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開學,爺倆不得不結束閉關。
雖然梁天楓最終會回歸守道宗,但要想達到武道至高境界,紅塵練心是必不可少的磨煉。按照晟爺的計劃,這個歷練的期限是十年。這十年里梁天楓將在世俗界成長,所以泰都大學的學習很有必要。
在世俗中歷練是不可以得到宗門援助的,所以泰都大學的學歷就變得很重要。
作為武道修煉者,晟爺自然不會讓兒子像普通學生那樣按部就班地用四年完成學業,所以他找了五個超級牛人做梁天楓的老師。
除了老師,晟爺還關照了校長關培源,希望能讓梁天楓迅速完成大學階段的所有課程,然后讓他離開學校去體味人生百態。
如果晟爺相信梁天楓說的來自外星不是假話,他一定會知道梁天楓已經有過四十年的人生閱歷,不需要他安排的這些紅塵歷練。
出關之前晟爺再次大發“老爹神功”。
他開始啰里啰嗦,絮絮叨叨地交代此前此時此后的諸多事項。
“小楓,武道的基礎我已經幫你打好,接下來得靠你自己修煉了。你這半年里背的秘籍很多,我給你講的也很多,足夠你參考了。但是你的情況跟其他武者不同,這些你只能參考,你得走自己的路。在修煉方面,你要……,學習上你得……,生活上……,食堂的事……,小燃她們那里……,還有……“
用了近三個小時的時間,老爹說了無論巨細雜七雜八管天管地的諸多事項,才意猶未盡地離開。臨走前他叮囑梁天楓自已再耐心感悟一天,明天再出關。
愛心爆棚的老爹覺得交代清楚后,就離開了地下基地,為兒子鋪路去了。
終于盼得嘮叨結束,感動萬分也萬分忍耐的梁天楓決定化耐力為食欲,將剩余的高品質食材一次消滅,以慰勞自己三個小時的艱辛和兩個月的成就。
張弛有道才能做到最好效果,這一點梁天楓深有體會。
當年做學霸的時候,他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別人在拼命背誦或者做題時,他要么在抱本小說悠閑地閱讀,要么在操場笨拙地練習三步上籃。
最后考試成績出來,他還是保持第一。
吃完飯收拾干凈,梁天楓倒頭就睡。閉關前高強度的兩個月學習,緊接著更高強度的兩個月修煉后,他也確實需要徹底放松一下。
凌晨三點左右,已經清醒的梁天楓沒有起床的打算,懶懶地躺在床上想事情。
晟爺在聽到“赤子蒙塵”時眼底隱藏的激動讓人納悶,雖然老爹啥也沒說,但來到奭楙星后變得心細如發的梁天楓還是察覺到這個心理波動。這越發引起了他對“赤子”說法的思索和深究。
睡醒后梁天楓腦子里始終浮現著一個問題,讓他無心做別的事情。
“祖師說的‘赤子蒙塵’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飽讀詩書的梁天楓對赤子之心倒是陌生,他曾經讀過的提到赤子之心的文獻不少。不過文獻中多是從哲學角度探索人類精神的奧秘,跟練武沒有任何關聯。
很快梁天楓又想到另一個問題:“這個祖師是怎么去地球的呢?難道地球和奭楙星之間有聯通的通道?肯定有,不然我怎么來到奭楙星的。但是這通道在哪兒呢?”
梁天楓的心里早就有了野望:讓自己變強,練到最高境界,然后找到通道回到地球,回家。
梁天楓現在覺得祖師的話或許就是是找到通道回到地球的線索。
“雖然現在奭楙星的人類并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相信世界之間有可能相互穿躍,但這不代表此事不能實現。不過當務之急是修煉,迅速變強,否則百年后再回去就變得沒有意義。”
梁天楓知道那些離自己還很遙遠,著急不得,欲速則不達。
他安耐住躁動的思緒,開始考慮赤子的說法與練武的關系。
“從老爹的失態來看,這個赤子之說似乎與修煉有關。這個關聯是什么呢?那些文獻上是怎么記載的來著?”
梁天楓開始默默回憶曾經讀過的所有關于“赤子”的文獻。經過此前兩個月學習的反復驗證,他已經不再詫異自己變態的記憶力。曾經讀到的文獻在腦海里不斷閃現。
《尚書·康誥》: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意思是像保護嬰兒那樣(治理民眾),使得治下民眾安定美滿。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老子的意思是說:道德修養深厚的人,就像嬰兒一樣,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鷹隼不抓他。嬰兒雖然筋骨柔弱,兩只拳頭卻能握緊。嬰兒不懂得男女交合,生殖器卻勃然舉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嬰兒整天號哭嗓子卻不嘶啞,因為和氣醇厚的緣故。
《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意思是說偉大的人如嬰兒般心地純一無偽。
……
大量的文字閃過,梁天楓還是沒有找到任何與修煉有關的字句。
終于厭倦這種無意義的查找,梁天楓想到:“還有不少文獻,但都是對思想的哲學性總結。總體上說赤子就是嬰兒的意思,赤子之心指懷有嬰兒般的純凈心靈,不染外物,不懈求真之心,是一種‘天真與崇高的單純’。”
文獻注解沒有提供答案,梁天楓開始從網絡小說中思索修煉之道,盡管他也知道這有些不大上道。
“所有的修煉小說都提到過練心或者心境一說。赤子之心是一種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心境,堅守本心,不為各種誘惑侵染。難不成祖師的意思是修煉要保持赤子之心不染外物?”
