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8章 批量虛擬生產石墨烯

決定自己開始研究做實驗,陸行舟提前和導師請假。

他這段時間估計要待在自己實驗室,不去導師實驗室了。

學校林豐池辦公室內。

聽完陸行舟的話后,林豐池皺眉道:“你才去實驗室幾天時間,實驗技巧都掌握了嗎?需要用到那些材料,你先寫份實驗計劃給我看看。”

擔心陸行舟瞎搞出現意外,林豐池沒有答應陸行舟的請求。

“其實很簡單的實驗,我直接口述好了,我想研究干冰和鎂一起燃燒產生的物質,沒什么危險性。”陸行舟解釋道。

林豐池馬上反應過來這是什么實驗了。

很基礎的小實驗。

干冰和鎂反應,也就是2Mg +CO2 → 2MgO + C。

最后得到的會是氧化鎂和碳。

中學生都可以操作的實驗,林豐池不知道陸行舟做這個實驗的目的。

“危險性倒是不高,你做這個干什么?”林豐池不解地問。

陸行舟也不好解釋這和他后續研究有關,只是笑道:“就想先從簡單的實驗入手,我聽說老鷹國2011年有個化學教授納拉揚·奧斯曼用這種方式獲得了石墨烯,所以想實驗觀察一下?!?

林豐池搖頭道:“別浪費時間了,反應出來的的確是碳,你說的這個我也知道。”

“老鷹國材料化學期刊2011年6月刊發了這篇論文,他們宣稱找到了批量制作石墨烯的辦法,但看完論文你就會發現,只是得到了多層石墨烯,想要得到多層石墨烯現在有無數種辦法?!?

“石墨烯需要的是單層,就那薄薄的一層,多層甚至糾纏在一起的混合物,這不就是普通的碳嘛!”

陸行舟心中感嘆不愧是院士導師,這記性太厲害了,這都記得。

他尷尬地點頭,但依舊沒有放棄做這個實驗的想法。

石墨烯在2004年被發現,就是兩個科學家用膠帶在石墨上粘出來的。

這兩人還獲得了諾貝爾獎。

陸行舟只是用懇求的眼神看著導師,林豐池最后揮揮手道:“隨便你吧,不過記得每周一早上10點開始,都要來我辦公室匯報實驗進度,你的其他師兄也是一樣的?!?

“到時候要演講,這是鍛煉你今后答辯的能力?!?

這個陸行舟之前就知道了,他還參加過一次。

就和答辯的模式差不多,只不過林豐池會指出問題,有時候還會幫著提供思路。

更多的時候,還是在這個過程中,講最新發表的論文,看看世界上有沒有其他人在做類似研究。

科研存在競爭,如果你做的研究,別人也在發表論文。

那就說明是在同一個賽道了。

速度太慢,別人先完成實驗發表論文,那就功虧一簣。

不是第一個發表論文,后面做得再好,也算是重復別人的研究。

像是博士生的畢業論文,這種情況下就要重新做其他項目。

得到了導師首肯,學習之余陸行舟就不去導師實驗室,而是去了自己中關村實驗大樓的實驗室。

兩邊的距離很近,步行十幾分鐘就能到。

這里不僅是互聯網大廠扎堆的地方,周圍還是三所國內最頂級的大學。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不少私人實驗室,都選擇放在實驗大樓內。

陸行舟來到實驗大樓。

在電梯上看到了國科大的吳教授,在國科大公開課上見過這位教授講課。

對方應該不認識自己。

陸行舟低著頭,不想和別人打招呼。

他挺討厭無意義的社交,反正應該沒交集,在校外不搭理也沒事。

卻是沒想到對方認識他。

陸行舟低估了自己的名氣,自從他在開學典禮上演講,又意外被各種各樣的人噴后,國科大很多老師都認識他了。

“陸行舟啊,你怎么來這里了?在校外的實驗室打工嗎?”吳勇教授笑道。

陸行舟只好裝作意外地抬頭看向教授。

“啊,是吳教授啊,剛才我在想課題的事,有點走神了,對對對,就是在別人實驗室跟著學習?!?

“那可有些早,你好像才研一吧。”吳勇很健談地和陸行舟聊起來。

還好電梯很快就到了,陸行舟趕緊告罪跑掉。

吳教授好像是化為公司通信實驗室的外聘技術總監,5G通訊吳教授肯定參與了。

兩人的實驗室就隔了2層樓。

陸行舟在18層,對方在20層。

有空倒是可以去串門。

陸行舟打開實驗室,先把通風系統打開。

然后就不管了,直接進入個人空間。

在虛擬實驗室做實驗,可比現實里安全多了。

他這次要做的,其實和2011年老鷹國科學家納拉揚·奧斯曼做的類似,都是利用干冰和鎂反應,得到氧化鎂和碳。

只不過他的實驗方法,肯定和11年前的還原反應實驗不一樣。

這可是22世紀電推火箭固態電池的生產技術,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在個人空間里,不需要考慮實驗儀器的問題。

比如現在,他需要一層厚度不超過0.3納米的干冰薄層,同時還需要一層鎂粉。

這些鎂粉要細微到納米級別。

最后在幾乎真空的環境下,讓鎂粉均勻撒在干冰之上。

數量很有講究,多了或者少了,都會得到不一樣的東西。

而且必須精確將鎂粉,放在特定的位置上。

只有各種參數都剛剛好,才能得到石墨烯薄膜。

這是現實里,陸行舟沒見過的提取技術。

陸行舟也不知道是否可行,在現實里該怎么實現也暫時不知道。

因為22世紀的技術資料,不會解釋是怎么完成這些實驗,需要用到什么儀器,怎么得到0.3納米的干冰。

只會大略說一下流程。

好在,虛擬實驗室將一切不可能變成可能。

不管是干冰還是鎂,陸行舟在導師的實驗室已經接觸過了。

所以模擬起來沒有出現意外,相關條件也很快達成。

散發著白霧的干冰形成一張一米平方的薄膜懸浮在空中,鎂粉均勻的撒在薄膜之上。

中間有空氣墻隔開。

當陸行舟放開空氣墻。

突然個人空間閃爍劇烈白光,讓陸行舟睜不開眼,白光片刻間消失。

虛空中,殘留著薄薄的一層白色。

陸行舟知道這就是氧化鎂。

他控制整個薄膜表層豎立起來,氧化鎂滑落在地,變成一堆粉末。

現在陸行舟的面前,立起了一張透明的薄膜。

這層薄膜,就是石墨烯。

制作石墨烯,不需要什么特殊材料,他的本質其實就是碳。

當二氧化碳變成干冰形成了薄膜,然后再被鎂還原再次成為碳時。

正好就成了薄薄的一層石墨烯。

當然看起來簡單,實際卻很難在現實做到。

就和小說里煉丹需要各種火候一樣,剛才的實驗任何環節出問題,都無法獲得單層石墨烯。

而是會得到一層黑色的多層碳,那就不是想要的東西了。

有了這層石墨烯,陸行舟可以繼續接下來的實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鄂伦春自治旗| 阿尔山市| 芜湖县| 澄江县| 磐安县| 霍山县| 唐河县| 商丘市| 呼和浩特市| 建昌县| 石楼县| 清苑县| 阿合奇县| 囊谦县| 中江县| 宜春市| 澎湖县| 互助| 冷水江市| 莱阳市| 成安县| 团风县| 大兴区| 玉环县| 嘉黎县| 遂昌县| 安岳县| 永定县| 治多县| 通化市| 远安县| 泾川县| 天柱县| 屏东县| 江华| 彰化市| 昌黎县| 广丰县| 莱芜市|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