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98章 冉閔傳奇(上)

歷史上,冉閔的父親—冉良是魏郡內黃人,其祖先曾經擔任漢朝黎陽的騎都督,家族世代擔任牙門將。

后趙明帝—石勒擊敗乞活軍統帥—陳午時,俘獲冉良。

當時冉良十二歲,石勒命石虎收他為養子,并改名為石瞻。

石瞻勇猛多力,攻戰無敵,歷任左積射將軍,封西華侯。

冉閔年幼時就果斷敏銳,石虎很寵愛他,如同對待自己孫子們一樣撫養他。

等到冉閔成年后,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多有計謀。

在后趙政權,他先任建節將軍,爵位自西華侯改封修成侯,歷任北中郎將、游擊將軍等職。

后趙建武四年(晉咸康四年,公元338年),石虎派大軍征討鮮卑慕容氏政權,冉閔也隨軍出征。

同年,后趙軍在久攻棘城不克后撤退,途中為燕王—慕容皝所派慕容恪部擊敗,從而損失慘重。

當時,各路軍隊都棄甲潰逃,唯有冉閔帶領的一支軍隊未遭創傷。

此戰之后,冉閔威名大顯。

石虎回到鄴城后,因氐族首領—苻洪父子有討伐段部鮮卑的殊功,加封他為使持節、都督六夷諸軍事、冠軍大將軍,封西平郡公。

冉閔對石虎說:“苻洪才智杰出,得到將士們的拼死效力,他的兒子們(苻健、苻雄等人)都有非凡的才能,而且苻氏擁有強兵部曲五萬人,駐屯在都城的附近,應當秘密地除掉他們,用以安定國家。”

聞言,石虎不僅不聽,反而更加地厚待苻洪。

后趙建武五年(晉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八月,當時東晉征西將軍—庾亮鎮守武昌,派豫州刺史—毛寶、西陽太守—樊峻鎮守邾城。

石虎得知后,任用夔安為大都督,出兵五萬南征荊揚,冉閔與石鑒、李農、張貉、李菟等人隨軍出擊。

在這次戰役中,冉閔于九月份在沔南打敗晉軍,殺死晉將—蔡懷,立下戰功。

趙太寧元年(晉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冉閔參與鎮壓戍卒梁犢兵變,立下戰功。

此后,他的威望更高,胡、漢各族宿將無不畏懼他。

后趙太寧元年(晉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四月,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

當時,劉太后與丞相—張豺專權,任命彭城王—石遵為左丞相、義陽王—石鑒為右丞相,以示安撫。

彼時,石遵屯駐在河內,與平定梁犢叛亂歸來的冉閔、姚弋仲、苻洪等在李城相遇。

冉閔等人勸說——石遵攻回鄴城,討伐張豺,繼承帝位。

石遵答應,于是,便與冉閔等人殺奔到鄴城。

五月,石遵的部隊駐扎在蕩陰,士兵達九萬人,任冉閔為前鋒。

張豺打算出兵攔截,但鄴城軍民聞知石遵等人到來,紛紛出城投降,張豺無法制止。

石遵一路順利進入鄴城,殺死張豺,廢黜石世。

隨即,即位為帝,并任命冉閔為都督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錄尚書事,輔佐朝政。

這時,沛王—石沖正鎮守薊城,當他聽說石遵殺死石世自立后,便率軍五萬南下。

石遵勸說石沖退兵失敗,便派冉閔、李農率領精銳士卒十萬人北上,討伐石沖。

冉閔等率軍在平棘大敗石沖,于元氏縣將其擒獲,石沖在隨后被賜死,并坑殺其士卒三萬多人。

除了幫助石遵擊敗反抗勢力以外,冉閔還曾勸說石遵防備鎮守關中的氐族首領—蒲洪,使蒲洪被罷去都督職位。

蒲洪感到憤怒不平,在回到枋頭之后,便遣使向東晉投降。

當初,石遵從李城出發時,曾對冉閔說:“努力吧!事成之后,我就讓你做太子。”

但到他即位后,卻立石衍為皇太子,這讓冉閔頗感失望。

冉閔自認為功高一時,“欲專朝政”,而“石遵不聽”。

等冉閔總攬內外兵權之后,便安撫手下的將士,奏請讓他們全都出任殿中員外將軍,封關外侯,并賞賜宮女。

石遵對于冉閔的作為不加懷疑,反而對這些人題記姓名,品評善惡,加以貶抑,使眾將士都感到怨恨和憤怒。

中書令—孟準、左衛將軍—王鸞勸說石遵,應該逐漸剝奪冉閔的兵權,這讓冉閔越發心懷不滿。

孟準等人得知后,更加努力地勸說石遵,讓他殺死冉閔。

后趙太寧元年(晉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十一月,石遵召義陽王—石鑒、樂平王—石苞、汝陰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進宮,在鄭太后面前討論殺冉閔一事。

