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三百首
- (清)蘅塘退士選編 馬寧編注
- 580字
- 2022-01-27 17:56:16
祖詠 二首
祖詠(生卒年不詳),洛陽人。開元十二年(724)登進(jìn)士第。與王維交好,多酬唱之作。仕途失意,開元十三年歲末離京移居汝陽。王翰任汝州長史、仙州別駕時,與當(dāng)?shù)孛坑钨p,祖詠常在座。曾南游江南,北上薊門。
終南望余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傳此為祖詠應(yīng)考時的試題,當(dāng)時規(guī)定寫五言長律,祖詠寫下此四句自認(rèn)為已經(jīng)寫盡,不肯多寫,最終未被錄取。
〇終南:山名,在今陜西西安南。
〇余雪:殘雪。
〇陰嶺:背陽的山嶺。
〇林表:林梢,林外。
〇霽(jì)色:晴朗的天色。
望薊門
燕臺一望客心驚,簫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望薊門》寫邊地景色,生發(fā)報國的壯志豪情。薊門指薊門關(guān),今北京市昌平區(qū),唐代邊防重鎮(zhèn)。
〇“燕臺”句:登上燕臺眺望不禁使人心驚。燕臺是戰(zhàn)國時燕王為招納天下賢士所建。此處代指燕地。一望,一作“一去”。
〇簫鼓:一作“笳鼓”,指軍樂。〇喧喧:聲音喧鬧。
〇三邊:泛指邊境。〇危旌:高揚的旌旗,一作“行旌”。
〇連胡月:一作“侵胡月”。
〇投筆吏:指漢代班超。班超家貧,常為官府抄書以謀生,曾擲筆感嘆大丈夫應(yīng)立功封侯。后從軍征戰(zhàn),被封為定遠(yuǎn)侯。
〇請長纓:漢武帝時終軍曾向漢武帝請求出使南越,愿受長纓,縛南越王。后招降受阻,終軍亦死,年僅二十余歲。纓,繩索。

宋 / 楊柳/ 暮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