李嘆了一口氣,說道:“最近手里有一個很好的項目,一直找不到投資商。領導催我們趕緊落實這個項目,我平時只知道工作,交際圈窄,沒什么人際資源。這忙了幾個月,一點進度也沒有。”
小王看見小李一臉愁容,只能安慰他別著急。
小趙則對小李說:“我有一個同學在電視臺工作,他平日里經常和一些名人打交道,有商界奇才、政府官員,甚至當紅明星。不如你主動去聯系他,多約他出來玩玩,成為肝膽相照的好朋友后,還怕他不幫你找到投資商?”小李心動了,想去試試。
一旁的小張聽后,無奈地對小趙說:“交朋友帶著強烈的目的性,別人會把你拒之門外。小李的項目既然不錯,不如去本市的風投公司試試。”
小李聽了他倆的話,兩種方法都想試試。他先聯系了小趙的那位朋友,沒想到約出來后,兩人性格不同,興趣愛好也不同,再加上不是一個行業,沒什么共同語言,小李悻悻而歸。隨后,小李拿著項目計劃書去風投公司,負責人聽了小李的詳細介紹,發現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很看好這個項目未來的發展前景,當即表達了要投資的意愿。小李非常開心,后來,他們成了好朋友,小李又通過該公司負責人認識了其他從事風投工作的朋友,小李的交際圈擴大了,再也不擔心項目缺乏資金的問題。
回顧這段往事,小李不禁感嘆:“高質量的社交并不是一味地認識各類牛人,去尋求他們的幫助。圈子很小,資源很少,只有主動去發現、去交往。在發現的過程中優化自己、優化資源,才能一步一步成就自己,成就他人,這才是真正的高質量社交。”
很多年輕人都想知道美國首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為什么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比爾·蓋茨說:“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很多的成功人士在為我工作。”他的話道出了這樣一個真理:當下和未來都將是一個共贏的時代,沒有合作,成功無從談起。
如今的世界,你可以在微博上擁有700位粉絲,也可以在微信上交1000位好友。看起來擁有一個很大的社交圈并不是一件難事。但如果你所謂的“朋友”都在分享相同的故事、類似的觀點,那么你的世界可能很窄。然而,一場與現實生活中6個朋友的談話可能會讓你獲得更加豐富的想法和觀點。你需要做的是,畫一個兼容并包、充滿活力的圈,并且是一個夠大的圈,然后不斷填充對世界的認知。
這個圈就是你為自己儲備的豐富而優質的社交資源。一個人如果沒有有影響力的社交圈資源,就無法與他人合作共贏。道理很簡單,彼此隔離的兩個世界,沒有任何交集,于是你遇到問題一籌莫展:拮據時,你沒有經濟寬裕的朋友;遇到技術難題時,你沒有這個行業的專家朋友……相反,如果你有一張寬大的人際關系網絡,那么在你拮據的時候,有朋友解圍;事業瓶頸期,有高人指點,那你的人生豈不是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越來越多的朋友已經意識到社交資源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開始用心地構建、拓展和高效地運用社交資源,讓社交的力量來幫助自己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于是,這些人成了行業的佼佼者,成為掌握世界80%以上財富的人,這些人占人類的比例是多少呢?3%~5%!
因此,你很有必要充分了解社交圈的重要性,一定要盡快構建、開拓和經營好專屬于自己的社交圈。擴大你的社交圈并非易事,這當然需要勇氣,也需要對生活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它拒絕恐懼和懷疑,要求你和你的朋友真誠交往、互相幫助。在這個過程里,你和他們會有越來越多的交集,你會越來越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并熱衷于去畫更大的圈,你會發現生活更加豐富、充實、有意義。
怎樣有效地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呢?電話、短信、郵件、微博、微信、QQ、聚會、沙龍等等,豐富多彩的現代生活為人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人際交往形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小、越來越近。這些交往方式總有一種適合你,讓你在人際網絡里尋找到你想要找的那些人。如果你對自己的生活心存不滿,如果你還想突破現有的狀態,如果你想擁有優質人生,就請主動邁出人際交往的第一步,去結識那些能改變你、提升你、影響你的優秀的人吧!
