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行:可復制的突圍之道
- 蔡壘磊
- 1414字
- 2022-01-14 16:03:33
你為什么想上行?
有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我為什么要上行?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覺得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情,因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其實這句俗語是沒有任何邏輯的,水往低處流是一個自然現象,它跟“人往高處走”除了押韻以外,沒有任何聯系,既不起解釋作用,也沒有類比效果。
但很多人并不覺得奇怪不是嗎?對這句話不感到奇怪,對“為什么要上行”也不感到奇怪,因為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得到一些世俗可見的例如名利、地位、金錢等,就只有不斷上行才有可能。
那我們繼續發問:一個人得到名利、地位、金錢等,是為了什么?談及這個問題,這個著名的故事一定逃不開:
一位億萬富翁到海邊度假,看到一名漁夫在海邊悠閑地曬太陽。閑聊過程中,富翁不解地問:“你為啥不抓緊再多捕點魚呢?這樣就能換艘大點的船,捕到更多的魚了。”
漁夫說:“然后呢?”
富翁說:“那就可以再多買幾艘船,然后開公司、雇員工,賺很多錢,接著把這些活都包給別人,你就可以和我一樣到海邊度度假。”
漁夫微笑著說:“我現在不正在做嗎?”
這個故事是用來教導我們知足常樂的,但如果你細想一下就會發現,富翁跟漁夫的狀態是截然不同的——富翁處于度假狀態是悠閑的,漁夫處于工作狀態是有生存壓力的;富翁可以什么都不做,漁夫必須先捕完今天的量;富翁可以第二天不再來海邊,改去沙漠獲得另一種體驗,漁夫則不得不永遠守著這片大海。
富翁在得到了名利和金錢后,獲得了什么最本質的新東西?更大的人生自由度。
每個人的生命自由度都受到三種東西的限制:
1.所在社會的規則;
2.自身的客觀條件;
3.大腦的主觀意識。
富翁的名利和金錢,讓其具備了優秀的客觀條件,可以在遵守條件1的前提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具備的人就不可以。
但光擁有好的客觀條件還不夠,還得有優秀的主觀意識。富翁的確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不一定想得到什么體驗就能得到什么體驗——同樣是去加勒比海,看過《加勒比海盜》的和沒看過的,連聞到的海風味道都不同;同樣買了一堆古董堆放在家里,懂歷史的和不懂歷史的,物件在內心映照出的層次感天差地別。
在具備了優秀的客觀條件之后,你的大腦里有多少高質量的內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有多少高質量的生活體驗。我觀察身邊很多擁有巨額財富的人,他們有的生活得很精彩,有的卻很枯燥。財富究竟能不能給一個人帶來更好的生活體驗,還得看這個人的精神世界是否豐富。
所以,為什么要上行?上行對不同的人來說可以有不同的維度,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只要你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它就一定會跟賺錢有關,因為它是我們條件2的重要組成部分,只不過不能將上行簡單地歸納為賺錢這單一維度罷了。
總結一下:一個人的成長、上行,歸根結底是一個通過提升自己的客觀條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讓生命自由度不斷提升的過程。
想明白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人會粗暴地將“上行”等同于“賺錢”,這樣的人往往賺不到錢或最終留不住錢。因為上行的目標,是要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只有全方位更好的人,才具備對金錢和機會的源源不斷吸引力——就像黑洞。如果一個人的眼中只有金錢,并只將賺錢當作花錢的前一個步驟,從沒有想過把金錢當作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生產資料,沒有想過金錢所帶來的生命自由度,那就誤解了它。你越是誤解它,它就越難主動找上你,即便找上了你也留不住。
為什么我要在開頭寫這些看似對上行的具體方法論無關的內容?因為只有先想明白,才有機會做明白,任何事都是如此。先看清楚你真正的靶子在哪里,才能射準無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