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三百首
- (清)蘅塘退士選編 馬寧編注
- 2672字
- 2022-01-27 17:56:15
孟浩然 十五首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人,世稱孟襄陽。早年隱居鹿門山。四十歲赴長安應進士不第。張九齡被貶為荊州長史時,孟為從事,隨張巡視各地。開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齡來游襄陽,與之飲酒甚歡,背瘡病發而卒。一生喜漫游,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詩以清幽、平實見長,深受李白、杜甫推崇。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寫作者去朋友村莊拜訪,欣賞田園風光。
〇具:準備、置辦。〇雞黍(shǔ):指待客飯菜。黍,黃米。
〇合:環繞。〇郭:指村莊的外墻。
〇軒:窗戶。一作“筵”,筵席。〇面:對著。〇場圃:場,打谷場;圃,菜園。
〇把酒:端著酒具。〇話桑麻:指閑談農事。
〇還(huán)來:歸來。
〇就菊花:欣賞菊花。就,湊近,靠近。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寫客旅愁思。建德江指流經建德的江水。
〇泊:停船。〇煙渚(zhǔ):霧氣籠罩的洲渚。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大的稱洲,小的稱渚。
〇野曠:荒野空闊。
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上,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早寒江上有懷》,一題作《江上思歸》。是作者漫游吳越時的思鄉之作。入秋時北雁南飛,而作者在異鄉為前途感到迷茫。
〇木落:樹葉凋零。〇南:一作“初”。〇渡:一作“度”。
〇襄水上:指漢水流經襄陽的一段。上,一作“曲”。
〇孤:一作“歸”。
〇迷津:迷路。津,渡口。〇漫漫:廣遠無際的樣子。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是一首惜花小詩,因春日夢醒,鳥鳴聲縈繞耳畔增添生機,故雖有惜春的惆悵卻并不頹喪。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是一首干謁詩,希望有人能給予引薦,表達想要入仕的迫切心情。張丞相,一說指張說,一說指張九齡。
〇涵虛:水中倒映著天空。〇太清:天空。
〇云夢澤:湖北江漢平原上湖泊群的總稱。〇撼:一作“動”。
〇濟:渡,過河。〇舟楫(jí):船槳。
〇端居:閑居。〇恥:羞愧。〇圣明:指太平盛世。常用于稱頌帝王。
〇坐觀:坐看。一作“徒憐”。〇空:只。一作“徒”。
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歲暮歸南山》約作于開元十八年(730)。此前孟浩然再入長安求仕,無果,返回襄陽。入仕失敗令作者生歸隱之心,寫下本篇。
〇歲暮:年尾。〇南山:喻歸隱處,或指其家鄉峴山。
〇北闕:宮殿北門樓,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此處代指朝廷。
〇休上書:指不再陳述己見。〇敝廬:謙辭,破房子。
〇“青陽”句:意為新春來臨,舊的一年過去了。青陽,春天。逼,臨近。歲除,一年的最后一天。
〇永懷:長久思念。〇不寐:睡不著覺。虛:空寂。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送杜十四之江南》為送別作。一題《送杜晃進士之東吳》。
〇荊吳:泛指江南。〇為:一作“連”。
〇春江:一作“江村”。〇淼茫:渺茫。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寫作者去洛陽尋訪同鄉好友袁瓘(唐玄宗時任左拾遺),得知他已被貶嶺南,心生感嘆:聞說嶺南梅花開得早,可哪里比得上洛陽的春天呢?
〇江嶺:指大庾嶺之外。古代嶺南被視為瘴氣之地,常將犯人發配到嶺南。〇流人:被流放的人。〇北:一作“此”。
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寫作者夜宿山寺,于山路上等友人不至。業師指法名業的僧人,一作“來公”。期,一作“待”
〇“群壑(hè)”句:群山忽然昏暗寂靜。〇倏(shū):忽然。
〇樵人:砍柴的人。〇“煙鳥”句:指煙、霧中的鳥剛歸巢棲息。
〇之子:此人,指丁大。〇期:約定。〇宿來:一作“未來”。
〇“孤琴”句:獨自撫琴在山路上等你。
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留別王維》或作于開元十七年(729),作者在京師落第后準備回故鄉,辭別王維。留別,離別時以詩文留作紀念。
〇何待:倒裝,等什么。〇空:徒然。
〇尋芳草:指歸隱。〇違:分別。
〇當路:當權者。〇假:憑借。
〇寂寞:一作“索寞”。
與諸子登峴山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與諸子登峴山》描寫作者與諸友游襄陽名勝——峴山,想起西晉名將羊祜鎮守襄陽時常到峴山飲酒賦詩,不禁吊古傷今。
〇代謝:新舊交替。
〇魚梁:一沙洲,名魚梁洲。一作“漁梁”。〇夢澤:云夢澤,即今江漢平原一帶。
〇羊公碑:羊祜之碑。〇尚:一作“字”。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寫作者泊舟夜宿桐廬江時,懷念在揚州的友人。桐廬江,流經建德郡,在今浙江桐廬縣內。
〇暝(míng):天色昏暗。〇聽:一作“聞”。〇滄江:蒼色的江水。
〇維揚:揚州。〇舊游:昔日交游的朋友。
〇海西頭:指揚州。
夜歸鹿門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魚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夜歸鹿門歌》寫作者晚上回鹿門的所見,表達隱逸山林的閑適。以魚梁洲渡口的喧鬧,襯托鹿門山的幽靜。
〇魚梁:一作“漁梁”。〇爭渡喧:人們爭著渡江的喧鬧聲。
〇沙岸:一作“沙路”
〇開煙樹:云煙繚繞的樹木。〇龐公:東漢龐德公,躬耕于峴山之南,后隱居鹿門山。
〇巖扉:巖洞的門。〇幽人:指隱士。〇自:一作“夜”。
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夏日南亭懷辛大》為懷念友人之作。夏日閑臥,想要彈琴而無知音在身邊,故而萬分思念友人。
〇山光:山上的日影。〇池月:池塘上的月亮。
〇散發:披著頭發。〇軒:窗。〇臥閑敞:躺在幽靜寬敞之地。
〇中宵:一作“終宵”,整夜。〇勞:辛苦,耗費。〇夢想:想念。
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送朱大入秦》為送別友人之作。
〇五陵:指長安。〇值:一作“直”。
〇脫:取下。

宋 / 許道寧 / 漁舟唱晚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