六度分隔的神奇魔力
你是否聽說過這樣一些類似的事例:一個善于管理的企業家可能不懂得融資技巧,一個技術精湛的專家可能缺乏商業思維,一個思維敏捷的律師可能不具備營銷能力,一個能力出眾的公務員可能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這啟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全能的,都需要和他人合作,用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怎么樣更高效地找到能彌補自己短處的人呢?依靠社交圈的力量。
在這里舉一個例子,大家對他的故事耳熟能詳,他就是《水滸傳》里的宋江。宋江身材矮小,面目黝黑,在山東省鄆城縣當押司。一個在眾多舞刀弄劍的英雄好漢中稍顯平凡的角色,最后卻成為梁山泊起義軍的領袖。他為什么會成為起義軍的領袖?我想這和他善惡分明、善于交際有關系。宋江被江湖人稱為“及時雨”,在朋友遇到困難時,他一視同仁,仗義出手相助,事后不計較報酬。宋江獲得很多人的尊重,他流亡時與武松結為兄弟,又結識了清風寨三位頭領燕順、王英、鄭天壽。在宋江遭到奸人陷害被押往青州途中,有幸被他們三人救下。等他再次受害發配到江州時,又得到李俊、童威等人救助。在宋江上梁山后,他重視社交資源,廣交好友,集結了108位英雄好漢。在梁山泊遇到朝廷圍剿時,宋江憑借自己的智慧,合理分配掌握的資源,多次擊退朝廷軍隊,把梁山泊起義軍推向了鼎盛時期。
你也一樣!
對于年輕人來說,要想在這個世界有立足之地,社交資源非常重要。它不等同于財富和權力,卻和財富權力息息相關,它是一種關鍵的無形資產,沒有它,就很難甚至無法實現人生目標。相反,如果你的社交資源的層次越豐富、組成部分越完善,你發展進步的速度就越快。
稍加留意,我們就能發現,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擁有著強大的社交資源。例如,需要做某一行業生意時他有相關行業的朋友……由于懂得經營自己的社交資源,這類人的朋友看起來遍布天下,各行各業皆有,約誰都約得到,因此做起事情來總是如魚得水、左右逢源。這類人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
為什么這類人會擁有強大的社交圈,他們擁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嗎?其實并沒有,他們只是有意或無意地運用了這樣一個理論:六度分隔理論。
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由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倫姆(Stanley Milgram)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根據這個理論,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之間只隔著6個人,不管對方在哪個國家,屬于哪類人種,是哪種膚色。
六度分隔理論告訴我們,整個世界就是一張巨大的人際網絡,它似乎將地球1.5億平方千米的陸地面積縮小了。通過這張網,任何人都可能成為你的朋友,無論這個人是聚光燈下的明星還是政壇上的高官,只要你肯低頭看看手中的網,沿著線路查詢,這個人就有可能成為你的朋友,甚至知己。
你很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你和一個剛剛認識的人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忽然發現他居然是你高中同學的哥哥,或者是你同事的一個親戚,在感慨著世界如此之大的同時,你也開始感慨這世界其實也可以是如此之小!這就是社交圈的神奇之處,而這種神奇的力量常常被我們忽略了。
看到這里,有讀者可能會問:“難道我和普京或者特朗普之間最多也只隔了6個人嗎?”回答正確!你和普京或者特朗普之間最多只隔了6個人,而且構成這個奇妙六人鏈中的第二個人,就是你認識的人,也許是你的父母,也許是你的中學同學,也許是你的老板,也許是你所住的公寓樓里打掃衛生的阿姨……是的,社交圈就是這么神奇,只要你想,只要你去約,想約誰理論上都能約得到!
