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拔罐療法讓你欣然入夢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療法,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蒸汽、抽氣等方法使罐吸附于相應的部位,產生溫熱刺激,使局部發生充血或淤血的現象,具有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清熱的功能,而且還可以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等。下面就介紹幾種治療失眠的拔罐方法:

1.火罐法

取穴:心腧、膈腧、腎腧、胸至骶段脊柱兩側全程膀胱經內側循行線及周榮穴。

治療方法:以拇指指腹在心腧、膈喻、腎腧上進行往復重力揉按5次左右,然后于兩刪膀胱經上各拔罐4個(均勻分布),留罐30分鐘,起罐后即在周榮穴的范圍內再拔罐30分鐘。每周治療2次,6次為1療程。

2.剌絡拔罐法

療法一

取穴:A.大椎(第7頸椎棘突下約與兩肩峰相平)、神道、心腧、肝腧。B.身柱、靈臺、睥腧、腎腧。C.中脘(在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的中點處)、關元(臍下3寸)。

治療方法:局部常規消毒后,用三棱針點刺所選穴位后,立即加拔火罐,使之出血。留罐10~15分鐘,去罐后揩凈血跡。以上各組穴每次用1組,每日或隔日1次。

療法二

取穴:肩胛間區到腰骶關節脊柱兩側距正中線0.5~3寸的區域。

治療方法:在以上區域內常規消毒后,用皮膚針或滾刺簡進行輕刺激,使局部皮膚潮紅,然后在其上排列數個罐(排罐法)。留罐10~15分鐘。每周治療2~3次,待病情好轉時,可減至每周1~2次。

3.針罐法

取穴:背部白風門到肺腧,每隔2橫指取1處;內關、足三里、三陰交及其上下每隔2橫指備取1處;外關、合谷、涌泉、太陽。

治療方法:將青霉素空瓶磨掉底部后制成小抽氣罐,置于以上所選用的穴位處,緊貼皮膚上,用10或20毫升注射器將小罐中的空氣抽出,罐即緊拔于皮膚上。然后再注入4~5毫升清水,保持罐內皮膚潮濕,避免因負壓過高造成皮膚滲血。留置10~15分鐘后,將罐取下,擦干局部。7次為1療程,每次更換穴位。

采用拔罐法時須注意以下事項。

(1)高熱、抽搐、痙攣等證,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發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婦腰骶部及腹部均須慎用。

(2)使用火罐法和水罐法時,要避免燙傷病人皮膚。

(3)針罐并用時,須防止肌肉收縮,發生彎針,并避免將針按壓入深處,造成損傷。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入,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

(5)拔罐后一般局部皮膚會呈現紅暈或紫紺色淤血斑,此為正常現象,可自行消退,如局部淤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由于留罐時間過長而引起的皮膚水泡,小水泡不需處理,但要防止擦破而發生感染;大水泡可用針刺破,放出泡內液體,并涂以龍膽紫藥水,覆蓋消毒敷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新巴尔虎右旗| 海南省| 东兴市| 清远市| 时尚| 高台县| 永丰县| 海原县| 尉氏县| 营口市| 拉孜县| 珲春市| 任丘市| 吉安县| 台湾省| 靖宇县| 濉溪县| 封开县| 永寿县| 安化县| 应用必备| 通海县| 富蕴县| 左权县| 三门县| 上饶县| 饶平县| 韶关市| 化州市| 古田县| 嵊州市| 含山县| 汽车| 出国| 天台县| 阿克苏市| 扶风县| 建宁县| 金山区| 正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