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臆想癥
- 不可名狀的它們
- 儒生配木刀
- 2224字
- 2022-02-04 19:13:19
我不知道他在說什么病。
然而他堅持勸道。
“不惡,別再調查你父親的那些東西了,會毀了你的。”
看著他,我內心極度不安,拼命搖頭。
“我不明白,大樓里發生的一切,怎么可能是假的?我是精神病?還是人格分裂?”
“不是。”
張醫生拿出一份病歷遞過來。
“是臆想癥,自打你從海上回來,經常幻想一些不存在的事物,關于這件事我們已經談過了,不惡,我是你的朋友,咱們是從一個大學畢業一起出來的,雖然不一個專業,但我還是希望你不要再去看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了,聽我一次勸,好嗎?”
我看著病歷上的簡述,再次陷入沉默。
事情似乎比想象中的還要嚴重。
“可我不相信這些東西只是我自己幻想出來的。”
我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他。
“我并不認識那兩個人,如果是臆想,怎么會想出兩個我并不認識,卻有現實生活中死去已經一年的人呢?”
畢竟那身處其中的情緒和知覺,都太過于真實。
這絕不僅僅只是依靠幻想就能夠實現的。
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
“我…我解答不出為什么你會臆想到那兩個人…但是不惡,你的身體已經不能折騰了,如果你再不聽任何勸阻繼續一意孤行,我恐怖很難保證你的安危。”
“我知道,張澈,如果真有什么事,我也不會怪你。”
“你啊…讓我該怎么做才好…”
在道謝之后,我匆匆告別了他。
我發現自己正在變得像父親和余棋一樣,出現一種莫名其妙的偏執。
盡管自身能夠敏銳的察覺到這一點,但卻不覺得有任何問題,也不打算改正。
而且我相信,從這些資料和文件里,一定能找到這種變化的答案答案。
之后我回到了家中,用一把小型電鋸打開了那漆黑的鐵盒子。
里面正是那本僅從封面來看,都透露著荒誕怪異的古老書籍。
最外層用十分復雜的小篆字體寫著《不語怪談》四個字。
我將這本書拿在手中,翻看查看,歷史的氣息撲面而來。
里面全是十分復雜的文體。
隨手翻看幾頁,除卻小篆之外,竟然還包含著金文以及大篆,甚至偶有篇幅用的是甲骨文。
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盡管身為歷史學者,對這些古老文字頗有研究,但讀起來依然充滿困難。
因為這些內容并不是平常研究所能夠見到的。
甚至里面充斥著大量的形體符號。
這是我從來都沒有看到過的。
除此之外,整本書里還帶著許多充滿邪祟感的怪異圖案,以及古老的圖騰繪畫。
以我的水平,很難直接從中看出有用的信息。
但是這些復雜難解的文體之中,卻又有一種遠古的感覺在深深吸引著我。
就像是要撥開重重的迷霧森林見證真相一樣。
我為此而感到興奮,開始坐下來從第一頁進行研究。
整整一天都沒有再出一趟門。
期間母親來過幾次,和我說了些什么,我已經不記得了。
等到了晚上吃飯。
飯桌前,她嘆口氣。
說了一些令人感到愧疚和不安的話。
“不惡,我從你身上,看到了你父親當年的影子,他那時候也是每天坐在那里,翻看一些復雜的文獻和資料,唉...我擔心你啊。”
我明白她想要說什么。
她怕有一天,我會像父親一樣離開她。
我安慰母親道:“媽,你別胡思亂想,我只是在看一些導師寄過來的文獻而已,沒事的。”
“可我看見了,你最近一直在吃藥…”
“哦那沒啥事,不是藥,就是一些補充身體維生素的,別再擔心了。”
我不想讓她過于擔心。
同時開始思考是否需要出去找個單獨的地方,不能呆在家里做這些令人不安的研究了。
母親的愛總是寬宏大量,又時常像是涓涓細流,在很多疲倦的時候都能讓我感到安心。
三天后,我以工作的借口帶著那些藏著故事的東西離開家里,孤身一人來到租住的房間。
交完房租,我身上只剩下兩千元了。
就算是省吃儉用,最多也不過兩個月。
我開始疑惑,也開始感到不安。
像父親和余棋這樣的人,常年埋頭在這些研究之中。
他們又是從哪里來的錢呢?生活保障又從何而來?
由此,我開始想到在父親和余棋的筆記中時常出現的那個“紅字基金會”。
于是,再次通過網絡調查之后,我終于有所發現。
這個基金會似乎和救助、醫院、賑災等方面有關。
為此,我聯系上張澈,問他是否知道有關該基金會的內容。
張澈告訴我:“紅字基金會我聽說過,他們在國內似乎是一家知名度較小的基金會,不過涉及面卻很廣,包括災區救援、貧困支援,還有醫療物資等方面,你問這個干什么呢?”
聽他這么說,我內心的疑惑更重了。
這樣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基金會,怎么會經常出現在父親和余棋那記載著荒誕內容的筆記中呢?
顯然兩者之間所做的工作,沒有任何關聯。
“沒有別的了嗎?”
我總覺得怪怪的。
張澈聽起來有些疑惑:“據我了解沒了,說起來這個基金會挺尷尬的,原本出面活動就很少,出面之后,做的一些慈善,還經常被人誤以為是紅十字基金會,畢竟兩者名字之間就差一個字。”
我不置可否,在一開始也差點以為是“紅十字基金會”。
“既然他們也會做醫療物資方面的內容,那你有能夠聯系到他們的方式嗎?”
“沒有,不過可以幫你打聽打聽。”
張澈隨即疑問道:“話說,你找這個基金會干什么?”
“我父親生前和這個基金會之間似乎有些往來,我想了解了解。”
他聽到我這話后,沉默了。
“不惡…”
似乎想要說什么,而最后卻只是嘆出口氣:“行吧...唉,我會幫你問問的。”
道聲謝,掛斷電話,我吃著泡面繼續翻看手中的資料。
想要從中找到有關個人“臆想癥”的記錄。
因為我始終不相信,在那棟樓里所經歷的一切,從頭到尾只是一種“臆想”。
這時,電話突然再次響起,是一個陌生的號碼。
我接通之后,對面傳來一個溫柔的女性聲音:“陳不惡先生是嗎?我是秦卿,你還記得我嗎?”
“秦卿?”
我當然不會忘記。
那個把我們從海上救回來的女船長。
她是救命恩人。
電話里她輕笑一聲,接著道。
“看來你應該還記得,上次你說過,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你,我現在恰好有一件事,需要你的幫助,甚至可能需要勞煩你去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