社交圈作為一種很重要的資源,我們該怎么去有效發掘并應用呢?相關的內容在后面的章節里會有詳述,這里先簡要提及一下。為了應用好社交圈資源,你需要時不時地去梳理自己的社交圈,對你社交圈里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知道每一個人在哪些方面有其獨特的價值、與眾不同的長處、比較突出的優勢等,這樣才能知道誰能彌補你的不足,同時你也能切實有效地聯系到對方。
千萬不要看不起任何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也許你認為他現在不值得你交往,不能對你的事業有實質性的影響,這是一種膚淺的想法。
社交資源的本質在于價值傳遞,而且是互相傳遞。有些人朋友遍天下,可關鍵時候卻找不到幫助他的人。在我們與他人交際時,不要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要看重對方的人品、三觀。平時聚會時兩人可以無所顧忌、盡情地暢談,進行頭腦風暴,各方觀點互相碰撞,互相學習成長。對方有難時,也需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當你有難時,他也能盡自己所能來幫助你。這才是真正有效的社交資源。
王莉莉是一個愛好攝影的文藝女青年,她的日常愛好就是和朋友出去旅行,拿鏡頭記錄下美麗的風光。一次,她在網上報了一個旅行團,在旅途中她認識一個活潑開朗的女生張琪,她發現張琪學識豐富,對中國古代史非常感興趣,能娓娓道來一個個景點相關的歷史故事和人物介紹。王莉莉的攝影技術好,幫張琪拍照,張琪給王莉莉講歷史故事,經過幾天的相處,她倆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旅行結束后,她倆依然繼續聯系,一年后張琪提高了攝影技術,王莉莉在張琪的影響下成功讀完了《史記》。
我們知道,幸福的源泉之一是培養工作之外的激情和興趣。與他人分享你的興趣和愛好會為你和你的朋友們帶來極大的喜悅,共同的愛好和話題還能將你和其他圈子的朋友連接在一起,這些人與你平時遇到的人迥然不同。他們或許是醫生,或許是官員,或許是廚師,或許是音樂家,在與他們每一個人的交往中,你不但能拓寬視野,收獲友誼,也在無形中將你的價值傳遞出去,與對方分享。信息的融合過程,縮短了你與世界的距離。
總之,理解好六度分隔理論,學會經營你的社交圈。不管你想結交哪個圈子的朋友,你都可以做到。記住,他和你僅隔6個朋友。當然,前提是平日里你必須懂得用心拓展、經營和維護好你的社交圈。若你還沒學會,不要緊,從現在開始還來得及!
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
每個人剛來到這個世界時,對一切都感到很陌生。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認識了父母,然后認識了父母之外的一些親人,然后是朋友們。在幼兒園里,我們認識了一些小伙伴;在小學、中學和大學里,我們又認識了許多同學,結交了若干好朋友。走向社會之后,我們又結識了一些同事以及同事的朋友。人類作為群居動物,在不斷擴大的交際圈里,依靠彼此聯系、互相幫助生存、生活和發展著。
在數學領域有這樣一個猜想,叫“六度空間理論”:若每個人平均認識260人,其六度就是1188137600000。這個龐大的數字是整個地球人口的若干倍!假如將這個理論運用于人際交往,你能否想象這是多么龐大的社交資源,而這個資源又能為你帶來多么巨大的力量?
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這是從平凡人到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成功人士都普遍認可的社交圈法則。不過,朋友也分很多種,生活中的朋友、工作中的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能一起吃吃喝喝的朋友……這些各種意義上的朋友究竟該怎么交往與相處呢?明代學者蘇浚在《雞鳴偶記》中做了這樣的解釋:
“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游戲征逐,昵友也;利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意思是說,直言無畏、規勸過失的畏友,生死相托、相互信任的密友,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朋友;好言相悅、互相吹捧的昵友,交也可以,不交也可以,但最好能夠遠離;見到利益與好處就上去爭搶、遇到困難挫折就退縮的賊友,這種人最不可交。
道理大家都懂,可人是一種很復雜的動物,具體社交過程中還是有人會對這個觀點持有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有人會認為,朋友的朋友也許會是敵人,朋友的朋友也許并不是你想交往的那類人。這些都有可能,但筆者想說的是,應該換一個角度去看待社交。
首先,不論他的能力和人品,他是你朋友的朋友,由于你和朋友之間的情誼,你是可以和他保持來往的,但交往的深淺全在于自己把握。
其次,請不要將朋友的朋友看成是一個單獨的人。他同樣有一個龐大的社交圈,那個社交圈里有許多你不認識的人,未來你新認識的朋友可能就是他社交圈中的一員。
最后,你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帶著一顆真誠的心去交往。如果你帶著功利心去和他交往,也許短期內你們友誼炙熱,但過不了多長時間,彼此就會從對方的圈子里慢慢淡出。