鄭太后卻認為自李城回師以來,冉閔有大功,即使有些驕縱,也不應將其殺死。

這時,石鑒借故外出,派宦官—楊環騎馬前往將此事報告給冉閔。

冉閔聞訊后,脅迫李農及右衛將軍—王基,密謀廢黜石遵。

他指使將軍—蘇亥、周成率領三千甲士在如意觀拘捕石遵,并在琨華殿殺死石遵,同時殺了鄭太后、張皇后、太子石衍、孟準、王鸞以及上光祿張斐。

在石遵死后,冉閔擁立義陽王—石鑒即位,自任大將軍,進封武德王。

當月,石鑒派遣樂平王—石苞及中書令—李松、殿中將軍—張才等人深夜在琨華殿謀殺冉閔、李農,結果未能成功,從而導致宮中驚擾混亂。

石鑒害怕冉閔叛亂,假裝不知此事,連夜在西中華門斬殺李松、張才,同時殺死石苞。

此時,新興王—石祗在襄國,并與姚弋仲、苻洪等人交好。

于是,他集結軍隊,傳檄誅討冉閔、李農。

石鑒任汝陰王—石琨為大都督,與張舉及侍中—呼延盛率領七萬步騎兵,分兵討伐石祗等人。

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啟、前河東太守—石暉謀劃誅殺冉閔、李農,結果謀泄被殺。

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等人也集結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天,企圖殺掉冉閔等人。

當時,石鑒正在中臺,孫伏都帶領三十余人登臺,想要挾持石鑒而發起進攻。

石鑒見孫伏都在破壞閣道,于是上前,詢問原因。

孫伏都說:“李農等人謀反,已經聚集在東掖門,臣帶領著衛士,特先告知您。”

石鑒說:“你是朝廷的功臣,好好為朕出力討伐。朕在中臺上觀看,你不必顧慮事成之后沒有豐厚的賞賜。”

于是,孫伏都及劉銖帶領士眾攻打冉閔和李農,未能獲勝,駐兵鳳陽門。

之后,冉閔、李農帶著數千士卒從金明門入宮。

石鑒害怕被殺,遂向冉閔等示好,要求他們討伐孫伏都。

隨即,冉閔、李農擊殺孫伏都等人。

在戰斗過后,從鳳陽門至琨華殿,橫尸遍地,血流成河。

在經歷了一系列反對自己的事件之后,冉閔派尚書—王簡、少府—王郁率領數千兵眾在御龍觀監管石鑒,并下令告知宮廷內外——“六夷”中但凡敢動用兵器者,一律斬殺。

胡人聞訊,四散而逃。

冉閔又在城內發令稱:“近日孫伏都、劉銖叛逆,他們的親信黨羽已經全都被殺,好人沒有一個參與其事。從今以后,凡是和我同心的人留下,不同心的人想去哪里悉尊其便。我命令城門不再關閉。”

該令發布后,百里之內的趙人都進城來,離城而去的“胡羯”族人也堵滿了城門。

冉閔明白胡人不愿為己所用,頒布命令告知內外趙人——只要能斬得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的,但凡文官都晉升官位三等,武職都授予牙門。

于是,在一天之內,有數萬人被殺死。

冉閔親自率領趙人誅殺胡羯,不論貴賤、男女、少長一律殺頭,使得死亡者高達二十余萬。

他們的尸體在城外,都被野犬豺狼啃食。

對于集居在四方的胡人,當地的軍隊也依照冉閔以書信傳達的命令,把他們殺死。

當時,外表長得高鼻多須的人,有一半因濫殺而死。

在這場民族大仇殺中,“胡羯”族人遭受滅頂之災,從此再無力量恢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居县| 金湖县| 墨脱县| 新龙县| 阜南县| 郑州市| 乌鲁木齐县| 滦南县| 卫辉市| 湄潭县| 石阡县| 雅安市| 合山市| 会东县| 海丰县| 武汉市| 资溪县| 安庆市| 南投市| 西昌市| 顺义区| 安龙县| 措勤县| 原阳县| 奉新县| 安庆市| 科技| 蓬溪县| 西昌市| 静海县| 和林格尔县| 彩票| 休宁县| 普格县| 霍城县| 扶沟县| 九龙县| 孟津县| 锡林郭勒盟| 乐山市| 洛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