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悔前盼后
- 修仙:從新手村巫王開始
- 月下藍鹿
- 2040字
- 2022-03-24 12:00:00
于全城視野之內冒起的黑甲身形,比沈臨召出的法相纖瘦,盔甲制式也頗有不同,背后更沒有斗蓬。
兩者最接近處,是同樣一無所有的面貌,以及頭頂樸素的法環。
巫王歷代不似各國國主頭頂冠冕,只以小小一圈血環,象征王者的身份。
血環能助佩戴者屏蔽全身法器的情報,專門克制洞悉弱點,藉以反擊的修士流派。
沈臨第一時間想起上代巫祝口中,對全知之眼的追求。
假設從前確有不少巫祝埋首鉆研此道,那么巫王們戴上血環,目的便再明白不過。
巫王、巫祝,本就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沈臨暫時與巫祝成了盟友,驀然現世的法相則截然相反,出劍刺穿天邊孔洞后長刃翻搗,細長刃鋒將本已緩慢收復的霧海掀散。
簡直就像在為靖夜司的下一輪攻勢開路似的。
“少主。”安凝聲音微顫。“這……是圣姑做的好事吧?再這么下去,籠罩著城池上方的灰霧會被……”
沈臨猛然一跺腳,足印深刻于地。
“你難道沒瞧見法相升起前的赤色閃光?那是赤玉,沈奉真的真形能力!”
“結果灰霧城的防御,并不是由外敵的劍影,而是由自家人的無能自私所擊破。”
“盧琴的第一劍能如此順利地穿過霧海,說不定也是出自姑姑的計謀!為了借助敵方強者之力,沖擊巫祝大人竭力維系的防御結界……”
“為了甚么?”安凝問道。“莫非……”
答案下一瞬間便已呈現眼前。
隨著黑甲法相往下探手,揚臂將一物擲往高空,物事掠空中的軌跡漸漸染上淡紅。
直至它觸及孔洞,在城內城外的分界點瞬間爆發,籠罩整座灰霧城的大霧中心,頃刻間被肆意外擴攻侵的緋紅占據。
數量堪稱可怖的赤煉絲囊,于灰霧城上空同時爆裂,將這門巫具的可怕首次顯露于城民跟前。
數萬道視線投向緋紅之霧后方。直至赤霧散去,灰霧也變得比從前薄弱不少,攻城部隊的一小片面貌,才隱約地為灰霧城民所窺見。
只見高空云霧陰郁,一道道劍影卻如星光閃灼,將整座天穹鋪滿。
浮空劍影之上,人影身披黑袍,手持長刀,面目隱于兜帽之下,無情冷銳懸于城池上空,似乎比那實實在在的飛劍更能傷人。
沈臨總算明白到,為何寧雪明明已把自己這個月來的突飛猛進看在眼里,卻還是對他保衛城池一事毫無信心。
不是他沒有本事,而是敵手實在太強。
同樣的四百年,帶給巫族們的是無窮內耗引致的衰落。
秘術失傳,天才夭折,民眾困守暗無天日的城池,懷著終有一日重建榮光的幻想死去。
而權勢在握的神水王室,逐年逐月地穩固著一國四鄉十七城的權力結構,收民財于庫,引各家修士為己所用,甚至自行培養出足以力敵大宗門的武裝力量。
眼前這批修煉過巫術的靖夜司部隊,個人修為或許不值一曬。
但在高人施法加持下,能夠做到短暫隱身,長時間駕御腳下飛劍,六大巫族何曾掌握如此強大的武裝部隊?
而這,僅僅是寧雪口中遠未完全動員起來的部隊規模,說不定只是盧琴、刑燕的部份手下。
身強力壯的成年人,會愿意與一頭蝸牛談判嗎?
靖夜司之所以會花力氣針對巫族,全因赤煉絲囊殺傷力過高而起。
現下,姑姑已將秘密藏于身邊的絲囊掣出,也的確收獲了戰果。
不少白茫茫的劍影上已沒了乘客。如果這些人中毒后能堅持不墜,姑姑該會結合一頁半殘篇和絲刺之力,將他們煉成傀儡反攻靖夜司吧。
但縱能如此,在這難以數算的飛劍環伺之下,又有何作為?
敵方的領導層似乎花了點時間處理影響,再一次開口,責難聲中已蘊怒氣:“冥頑不靈!”
“挾民獨夫,自以為負隅頑抗,就能得保性命?”
“半個時辰內,城內不把沈悅之首級獻上,本座就將灰霧城夷為平地!”
千百劍光意指城內,似乎時刻就欲進攻。
違反雙方意愿地,城池的保護罩以靈山上空升起的騰騰灰霧為根基,很快便自行修補了薄弱處。
內外相通的孔洞被填補,外間劍影也再次隱沒于灰霧后方。
巫王殿的黑甲法相,此時忽然消失無形。
安凝猶自為適才所見震撼不已。
無論是從前為先王服務,又或是被圣姑投閑置散的這幾年,劍侍的世界一直也很小,壓根無法想象水澤鄉以外的世界。
在外頭的世界,人們談起巫族,第一時間只會想起高手云集,財勢堪比王室的虎巫一族。
隱巫王室的正統王位,既已空懸多年,就連巫族們也漸漸記不起來了。
此時,只聽少主說道:“是時候出發了。”
劍侍回首,但見沈臨重新為巫王劍加上血石劍鞘,佩于腰側,一正衣冠,氣宇軒昂,教安凝一時間看出了神。
半晌后,她莫名其妙地說了一句:“先王在日,喜歡把兜帽拉下來。”
沈臨一笑,如她所言遮起了上半片臉。
“走吧,我們去奪回先王的王座。”
連日來歷經了常人一生也無法遇上的變故,沈臨原本以為面臨生死關頭,自己早已繃緊的理智,最終會承受不住而崩碎。
但此刻的他卻無比平靜,走在空無一人的街上,腦海中唯有二事。
一,是姑姑到底尚藏有多少絲囊,以及赤煉目睹方才情景,是否會不顧早前計劃,憤而搶先對圣姑出手。
二,則是先王沈緣碑文上遺留字句。
原主帶在身邊的起居錄上,寫的多是王室家常的小趣事,溫韾而平淡。
碑文是先王自知生死未卜時所寫,自然不會像平時般淡然自若。
通篇下來,既追悔執政期間,未察諸事,為一家與王國招來劫難。
收尾一句,卻與通篇沉痛格調截然相反。
“吾兒為王,當十倍于孤。”
想到此處,沈臨低聲說道:“未來既在我手,就沒可能輕易放開。”
“巫族的王國,最終會按本殿下的心意重新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