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奉天王于平川在殲滅叛軍二百萬時,只身前往應天皇宮參加慶功宴,在馬背上他已經想好自己在戰勝后的角色了,對于一個王爺來說,明智代表著一時的藏拙,先出頭的椽子最先爛,官場上這么多年,他見過太多太多了。
到了前殿,文武大員早在兩旁陳列站好,誰不想拉攏這個震驚天下的奉天王呢?還沒等于平川從馬背上下來,內侍太監黃彥傳皇帝圣諭,于平川想從馬背上下來接旨但被黃彥一把攔住了。
“王爺,陛下知道你勞苦功高,特準你在馬背上接旨,并騎馬赴宴。你可不要違旨哦。”黃彥一臉的奴才相。
“皇上口諭:宣奉天王進殿赴宴,加封鎮國公,賜天蠶護心甲一件,賞金十萬兩,絹五十萬匹,牛羊十萬只欽此。”
眾大臣俯在地上接旨,惟奉天王一人在馬背上謝恩。
“多謝圣上,黃大人,我們去赴宴吧。”
進了內殿,于平川佩著九龍劍腳下虎虎生風,龍行虎步來到皇帝面前,單膝跪地給皇上請安,皇帝趕忙將其扶起。
“愛卿果然是先帝所說的周公啊,有你朕則無憂啊!”皇帝經過多次調查,和諸位大臣私密商量,認為奉天王并沒有將其取而代之的野心,況且前一次奉天王的書信一片至誠,著實令皇帝感動不已,當皇帝的無時無刻不覺察著別人的一舉一動,可是再硬的刀子遇到了真心也會停下來的,當于平川單人赴宴是皇帝心里的石頭才徹底放下,對于這個他已經確認過是忠臣的奉天王面前,他不需要再帶著虛偽的皇帝面具了。
“陛下,這次仰賴陛下洪福和諸位大臣的鼎力相助,才使得陛下的江山永固啊,陛下當真是天選之子洪福齊天啊!”威風凜凜的奉天王當真換了一副面孔。
人都是愛聽順耳話的,果然皇帝是更加高興了,在場的大臣也臉上有光,于是眾人在歡樂中赴宴,舉杯痛飲。
在宴上,奉天王放下酒杯,跪在地上。
“陛下,臣自先帝南征北戰,奮戰無數,為何?因為先帝信任咱,古語有言,以心對將者,將必忠心護主,前者臣斬殺兵部尚書一事陛下沒有懷疑臣,臣心中感激,將士更是同心殺敵以報皇上圣恩,今叛亂已除,臣明日自當回封地守土開疆,山高路遠,若朝中言臣有謀逆之心,還望陛下切勿聽信小人讒言,臣不勝感激!”又是一番表白,皇帝徹底淪陷了。
“愛卿請起,朕知愛卿忠心,來人!”皇帝把禮部侍郎叫了過來。
“朕決定,在先帝陵前立下表彰奉天王的忠臣碑,從即日起奉天王永享忠臣之禮遇,他人若再言奉天王違背忠臣之道者腰斬!”皇帝的這一道詔令無疑將奉天王的地位推到了頂峰。
奉天王無不感激,跪謝圣恩,眾臣高呼皇帝圣明。除此于平川還請求皇帝免除奉天十年的賦役,這對于奉天的百姓來說是莫大的恩賜啊,因此于平川的奉天王的地位在奉天更加的牢固了。
回到奉天于平川在王府擺下慶功宴,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無論是年長者還是年幼者,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都可參加宴席,不必出示請帖之類的,找個位子坐下就是了。因為奉天在他的治理下基本上實現了小康水平,家家不閉戶,而衙門的捕快基本上都失業轉行了,來的人很多,王府坐不下,就擺在了街上,宴席長達十里,守城的軍士因為任務不能參加宴席,于平川都記在心里,吩咐下人,把宴席上的菜給端上去,士兵眼淚都流出來了,他沖著王座伏地而拜,吃過飯后,腰板挺得更直了。
“諸位,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百姓,你們都是功臣,將士浴血奮戰殺敵,功勞那是自然,百姓支持我起兵勤王,為我九龍軍提供糧草物資,此戰的勝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有福咱們同享。物資功曹!”于平川喊道。
“卑職在!”身后站出一個持紙筆的官員弓腰上前。
“我命你當眾公示朝廷的賞賜,和此戰繳獲的物資。”
“是!”那官員站得筆管條直,接著說,“陳川之戰共繳獲牛羊六萬頭,糧食九十萬石,朝廷賞賜絹五十萬匹,黃金十萬兩,牛羊十萬只,格外!王爺特地向皇上請求免除奉天十年賦役!”
說完場下爆出一陣驚呼。
“各位,當帥者公正,賞罰分明,本次勤王,諸位將士肯扔下妻兒老小隨我奔赴八千里外的戰場,我很欣慰啊,下面我宣布將全部賞賜按功勞大小分給所有將士!”場下百姓又是一陣掌聲叫好。這些拿到賞賜的軍士的家人不就是他們么。
于平川是很會抓住民心的,他舉杯敬所有將士與百姓,宴會上又是一番熱鬧。
宴席散去,下人正在打掃殘羹剩飯,他吩咐主管,叫他把好的能吃的剩飯,派人送給偏僻地方的百姓,還特地囑咐騎王府的快馬,接命的人心里更是敬重這個王爺了。
當所有事都吩咐妥當時,他躺在帥椅上,累了好幾個月了,他很快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