朋友之間的交往,一定是共同分享、彼此幫助、互相傳遞價值。無論是工作關系還是私下里的交往,都盡量保持一顆平常心,切莫有高低貴賤之分。因為是朋友的朋友,所以你應該以最真實的自己和他們交往,這樣的友誼才能天長地久,你也才能打開朋友的社交圈,融入更大的資源網中去。請記得,在交朋友時不要只顧及眼前的利益,帶有目的性地去交往,那樣的友誼不純粹。大家平常可能都互相稱兄道弟,一起玩樂;當你有事時,第一時間伸手幫助你的卻是友誼中不摻雜利益的朋友。可見,緣分是不是一件很奇妙的事物呢?對此,當初還是小職員、現在已經成為企業家的洪濤最有話說。
幾年前,洪濤還在一家小公司里做軟件設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打工仔。有一天,他的一個同事帶著幾個朋友從外地來到武漢,而這位同事恰好有別的事情無法陪同,委托洪濤接待一下他的朋友。
于是洪濤精心挑選了一個不錯的飯店,然后準備了一些當地的特產送給那幾位朋友。
在聊天過程中,他們得知洪濤是做軟件設計的,很感興趣。于是洪濤就演示了一款最新研發的軟件,當然這個作品也充分體現了洪濤的創意與能力。沒想到的是,那幾個朋友對洪濤的能力非常賞識,真誠地邀請他一起去做一個項目。
兩年后,憑借這個項目,洪濤從一個打工仔搖身一變成了公司的副總。后來,他又和該公司的客戶結為朋友,進軍影視行業。又幾年后,他利用社交圈資源,自己做導演,成功地拍攝了一部國內頗具影響力的電影,很快地就在行業內聲名大噪。
回顧自己走過的這段路,洪濤這樣總結:“朋友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社交圈無非就是這樣去拓展的。當你學會借助社交資源時,你的機會會變得多起來,你的路會越走越寬,視野會越來越開闊。當你遇到一些困難,然后感覺陷入思維的死角時,一旦能換一個角度,你很可能會發現一片新天地,然后解決問題的答案馬上就有了。這就是越努力越幸運!”
他認為,如果當初他拒絕幫同事的忙,不去接待同事的那幾位朋友,他也許會永遠地錯過這寶貴的機會,自然也就不會有后來的合作伙伴了。仔細想想,人生真的很玄妙,原本并不相識的兩個人會認識并成為朋友,更因彼此之間的合作而改變了各自的命運。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聯系的兩個人是不存在的,任何人都可能通過“六度空間”建立起關系。“六度空間”表明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看似微弱的關系的強大作用,這種微弱的人際紐帶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非常相近。“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這句話告訴你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當你能秉持這種理念,運用一定的聯系方式和交往技巧,結合你自身的努力,無論你想認識誰,即使是馬云、任正非,也不是癡人說夢。
跳出社交舒適區,讓陌生人變成熟人
和熟人打交道容易,還是和陌生人打交道容易?大部分人會說當然是和熟人打交道容易。和熟人、好朋友交往,會一直處于舒適區,彼此了解,很安全,也很愉快。但長此以往,這樣會限制你人生的可能性,如果你的人際圈幾年或者十幾年都不變,生活難免單調,做事難免缺乏助力,事業難免不容易成功。在這個社會,你要學會結識陌生人,這是你吐故納新,迭代人際圈的好機會。
也有人會說:“熟人不一定可靠,陌生人不一定沒有安全感。只有主動去結識更多的人,你才知道哪些人適合交往,哪些人不適合交往。”的確如此,人往往被自己的舒適區所限制,認為熟人有安全感,不必防備,但大量事實表明,人們受熟人的侵害是多于陌生人的。
主動認識陌生人,并善于收集有效資源,是一個現代人必須具備的能力。我有一個朋友是一家企業的負責人。有一次,我去辦公室找他。我們聊天時,他接到了一個電話。在通話過程中,他對這個人沒有印象,暗示我需要查詢相關信息。于是,我幫助他在五六個名片夾里尋找。那一次,我發現了他的過人之處。他的每一本名片夾的封面都有一個標簽,上面寫著×××年名片夾,里面進行了詳細分類,媒體類的集中在一起,客戶類的集中在一起,朋友類的集中在一起……除了分門別類之外,他還在每一張名片上寫著收集該名片的日期和場合。比如,×月×日,×××的婚宴上認識的。
他現在讓我找的是一位被他貼上了“9月8日中西文化交流會”這一醒目標簽的人。在這一標簽的幫助下,我很快找到那個相關的人。朋友看著名片上的提示想起來這個人是誰了,他和對方聊了一些當初認識的細節,對方感動不已。一個簡單的標簽就巧妙地化解了社交中出現的尷尬。
的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從陌生走向熟悉的,在熟悉的過程中發現彼此的共同點,在共同點的驅使下再去認識彼此更多的朋友,于是從一個朋友發展到多個朋友,從這個行業的朋友再認識那個行業的朋友,逐漸擴大社交圈。最初的陌生人也變成你舒適區的熟人,你會和他們越來越自如地打交道,以此為中心,再畫更多的圈,去尋找和發現下一個能與你思想共振的陌生人。如同平靜的湖面丟進一顆石子,一圈一圈的漣漪蕩開來,兼收包容、吐故納新,不斷更新的社交圈為你帶來源源不斷的信息,推動你去發現更優秀的自己,進而再一次拓展你的社交圈……
倘若你肯回頭想一想,是不是應該特別感謝當初那個把你帶進不一樣圈子的陌生人呢?YES!
