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峰靈隱寺。
靈隱寺位于西湖西北面,在飛來峰和北高峰的靈隱山麓之中,這里的地勢千峰爭秀,萬壑爭流。是中國的“十剎”之一。
活佛濟公曾在靈隱寺內修行,瞎堂慧遠為道濟授具足戒。
濟公出家之后一反常態,不喜念經,嗜好酒肉,穿一身破爛的衣裳,整日瘋瘋癲癲,本門之人都向方丈告狀,應將他逐出師門。誰知,方丈慧遠一邊口宣:“法律之設原為常人,豈可一概而施!”并在首座呈上的單紙上批了:“佛門廣大,豈不容一癲僧!
至此,無人敢垢逐。
一大早,韓溪曈便驅車帶著梁少華來到了靈隱寺,并沒有帶上孔木旗,將他放到了酒店里。
怎奈今日天公不作美,寺門張貼告示:今日不接香火。
懸掛于寺門門口的對聯:人生哪有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寺外,清晨的小僧正在打掃著昨日夜間掉下的落葉,看到有人來訪,停下手中的動作,雙手合十,作揖道:阿彌陀佛,二位施主請回吧,今日方丈有言,概不接客。
韓溪曈看勢,抬頭看向梁行。
“麻煩轉告方丈,梁家梁行來見,還請幫忙解惑。”
小僧看這架勢是有備而來,再次作揖:“阿彌陀佛,二位請稍等。”轉身向寺內走去。
山中無歲月,花草有春秋。
兩人都沒有帶手機,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只是兩人就這樣站著,沒有任何的不耐煩。
許久,那小僧又跑了出來,站至二人身前停下。
依舊合手作揖:“阿彌陀佛,方丈已等候多時,二位請隨我來。”
梁行心里一驚,他知道自己要來,而且還是今天,在昨日的時候就以張貼告示今日不接香火?
還是有別人也要來。
隨小僧進入內院。
廂房之內,身穿佛袍的老者在蒲團上打坐,兩邊的和尚也都在凝神冥想。
小僧告退之后,留下了二人在大門的位置站著,顯得有些突兀,梁行作揖,左手外,右手在內,成扣手狀,前傾45度,鞠躬。
一旁的韓溪曈也順勢模仿起來。
禮畢,兩人干站在那里也不是辦法,學起他們的樣子找了個蒲團也打坐起來。
在環境氣氛的影響下,自己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靜心和安神。身體和房屋,樹木,流水乃至空氣都達到了合二為一的感覺。
結束打坐,僧人都自行離去,房內只剩下三人。
兩人起身,再次作揖。
“感覺如何。”方丈并未起身,只是問起剛才的感受。
“像是和周圍融匯了一般,觸摸到了和光同塵的門檻。”梁行回道。
“哈哈哈哈,是不是在好奇,我好想早就知道了你要來一樣。”方丈回應,笑容滿是和藹。
“確有疑問。”如實回答。
“昨日有人來來寺中告知于我,說你今日必來。”方丈說話說一半,沒有打算繼續。
講話講一半。
梁行一驚,自己并未對任何人說過自己今天要來,只是晚上的時候對小曈說過,不過她昨晚一整晚都和自己在一起。
收起疑惑,言歸正傳。
“還請大師為我解惑。”
“你心里不是已經有答案了嗎,我沒什么好說的了。”方丈言語。
梁行不語。
“真要說什么,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寺外有一種花名叫曇花。曇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開花,四季都燦爛。她還愛上了每天給她澆水除草的年輕人。后來此事給玉帝得知,玉帝于是大發雷霆要拆散鴛鴦。玉帝將花神抓了起來,把她貶為每年只能開一瞬間的曇花,不讓她再和情郎相見,還把那年輕人送去靈鷲山出家,賜名韋陀,讓他忘記前塵,忘記花神。
多年過去了,韋陀果真忘了花神,潛心習佛,漸有所成。而花神卻怎么也忘不了那個曾經照顧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總要下山來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曇花就選擇在那個時候開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氣綻放在那一瞬間。她希望韋陀能回頭看她一眼,能記起她。可是千百年過去了,韋陀一年年的下山來采集朝露。曇花一年年的默默綻放。韋陀始終沒有記起她。直到有一天一名枯瘦的男子從曇花身邊走過,看到花神憂郁孤苦之情。便停下腳步問花神“你為什么哀傷?”。花神驚異,因為凡人是看不到花神的真身。如果是大羅金仙頭上有金光,剛剛從身邊走過的明明是一個凡人,如何看得見自己的真身。花神猶豫片刻只是答到“你幫不了我”。又默默等待韋陀不在回答那個男子的話。40年后那個枯瘦男子又從曇花身邊走過,重復問了40年前的那句話“你為什么哀傷?”花神再次猶豫片刻只是答道“你也許幫不了我”。枯瘦的男子笑了笑離開。再40年后一個枯瘦的老人再次出現在花神那里,原本枯瘦的老人看起來更是奄奄一息。當年的男子已經變成老人,但是他依舊問了和80年前一樣的話“你為什么哀傷?”。曇花答道“謝謝你這個凡人,在你一生問過我3次,但是你畢竟是凡人而且已經奄奄一息,還怎么幫我,我是因愛而被天罰的花神”。老人笑了笑,說:“我是聿明氏,我只是來了斷80年前沒有結果的那段緣分。花神我是來送你一句: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說完老人閉目坐下。時間漸漸過去,夕陽的最后一縷光線開始從老人的頭發向眼睛劃去,老人笑道“曇花一現為韋陀,這般情緣何有錯,天罰地誅我來受,蒼天無眼我來開”說罷,老人一把抓住花神,此時夕陽滑到了老人的眼睛,老人隨即圓寂,抓著花神一同去往佛國去。花神在佛國見到了韋陀。韋陀也終于想起來前世因緣,佛祖知道后準韋陀下凡了斷未了的因緣。因為聿明氏的老人違反了天規所以一生靈魂漂泊。不能駕鶴西游、也不能入東方佛國凈土,終受天罰永無輪回。曇花一現,只為韋陀。所以曇花又名韋陀花。也因為曇花是在夕陽后見到韋陀,所以曇花都是夜間開放。’
“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梁行喃喃自語,不覺明歷。
“阿彌陀佛。”方丈說完便不再言語,繼續打坐。
自己心里的疑惑更深了。
“梁行。”韓溪曈看向自己。
看著老僧入定,梁行也不多說什么,作揖之后帶著韓溪曈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