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創業(上)
- 機械文明史
- 阿勇老哥
- 2126字
- 2022-01-27 00:01:00
“智達”公司管理層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就是關于是否限制姜鄴無限刷題。
理論上來說,智達是給全世界出題者尋求答案的平臺,姜鄴這樣的刷題高手正符合公司利益。
刷題高手的存在可以用很短的時間給客戶提供服務,智達公司也可分到一小部分分成,建立良好的口碑,彼此間都是利益攸關方。
但那些“招聘廣告”也不好惹,他們的背后幾乎都是各行業領域的大企業或實驗室。
這些家伙的能量很大,卻特么的一毛不拔,只想利用平臺來做免費招聘廣告。
現在他們聯合起來施壓,智達公司也很憤怒和憋屈……
“主人,主人,智達公司有急事找您,請問要不要接通?”
姜鄴正跟王家梁商量招聘員工的事,見平臺打電話來自然是要接聽的。
姜鄴打開免提,讓王家梁跟他們溝通,沒辦法,誰讓他英文口語太渣了。
“先生,您好!我是智達公司公關事業部經理……”
來電通知也不是什么大事,無非就是告訴姜鄴不要去刷那些掛出去的“招聘廣告”,就算去刷了,那些人也不會給錢。
因為姜鄴這貨從不看平臺信息,有事相關咨詢都不予以答復,所以只好打電話通知。
“唉……看來,賺大錢的機會又少了。”姜鄴感到有些可惜。
“你感嘆個毛啊?人家又不傻,這不是明擺著“充錢氪金”嗎,只不過是他們是送錢幫你氪金。”
看到那幫人被姜鄴坑了一把,王家梁心中其實也是挺高興的。
姜鄴短短時間快速沖擊到“上將”級,這些人確實功不可沒。
有些人看到姜鄴實力這么強,故意放了幾個真正的難題讓他去解答,懸賞卻跟之前一樣。
姜鄴好歹也讀了這么多書,知道哪些數學答案有用,哪些是漁餌,怎可輕易被騙。
除非翻個幾十倍還差不多,他手上有一大疊國內外侍解的數學相關難題,自然知道這行情價……
“王哥,你看我們可不可以也弄個這樣的APP,漢語版的?”姜鄴靈光一閃,脫口說道。
“臥槽,俺咋就沒想到呢?”王家梁一拍腦門,有些懊悔道。
想到就做,兩人又合議了一番,感覺這軟件的可行性很高。
“王哥,除去解題模式外,我覺得還可以縱深拓展下軟件的使用功能,比如專利和技術的買賣互動。”
“這想法好,我覺得沒問題。”王家梁覺得這塊有深挖潛力。
這絕對是一個利國利民的項目,對國內廣大中小企業和龐大的學生群體來說是一個大大的利好。
這是一種另類的產教研模式,雙方的自主權都很大,彼此間面對的交易群體也很多,可以更容易體現出專利和技術的市場價值。
一方面,國內中小企業因為資金或者人脈的關系,缺乏相關的研究團隊,未來成長性欠缺。
另外一方面,許多理工科學生因為缺乏遠見,或缺乏市場營銷手段,許多發明和技術被束之高閣。
久而久之,某些優秀的人才也隱陌于茫茫人海中。
這款軟件的橫空出世,可以幫助大多數中小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也可以讓大多數理科生在空閑時間多搞搞發明創造,為將來創業或就業打基礎。
最關鍵的是,姜鄴也可以通過這款軟件從中挖掘出那些被埋沒或隱藏的絕頂優秀的人才。
“還有,我們還可以把這款軟件增加些家教類的勤工儉學項目。”姜鄴又提議到。
“嗯,你這想法很好,有了這個項目完全可以打開校園的門檻,對我們推廣大有好處。”
“我個人以為,這款APP最好能夠聯系到國內的知名大學和政府相關機構來站臺,畢竟關系到高等教育和變革創新。”
王家梁越想,就越覺得這主意很有深度,很有遠見,針對性和實用性也都很強。
很多新生都是通過勤學苦練和殘酷的高考,才上了大學,尤其是考進雙一流大學的,在高中生中絕對算是最頂尖的一批。
大一新生,尤其是重點大學的新生,其中就有許多貧困的或者家庭不夠殷實的學生。
他們考進大學,就是想努力減輕家里的負擔,改善自己在學校的生活品質。
所以他們就會尋找一些勤工儉學的機會。
但就是這樣的一點小愿望,也經常會被某些中介機構或者學校的學生會壓榨。
他們只能通過貼小廣告的方式,給校外的小學生或者初中生做些家教工作,補貼自己的生活費。
而這樣的機會,得來的報酬,也就是每小時十幾元而已,嚴重不符合市場經濟價值。
高考對那些大一新生來說剛過去三個月,對高中三年的知識點記憶是最深刻,也最有把握的。
如果這些大一新生現在去給高三畢業生做家教,絕對能夠發揮最大價值。
但是如果等上了大二,這個優勢可能就不復存在了。
國內有這么多所大學,958、211一抓一大把,像這樣想找機會勤工儉學的人肯定不少。
如果幫他們建立一個家教APP平臺,把他們的基本資料、文理科、高考各科分數以及就讀大學、系別專業等信息展示出來。
再精準的面向全國所有的高中,尤其是應屆高三生以及他們的家長推廣。
告訴他們,這里有大量剛剛參加過高考、并且剛取得了驚人成績的精英份子,甚至是高考狀元。
他們腦子里關于高三的知識點還都熱騰騰的呢,而且他們正在尋找一個做家教的機會。
如此一來,那些學生和家長們豈會不心動?
現在高三的學生課外補習,一般都是各門課程需要各科的老師來補課。
但沒一個老師敢說自己所有的科目都很屌,唯獨這些剛參加過高考的高材生才有這個底氣。
他們能考入958、211這些一流大學,足以證明他們就是最牛逼的、無與倫比的高考機器。
但是,那些高三學生家長,現在應該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
如果能夠把這個市場的供給雙方聯系起來,能不能賺錢先不說,關鍵是能為這些勤工儉學的學生提供一個最為適合他們的方向。
能夠解決他們大多數人生活學習上的經濟困難,這絕對是功德無量的好事,對許多寒門學子來說,也絕對是個非常難得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