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行:可復制的突圍之道
- 蔡壘磊
- 1929字
- 2022-01-14 16:03:33
你有多想上行?
一個人最終能不能上行,跟他的個人欲望是否強烈有極大關系。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足夠有欲望,但僅僅是“自認為”,當他們要為了不確定是否能成的事情而付出自己全部努力和時間時,就開始找諸多借口了。
一個人的欲望是否強烈,不在嘴上,而在于他愿意為了自己能力范圍所及的概率性不確定收獲付出多大的代價。這里的重點是概率性不確定收獲,非確定性收獲,也非確定金額的收獲。概率越小,愿意付出的代價越大,這個人的欲望就越強。
以賺錢為例:我人生的第一桶金,來自大學期間銷售網絡空間和域名。我在某學期的暑假期間起步,一天平均工作16個小時,吃喝都在電腦前。當時的我并不確定有多少回報,甚至不確定有沒有回報,因為肉眼可見的事實是第一個月沒有一丁點兒收入。但我沒有放棄,還是把幾乎所有能注冊的博客和論壇都注冊了,同時自學搜索引擎優(yōu)化技術,靠著人力在網絡上夜以繼日地宣傳——每日發(fā)帖、頂帖、寫博客的平臺超過80個。第二個月月初,我售出了第一單,賺到了120元,再之后,哪怕我并不需要做什么,月入也能超過10000元。前面所有的付出,都有了長期的效果——搜索相關關鍵字,無論在百度還是谷歌上,第一頁都有近1/3內容是我的銷售廣告,而我并沒有花一分錢在廣告費用上。
關于上行的欲望應該這樣計算:當你不確定做這件事能不能上行,能上行多少,僅僅是有可能可以上行時,你還愿意把你所有的空余時間都用在它身上。一天接著一天,一月接著一月,盡管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但你付出的成本依然沒有任何減少,僅僅由于它是你當下在上行這件事上能接觸的最優(yōu)選項,這就叫有欲望。
我在公開場合經常會提到一個視頻,在拙著《認知突圍》的開頭也有提到,文字內容是這樣的: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他想賺很多很多的錢 。所以他找到一位他視為偶像的大師,并告訴大師,他想成為像大師一樣強大的人。大師說:“如果你想成為像我一樣的人,明天早晨來海灘見我。”年輕人凌晨4點就到了,大師走過來摸著他的頭問:“你有多想成功呢?”年輕人說:“我真的很想!”大師讓他走下水,他就走進海里,直到海水差不多淹到年輕人的腰際才停下。
年輕人心里想:“我只想賺錢,他卻只教我游泳。”
大師察覺到這一點,所以他對年輕人說:“再走遠一點。”年輕人又走遠了一些,這時候水差不多淹到他的肩膀附近了。年輕人心里想:“這老家伙真是個瘋子,他很會賺錢,但他是個瘋子。”
而大師一直說:“再走遠一點,再遠一點。”這時候水已經快要淹沒他的嘴了。此時大師讓年輕人往回走,他說:“你告訴我你想成功。”年輕人回答道:“是的!”大師走近年輕人,把他的頭按到水里,再提起來,再按到水里……就在年輕人快不行的時候,大師把他拎出了水。
他對年輕人說:“我有話要告訴你,當你對成功的欲望足以與對呼吸的欲望相媲美的時候,你就會成功。”
有多少人有過哮喘的體驗?如果你有過這種體驗,你感到氣息不足,你會深呼吸并大口喘氣,此時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去吸取新鮮空氣。
你不會在意電視正在播什么,不會在意有沒有人給你打電話,不會在意派對的瑣事,你唯一在意的只是在呼吸的時候吸取一些新鮮空氣,這就是全部。當你對成功的渴望就像對呼吸的渴望一樣時,你就會取得成功。
很多人都說自己想要成功,但實際上沒有那么想,只是有點想而已。他們對成功的渴望甚至不如對派對的渴望,不如對耍帥的渴望,不如對睡懶覺的渴望。
這個視頻是我當年收藏以后看了又看的勵志視頻之一,盡管今天看到它的你會覺得它僅僅是有一些煽動性,但當年它確實給了我非常大的力量。回顧過往,我成長最快、最拼命的時候,就是我渴望最強烈的時候,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有無窮無盡的點子,每天都在踐行和思考中迭代自己。
每當有讀者問我關于“上行”的建議時,我第一項看的就是這個人平時在干什么,下班后在干什么。
多數人只是希望從我這里得到一些快速成長或者快速成功的技巧。就像學功夫,他們不想每天4點鐘起床跑山或是每天枯燥地揮上幾萬下空拳,他們只想學一招制敵。并且一廂情愿地相信只要我使出這一招將敵制住了,他們使出來也能有一樣的效果。
當得知上行這件事需要先失去很多時,他們就會猶豫,擺出“家庭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成功的定義不止一個”“事業(yè)是0,健康是1”諸如此類的大道理。
大道理對不對?對。但它們跟上行矛盾嗎?有時候在上行的某些面上是矛盾的。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同時接受它帶來的一切,都無可指摘。如果一體兩面本就在邏輯上不可分割,一個人既想要A面,又堅決不要B面,那就肯定不對,就算擺出以上大道理也還是不對。
想要什么就得先承認,因為只有坦然承認之后,才能心安理得地去做,不找任何“永遠正確”的借口。如果還沒想好,還沒找到一個必須拼命上行的理由,那就先去找到它,在找到之后,各種上行的策略才有可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