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面對真實的自己

成長和上行,只和我們自己有關。

與上行有關的行為并不是一種表演,不需要被人看到,我們只需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自己的水準在什么位置就可以了,無須丑化,也無須美化。

喬納森·海特在《正義之心》里說:“我們的大腦是律師而不是法官。”大腦為自己找起理由來是不遺余力的,且可以輕易地騙過自己,我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就發(fā)現(xiàn)了這件事。有一些時候,我會看著下班時間——快到下午5點了,再做點兒什么就可以下班了。我作為公司的老板尚且如此,就遑論等著別人開工資的員工了。

有時我會因為社交而把學習放在一邊,并告訴自己“我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我沒有浪費時間,學習、成長、工作很重要,但社交也同樣重要”。可事實上,大部分時候都不過是一些平常的熟人社交罷了,且我完全有能力兼顧以上這些事,但我會借故沉浸在社交中,寧愿將時間浪費,也不去做其他“需要耗費腦力和體力的事”,這樣便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做。

如果你的內心在逃避了什么之后有一種小慶幸,那你就必然做不好這件事,因為你沒有定義好你的不舒適區(qū)。如果說,在學校這樣強制力相對較強的場所,天資聰穎的人還可以被逼著用一點點時間做好自己十分厭惡又時刻想逃避的事情的話,那么在成年人普遍面對的更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下,在“自學才是真正的競爭”的條件下,有效時間將被無時無刻的逃避天性壓縮到最少,那么天資再聰穎也是白費。

真實的自己往往沒那么優(yōu)秀,但如果想持續(xù)上行,必須要學會面對。很多人做著一切貌似有用、好像能上行的事,但從來都不敢接受對結果的復盤,也不敢接受考試的檢驗。

逃避體檢的人是真的認為體檢沒用嗎?不,他知道自己有問題,大腦可以被欺騙,但潛意識不能,只不過我們平時不把它放出來而已,所以才可以認為“不體檢就等于沒看到問題,沒看到就等于不存在”。同理,有些人知道自己最近吃多了,所以才怕稱體重,因為一旦稱了體重,潛意識就會變成顯意識,這樣就無法心安理得地放縱自己繼續(xù)吃了。

真正的上行從來都是艱苦的,是需要付出很高的時間成本的。害怕復盤結果的人,往往害怕的是結果會把潛意識調出來,進而告訴大腦“其實你是在欺騙自己”“其實你是在逃避”,這樣他們就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接受停止上行,要么經(jīng)歷艱苦的修行。前者會產(chǎn)生焦慮,后者會產(chǎn)生痛苦,大部分人其實是兩樣都不愿選的,而中間態(tài)的“自欺欺人”最舒服——反正我在努力,若是最后得到的結果不好,就是因為社會的底色不對,是社會沒有為我這樣的人留一條上行之路——他們甚至連未來無法上行的借口都找好了。

其實根本就不需要那么麻煩,我們只需靜下心來看看自己的狀態(tài),就可以知道未來的結果了——大腦可以當作不知道,但健康會不知道嗎?身上的脂肪會不知道嗎?上行會不知道嗎?既然如此,那為什么還假惺惺地期待未來會發(fā)生奇跡呢?

焦慮不可怕,因為焦慮代表著警告,上文提到過,正是你定義了正確的舒適區(qū),才會產(chǎn)生“正確的焦慮”。但自欺欺人則相反,手動關閉了警告,這是把自己推向火坑的最快方式。

《決斷力》中提到過一個叫“絆網(wǎng)”的概念,它就像“逃跑鬧鐘”——一種到時間了就會翻下你的床頭到處跑的鬧鐘,逼著你意識到此刻“該做什么事”,以及不得不起身去關閉它。焦慮就是我們的“絆網(wǎng)”,是對狀態(tài)偏離正軌的重要提醒。

現(xiàn)在,我會對類似的大腦借口和某些心安理得的狀態(tài)感到警惕,偶爾在大腦中蹦出來“雖然……但我也在……”的句式,我也會默默打自己一個耳光清醒一下:醒醒,這不是真實的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结县| 怀宁县| 通河县| 新和县| 同心县| 固始县| 喀喇沁旗| 古丈县| 新绛县| 来安县| 清远市| 图片| 江山市| 青川县| 金沙县| 山丹县| 库车县| 二手房| 微山县| 自治县| 乾安县| 黔东| 连南| 类乌齐县| 黑龙江省| 淅川县| 彭泽县| 锡林郭勒盟| 修文县| 泸西县| 广南县| 苏尼特左旗| 塘沽区| 雷波县| 民勤县| 张北县| 吉林市| 鄄城县| 沾化县| 天全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