你的命運有時掌握在最好的朋友手里
稍微了解,你會發現:醫生的朋友們通常也都是醫生;司機的朋友們通常也都是司機;億萬富翁的朋友們通常也都是億萬富翁;老板的朋友們通常也都是老板……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種現象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造成這種現象的另一種原因是,人和人本來就會互相影響。就像前面所講的,在社交圈里,人際關系原本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價值傳遞,這其中,語言和思想的傳遞與感染力是極為驚人的。
你喜歡文學,你最好的朋友很可能也是文學愛好者;你喜歡炒股,你最好的朋友很可能對金融理財頗為精通;甚至你會因為喜歡吃羊肉而結識一位飯友,你們會因為分享美食的快樂而時常相聚,或許還會因此有更多的朋友加入你的社交圈。看看你最好的朋友穿什么衣服,也可以猜想得到你對服裝審美的標準……人際關系就是這樣奇妙。
你是什么樣的人很可能你的朋友也是什么樣的人。朋友會直接且深刻地影響你,好的朋友會促使你不斷上進,不好的朋友使你日漸墮落,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樣的道理。甚至可以這樣說:“我們最好的朋友有時候會影響到我們的命運!”
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且多樣的,他看什么樣的書、去哪里旅游、買什么牌子的手機、熱愛什么樣的工作、開什么牌子的小轎車、一個月賺多少錢、職業生涯規劃是什么樣的、參加什么樣的團體活動、做什么樣的生意、參加什么樣的聚會等等,都會有形或者無形地滲透你的生活和思想,或深或淺地影響著你的生活、工作、思想,甚至命運。
最好的朋友就是你的鏡子,照出了另一個自己。看看你最好的朋友,就可以大致了解你的基本情況了。
如果你最好的朋友比你聰明能干,比你積極上進,比你有著更為豐富的社會經驗,那么你或多或少也會受到感染和鼓舞,變得比原來聰明能干、積極上進,積累更多的社會經驗。如果你最好的朋友比你強大,你可以從中得到力量。你最好的朋友總會對你品格的形成產生有益的影響——增長自己的才干,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進自己的目標,在處理日常事務中變得更加敏捷和老練,與此同時,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價值。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說過:“與品格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你會感到自己也在其中得到了升華,自己的心靈也被他們照亮。最要好的朋友對你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為一個偉人的目光里對你會有奇特的力量。”
陳蕓和沈宏是一對要好的朋友,說起最初的相識,還是一段趣事。兩人是在飛機上認識的,當時他們從一份報紙聊起,聊到了個人的興趣愛好,結果越聊越投機,然后聊到電影、新興產業等等。兩人因不同的思想和觀點迸發出有趣的火花,分別之時,他們互相加了微信。
一個月后,陳蕓遇到了難題:手里有一個好項目卻缺乏啟動資金。陳蕓為此煩惱時,沈宏卻正為沒有好項目投資苦惱。兩個人再次聯系時,陳蕓訴說了自己的煩惱,沈宏一聽來了興趣,相約出來面談。兩人見面后,沈宏了解了陳蕓的項目的基本情況,說了一些自己的觀點。他們發現對方和自己的想法相同。
又過了3個月,沈宏將150萬元匯到了陳蕓的賬戶上。當然,這筆錢不完全是友情贊助,沈宏也加入這個項目,兩個人一起努力創業,互為左膀右臂。生意頓時做得風生水起。要知道,在沒有遇到沈宏之前,關于投資的事情陳蕓已經跑了快一年,沒有想到最后幫自己的,居然是這位認識不久的好朋友。
最好的朋友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資產,你們會為彼此的夢想添磚加瓦。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吉拉德說過:“要掌控命運,請先睜大眼睛分析一下你身邊的朋友,看看誰是你最要好的朋友,誰能給你最有力的幫助,那就是你未來的命運格局。”
