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劫營(二)
- 三國:生子當如劉阿斗
- 焦卡卡
- 1899字
- 2022-02-20 09:54:05
夜色漆黑,月光清冷。
走馬谷內的魏軍大營已經陷入了沉寂,只有夜間巡邏的士兵在臨時搭建的高臺上警惕的防衛著四周。
大營中零零碎碎的傳出一兩聲低語的聲音。
“弟兄們,咱們這次行動,需要連夜返回陽平關,從陽平關入漢中,再從另一端登上定軍山。”
中軍帳外,十一個黑衣人聚在一起,各個蒙面,著夜行衣。
為首正在解釋行動路線的那人便是張郃。
“你們從來都是我的親兵,我的規矩你們是知道的。為了避免引起劉備眼線的注意,全程奔襲,不許掌燈,不許騎乘,連夜趕路,天亮之前務必登上定軍山!”
“諾!”
剩下十人拱了拱手,齊聲應道。
張郃治軍一向的賞罰分明,鐵律如山,沒有夏侯淵那樣的感情用事,也不會鹿角壞了還要親自帶人去修。
就以昨天的事情來說,如果夏侯淵是副將,張郃是主帥,夏侯淵膽敢擅自發令將張郃的堂侄陷于危難之境,張郃怕是想都不想就會給夏侯淵三十軍棍然后羈押起來。
在原來的歷史里,夏侯淵在被黃忠斬殺后,被曹操稱為白地將軍。白地,只懂帶頭沖鋒,卻有勇無謀。
“各自整備好各自裝束,立刻動身!”
說罷,張郃朝著大營外一揮手,十一名身著夜行衣的黑衣人便朝著陽平關奔去。
這十一人路過定軍山下時,卻恰好被在山腰上觀星的劉禪注意到了,只是劉禪在夜色中無法辨別這行人的動向,于是只是在心中存了個疑問。
次日清晨,正月里的天本就亮的遲,剛蒙蒙亮時,劉封、孟達、陳式、黃忠等人就已經開始安排手下的士兵在寒冷的氣候下起灶做飯。
三五士兵一組,有的在摘菜,有的在洗菜,有的在做飯。
名義上是做飯,但是由于那時飯菜的種類較少,再加上又是駐扎在山上,也就不挑食了,把帶來的糧食、各類蔬菜和鹽放一起煮一煮,便熬成了一鍋稠稠的粥。
雖然并不美味,但是能有這類正常的早飯,他們就已經很知足了。
長期行軍打仗,挨餓的日子又不是沒有經歷過。尤其在那個年代,糧草運輸單靠人力本就極其困難,動不動還被敵方攔截。
實在餓的不行,就只能把軍中的馬殺掉幾匹大家分了吃。
馬吃光了就開始吃戰場上命喪刀兵的士兵。
因此,每天醒來能有粥喝,已經是很知足了。
黃忠作為主將,在營地里來回穿梭,查看著是否有異常情況。
“今日,還是老計劃,吃完飯關灶后,午時之前,陳式率三千人去曹軍南圍陣前叫陣!午時之后,孟達率三千人去曹軍東圍陣前叫陣!”
黃忠一邊在營地中行走巡查,一邊部署著今日的計劃。
這樣的叫陣計劃已經持續了好一陣子,只是從不見夏侯淵帶人出來應戰。
黃忠每日都要在定軍山上遠眺著曹軍大營內的動向,人頭攢動卻從不見要出陣迎敵的樣子。
夏侯淵如此龜縮下去,何時才能找到破敵之機。
“報——!”
一聲尖銳的叫聲攪亂了原本窸窸窣窣的大營,眾將帥紛紛起身回頭看向聲音的來處。
“將軍!曹軍方才派人遞來一封戰書!”
來傳信者單膝跪倒在地,雙手呈上一件信筒。
黃忠接過信筒,狐疑地將其打開,從信筒中抽出一卷紙,展開念道:“今日巳正!你等要戰,便來南圍!”
“南圍……”黃忠抬頭凝神望著遠處,口中不停念叨著。
南圍是整個曹軍大營最薄弱的地方。
前幾日劉備曾率人攻打過東圍的張郃,張郃幾不能敵,于是夏侯淵便將自己手下一半的精銳分去了東圍,增加了東圍防守的同時,也降低了南圍的防御力。
夏侯淵為何選在了南圍?
黃忠一時不解其意,便拿著這封戰書跑去中軍帳找劉備。
中軍帳中,劉備坐在上首,御案上擺放著一鼎熱氣騰騰的鹿肉。
坐在下首的劉封和劉禪,一人面前也是一鼎同樣的鹿肉。
父子三人正在營帳中談笑風生,順帶討論著如今的天下局勢。
“爹,孩兒和黃老將軍已經連續叫陣數日,可是這夏侯淵就是龜縮不出,這可如何是好?咱們難道要在這定軍山一直待下去?”
劉封眉頭緊皺,也不想著吃鼎中的鹿肉,只是朝著劉備發問道。
劉備咀嚼著口中的鹿肉,沉醉于咀嚼過程中不斷蹦出的美味湯汁,被劉封如此一問,卻沒了興致,嘆了口氣搖頭道:“封兒,你何時才能和阿斗一樣?昨日為父和阿斗促膝長談,才發覺你這個弟弟果真謀勇兼備,有膽有識。”
劉備朝著鼎內的鹿肉湯吹了口氣,緩緩地喝下一口熱騰騰的暖湯,繼續說道:“阿斗不僅能一針見血的分析出當今天下局勢,還能提出解決困境的計策。有困境誰看不出來?但是有何應對之策封兒可曾想過?”
又是阿斗!
劉封一聽劉備又拿自己和阿斗做比對,臉色一下陰沉了下來,只是低下頭開始嘗著鼎中的鹿肉。
由于內心實在憤懣,劉封雖然吃著鹿肉,可也覺得食之無味。
劉禪此時只是專心吃著鹿肉,一言不發,也沒看到劉封向他投來的敵視目光。
“看看你弟弟阿斗,一向沉默寡言,卻能胸中藏驚雷,不言則已,言之必定有物。”
劉禪聽到劉備的夸贊后,也不吱聲,只是繼續吃著鼎中的鹿肉,喝著熱湯。
這樣的夸贊近來聽得有些多,已經逐漸無動于衷了。
“主公!曹軍給咱們下了戰書!”
說罷,一員老將一手拿著戰書,一手掀開門簾從帳外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