反思中梁天楓也不知道為何會突然想到曾讀到的北周皇帝宇文泰向蘇綽討教治國之道的故事。
他當時讀的是文言文,大致說的是“具官論”,文章的真實性無從考據。
蘇綽建議宇文泰用貪官治國,因為其貪,所以有懼,因而忠于皇帝而聽話。
蘇綽說貪官能得到好處是因為皇帝給的權。為了保住自己的好處,他們就拼命維護皇權,江山就得以鞏固。
然后蘇綽又給出反貪官和殺貪官兩大法寶。意思是皇帝站在輿論的最高點,始終強調反貪,從而得到民眾擁護。不時殺一兩個巨貪以平民憤,彰顯自已明君仁君形象。
故事好壞暫且不論,梁天楓卻怎么也想不明白,深究“赤子之心”怎么會跟這個故事聯系起來。
“難道我的赤子之心已經蒙塵?”
驀然警醒,梁天楓決定先自省。
摒卻雜念,再次靜心,梁天楓讓自己的反思盡量回歸蒙昧時期所想所念。
從智慧初開,抽絲剝繭地慢慢追尋。
“人最根本的訴求是什么?我最遠處的追求又是啥?似乎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開始上學考第一的事情,其他的竟然都記不清楚。十幾年的學霸似乎真的讓我膨脹了,這算不算赤子蒙塵?”
慢慢拋卻作祟的虛榮心,梁天楓覺得自己能成為學霸有三大制勝法寶:總結反思的習慣;凡事預則立的打算;以及笨鳥先飛的心態。
“如果說我當年這種笨鳥多努力的心態還算不錯的話,也算不上蒙塵很嚴重吧。”
梁天楓想起還在幼兒園的時候,父親就給他講了“凡事預則立”的道理。
“到小學的時候,我在學習上就慢慢形成了預先做計劃的習慣,一直保持到到現在。”
“在對計劃的調整和修改中,我逐漸習慣了對學習內容的反思和總結,這個很重要,否則就只是知道了而做不到,很多拼命學卻始終處于中游的學生多是如此。老爸怎么說的來著?嗯,是‘四多循環’:多做題,多反思,多總結,多訓練。這個我到了高三才真正懂了的呢。”
“不過我初中時已經習慣性地思索每一門課的知識都有啥內容,初中和小學知識有何關系,跟高中又有何關聯。日久年深,我畢業前似乎已經能把握每一門學科的脈絡,初步建構了知識體系。”
梁天楓現在也想不清楚他是何時開始虛榮地刻意維持自己聰明形象的,或許被別人夸獎多了,開始害怕別人有一天不夸了咋辦。
“看來虛偽的恭維和好心的表揚是一種精神毒素,會侵染孩子稚純的心靈。我好像就是被這些東西給蒙塵了,看不清事物的本質,陷入自以為是的怪圈。”
梁天楓還記得初一那次兩小時背一本書的事。
“這實際上是虛榮心作祟。”
“我此前上課時就把每個章節都差不多背過了。考試前被老師和課代表抓時,只是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回顧鞏固了一下而已。”
“政治考試成績不好是因為我討厭這門課,也不喜歡政治老師,還不喜歡這門課的內容和觀點,所以不愿意用功學而已。”
“看來這個虛榮心是我蒙的第一種塵,現在應該余毒未清,廚藝表演和足球隊的夸張就是蒙塵。第二種塵應該是被金錢和利欲所誘惑,即便出發點是為了父母和孩子更好的生活。”
“在試圖改變生活境況的過程中,我丟棄了一直堅持的人生信條。三十年追求的至真至善至美很快淪喪于物欲橫流中,不屑于做的事也揪著心做了;不認同的觀點昧著心同意了;清高被摔得粉碎。”
“正如北島詩里面所說,‘深夜飲酒,酒杯碰在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如果不是不知道該怎樣去送禮和如何去同流合污,差點就進入蘇綽所說的貪官隊伍中,成為古代那被宰殺的一員。不過,以我這么拙笨的為人處世,或許根本就不夠資格。”
“人生所求無非是心靈的自我滿足,或者世俗地叫做幸福。高尚的幸福應該不是為己而自私,而是為整個人類而追尋,探求生的真諦與民族的福祉。”
“或許我前三十年所求是對的,后來似乎鉆了牛角尖,誤把塵堆作真靈。”
“赤子的意思難道是追尋人體本身的秘密,最本源人體內在力量的開發,就像小說中說的人本源內在就是巨大寶藏,修煉就是一點點開發這個寶藏?那也就是說要剝離開社會屬性沾染的世故、虛偽、利益、狡詐等等,純真本源地修煉,遵循本心即為赤子之心。”
“嗯,有道理,不是傻乎乎地隱居,而是身在塵世不然塵心,應該是這樣,這應該就是老爹說的紅塵歷練的本意,不然躲在深山修煉就好了嘛。哈哈,這有點身在花叢過片葉不沾身的意思呀,哈哈。”
想明白了前因后果,梁天楓感覺自己的心神仿佛被洗過一樣,變得清新凝練。
再次運轉精神力,慢慢體會,梁天楓覺得精神力竟然變強不少,甚至超過了苦練一個月的效果。
梁天楓興奮地從床上一躍而起,奔向練武場,準備修煉今天的三遍煉體拳。
“這兩天老爹教的東西太多,想做到完全掌握一時半會兒做不到,得一點點練,不能著急,又不是練給誰看的。”
這次閉關中,梁天楓發現練完煉體拳后在以靜心樁的姿勢來領悟武道效果特別好。
“以后每天體會這些的時候,最好還是自然樁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