那么,到底誰才是你最親近的朋友呢?請拿出紙和筆,分析一下跟你互動最頻繁的5個人。在你開心或者難過的時候,最想給誰打電話?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最想告訴誰?在你的日常生活里,誰出現的次數最多?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確定哪些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有助于你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助于你梳理自己的社交圈資源,從而找出優質的人脈、給力的朋友。然后你需要重新組合你的社交資源,迅速地提升自己,進而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努力。
如果一個人沒有遇到一個比自己更成功的朋友來影響自己的話,5年后,這個人除了年齡會增長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會一模一樣。所以,從今天開始,馬上寫下來你想認識的成功人士,想辦法去認識他們,跟他們成為最要好的朋友。我堅信,你的人生絕對會因此而與眾不同。
建立“社交檔案”,輕松找到你的目標
在人際交往中往往會出現這些現象:明明才認識的人,沒過多久就忘記了他的名字,再次見面尷尬得叫不出對方名字;有事想找人時,找不到對方的聯系方式;有時候想和朋友出去玩時,卻發現找不到合適的朋友。遇到上述這種情況,是由于你平時不懂得經營社交關系,這時候你就需要建立一個“社交檔案”了。
“社交檔案”有助于你拓展交際圈,在關鍵時候,社檔案里的人或許還能幫你解決你解決不了的問題。
胡晏明是在美國某名牌大學留學的計算機博士。幾年寒窗苦讀,他學成歸來,回到國內準備在一家大企業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沒想到,雖然他手上有一張在世人眼中響當當的世界名校的博士文憑,卻并沒有為自己換來一份來自大企業的聘用邀請!曾經心高氣傲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的他心里別提什么滋味了!
他左思右想,苦尋出路。這時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多年前認識的一位好友。雖然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聯系,但他想辦法輾轉打聽到了這位好友的聯系方式。他馬上給對方打了個電話,把這位好友約了出來,請他吃飯。
他向這位好友苦訴了自己一個留學博士生竟然找不到工作的苦惱。好友聽后,哈哈大笑地說:“你早說嘛,像你這樣的人才,找工作怎么會困難呢?只是你自己沒有找對地方罷了。我的堂弟是個獵頭,我向他提一提,或許會有很好的機會。”沒過兩天,好朋友打電話,說有一家合資企業正在招聘,專業正和他對口,這位博士生興致勃勃地去應聘,很順利地就在這家大企業上班了。
從朋友到滿意的工作之間不到6個人的距離,這就是社交的價值。在借力社交圈的力量去解決問題時,一定要學會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人物。當你在“六度分隔理論”的指導下,通過社交圈里的關系尋找到了關鍵人物,你遇到的問題就馬上能迎刃而解。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再精密的鎖也要用對的鑰匙才能打開。在利用社交圈資源里的關鍵人物來幫你解決問題前,你首先要學會找到這樣一個人來助你一臂之力。當你一時找不到恰當的方式去接觸到關鍵人物的時候,怎么辦?不妨先接近與他們相關的“邊緣人”,然后再進一步采取行動。
李晨經營著一家服飾店,由于他看到網上有開網店擴大自己銷路的。他便想自己也開一家網店,把生意做大。可是李晨是一個外行人,他不懂電商知識,到處找人咨詢怎么開網店。可惜他身邊的人都不懂,也無法給他好的建議。
李晨折騰半天,網店終于摸索著開業了。他又遇到一個難題,不懂運營。沒想到,網店不到半年虧損過大,李晨著急卻沒有任何辦法。
這時,一位經常光顧的老顧客來買東西,李晨記得他在互聯網行業工作,應該有認識的人。老顧客得知情況后,給李晨一個名片,讓他打個電話試試。李晨立即打電話聯系,對方得知這個情況,立馬向他推薦一位電商方面的人才——王治。后來,在王治的指導下,李晨整頓了網店,還學會在網上打廣告,虧損的現象慢慢緩解。這期間,他又認識了許多開網店的朋友,李晨經常和他們交流、學習新知識。一年后,李晨的網店生意越來越好,甚至超過了他實體店的生意。
李晨的店能盈利,全靠一位能指引他的貴人為他出謀劃策。廣交朋友,能擴大你的人際圈,在你想融入一個行業時,不妨先接觸這個行業的人帶你進入這個圈子。
切記,接近和認識關鍵人物,靠的是圈子找圈子,靠關系找關系,要有章可循,運用“六度分隔理論”來指導你。在六個人之內,你總能通過圈子找圈子,關系找關系,去認識你想要認識的關鍵人物,或者聯系你想要聯系的任何人。
任何一位善于經營社交圈資源的人,都絕不會急功近利,而是會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不斷地為自己創造機會,去一步一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不斷結識各種優秀的人士,在交往中收獲他們的信任,分享信息,彼此成就,共同成長,成為要好的朋友。只有這樣,在你需要助力時,才能找到幫助自己解決難題的關鍵人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貴人”。
互幫互助,做同事的最佳拍檔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赤壁之戰的故事。三國時期,曹操率大軍南下討伐東吳。劉備沒有足夠的實力與曹操對抗。劉備得到消息,立即抓住機會,派諸葛亮前去東吳游說,兩國達成聯盟共同抵御曹操。大戰前夕,諸葛亮先草船借箭,再巧借東風,黃蓋假投降趁勢點燃準備好的船隊。一時間,燃燒的船隊引燃曹操的船隊,火瞬間蔓延開來,把曹操的戰船吞沒。經此一戰,大大挫了曹操的銳氣,三國鼎立局勢便已成立。這個故事不難理解,如果吳蜀不合作,那么結局就是陸續被曹軍滅掉。在工作中,你有一個社交圈,我也有一個社交圈,我們相互合作、相互交換,結果便會大不相同。
有一個剛成立不久的網站,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便迅速建立起了運營團隊,各個部門都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三個月后,各個部門之間的效率便出現了很大的差別。有一個部門的業績遙遙領先,還有一個部門的業績很不好,剩余的部門業績則差強人意。
在公司全員大會上,老板讓大家都談一談各自在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業績遙遙領先的部門負責人張總監淡淡地說道:“目前,各部門在人員配置上,數我的部門人員最少,盡管如此,人少不等于低效,我們團隊每一個人只需要調動他的社交資源就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團隊,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特質和優勢,在一定領域都有他的社交圈,團隊協作可以互補共贏,朋友之間也可以互相提升,因此,我們完成業績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這一番話讓那個業績很差的部門負責人陳總監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想我過去這段時間,每天都跑得好辛苦,去發名片、收名片、打電話、接電話,飯都不顧上吃,水都沒時間喝,結果最后還得到了那么差的業績,有時候我甚至都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干這一行了。沒想到,我是沒有充分利用我們的社交圈資源啊!可是我又覺得自己沒什么社交資源啊!”
張總監說:“這一點大家可以學習借鑒,都是為了公司發展。但社交圈的拓展是需要時間的,每一個階段有不同的針對性。把一個陌生人變成朋友需要時間和精力,把朋友變成好朋友,又需要時間和精力,要想在好朋友里發現比自己更強的好朋友,那又是另一個階段了。”
一言既出,會議室里大家一陣沉思,有點頭的,有恍然大悟的,有捶胸頓足的,老板對此深感欣慰。他針對不同部門的現狀進行調整規劃,三個月后,他相信,公司的發展將會有一個嶄新的局面。
在借力社交圈資源來達成自己的目標時,一定要記住的是,人與人之間,社交圈與社交圈之間,并不是利用關系,而是一種相互交換、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關系。例如,你從別人那里獲取了信息,你也要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反饋給對方信息,這就是一種良好的互動,也是經營社交圈資源的一個重要原則。
無論我們未來需要的是一個多么龐大的社交圈子,它起初都是從結識一個人開始的。所以,我們不妨審視一下自己的社交圈資源,找出對你最重要的那個人,以那個人為中心,輻射出去,將相關的人脈都收入你的手中。假如他是一名法官,他是你最好的朋友,那么法官也許會在辦案的過程中認識醫生、銀行家、作家、老板、精英……
這些原本看似和你無關的人群,一旦聚攏在你周圍的時候,久而久之,就會為你結成一層又一層的朋友圈,無論你想約誰,你都約得到!無論你想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都能有人給你提供你最想要的答案。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同名動畫正在騰訊視頻熱播,8月19日首播三集,每周五10:00更新一集。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