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月月的童年過得是很快樂的:摸魚,爬樹,摘西瓜,摘李子,摘桃子……
而這一切,她都是跟著一個同村的叫江橋的小伙伴一起做的。
江月的媽媽和江橋的媽媽在江月江橋很小的時候就愛湊在一起打麻將。
所以江月和大她三歲的江橋總是一起玩,江月就像一個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江橋后面。
“月月,跑快點(diǎn)!”
“橋橋,等等我!”
六歲的江月跟在九歲的江橋后面奔跑著。
他們來到了村頭的棗子樹下,江橋一下就躥上了樹,靈敏得就像山中的小猴子。
而笨拙的江月就在樹下一次又一次地嘗試上樹,就像一只小笨熊。
終于她憑借著墻和樹之間的縫隙,還是上去了。可是小小年紀(jì)的她只敢在樹枝最下面的枝丫上面,緊緊抱著樹干。
江橋一個人在棗子樹的頂部,搖動著棗子,說:“月月,你下去撿。”
“我下不去了,”江月抱著樹枝看著對她來說高高的地面說。
江橋讓江月讓開一點(diǎn)點(diǎn),江橋先下樹了,她拿了一顆紅紅的棗子對江月說:“月月,快下來,這個棗子好甜,快點(diǎn)來撿!”
“橋橋,我下不去!”江月在樹上嘗試著,快要急哭了。
江橋在一旁也著急,村里的大爺要是看見他們兩個在這里摘棗子,會罵他們的呀。
還好,江月終于下來了,可是衣服被劃破了一個口子。
“橋橋,我回家要挨罵了,”江月一臉害怕地對江橋說。
“沒事沒事。”江橋說。
同樣的夏日,蟬鳴聲中,江月媽媽和江橋媽媽在江橋家打麻將。
江月和江橋在旁邊玩著彈珠。
突然江橋爸爸拿來幾個大西瓜,江月和江橋就在一旁吃了起來。吃完他們又跑到外面去抓蟬,
就是用那種竹竿,做一個網(wǎng)在最上面。
春節(jié)的時候,穿著紅色小棉襖的月月就跟在江橋旁邊,兩人一起去挨家挨戶拜年。
村里人開江橋的玩笑:“又帶你的小媳婦來拜年呀?來,吃糖。”
年少的他們都是拿著紅彤彤的塑料袋去別人家拜年的,家家戶戶都會在客廳擺著果盤,他們每次都會抓一大把往袋子里面裝。
小學(xué)五年級的江橋養(yǎng)了一箱子的蠶。他帶著江月去村里別人家的門前摘蠶葉。
“月月,這個桑子能吃的。”江橋?qū)抡f。
江月吃了一下,說:“有點(diǎn)酸。”
突然有一天,江橋把他的一箱子蠶帶到了江月家。他語重心長地對月月說:“月月,我要去上初中了,初中一星期才能回家一次,你幫我照顧我的蠶,摘桑葉給蠶吃。記住了,桑葉要擦干凈,不然蠶會拉肚子的。”
江月瞪著她的大眼睛看著江橋說:“不行,我害怕,你自己養(yǎng)吧。”
“沒事的,就放你這邊。”江橋堅持。
于是小月月就自己給蠶摘起了桑葉。
兩周過后,突然有一天,她看見箱子里的蠶全部變得很濕潤。
完了,蠶拉肚子了,它們要死了。江月心里一涼。
果然,第二天,蠶全部都死了。
江橋放假回來看蠶,江月對江橋說:“我摘桑葉給它們吃,但是它們拉肚子了,就死了。”
江橋有點(diǎn)難過,但是善良的他并沒有責(zé)怪江月。他說:“沒事,是我堅持讓你幫我照顧的,不怪你。”
江月小可憐卻說:“我這幾天天天做噩夢,蠶來找我報仇。我覺得它們死的太慘了。”
江橋把月月當(dāng)妹妹,而月月也只把江橋當(dāng)帶著她玩的大哥哥。兒童年代的感情,遠(yuǎn)沒有大人想的那么復(fù)雜。
長大后的兩人,交集卻變得少了,只偶爾聯(lián)系,但是記憶卻是明亮的。
長大后的江橋也會聯(lián)系江月,但是他喜歡叫江月江月娜,或者叫她孤獨(dú)患者。
是的,江月后面越來越孤僻了,就像一個孤獨(dú)患者。
七歲之后,月月就不再快樂了。
父親很早就外出打工,讓月月跟著媽媽留在老家。本來有媽媽的陪伴,月月還是幸福的。但是一年之后,媽媽也外出了。月月只能跟著爺爺奶奶,當(dāng)了留守兒童。
月月一直是個懂事的孩子,她天真活潑,認(rèn)真努力。可是漸漸地,她不再是個快樂的孩子了。
小學(xué)時,為什么自己考了滿分,卻沒有任何人表揚(yáng)自己呢?
為什么突然下雨了別的同學(xué)都有家長來接,自己卻只能淋雨回家呢?
年邁的爺爺奶奶從來沒有關(guān)心過江月心里在想什么,但是他們也根本沒有這個概念。
奶奶甚至是厭惡江月的。因?yàn)榻率莻€女孩子,而奶奶是那樣的重男輕女。
菜多夾了一點(diǎn)要被罵,洗澡要被罵,回去晚了一點(diǎn)要被罵,待在家也要被罵,就是看不慣江月。
奶奶明明和別人聊天聊得很開心,一看見江月經(jīng)過,瞬間臉色就變了。
是的,奶奶這輩子就沒有給過江月好臉色。
可是她明明什么都沒干啊,她也只是個孩子啊。
月月總是安慰自己,爸爸媽媽需要工作養(yǎng)我,所以我應(yīng)該聽爺爺奶奶的話,不埋怨爸爸媽媽,自己努力學(xué)習(xí),照顧好自己。
可是青春期的自己卻不行了,她說服不了自己了。
在這個需要引導(dǎo),需要關(guān)心的年紀(jì),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自己的變化,江月感到很悲傷,這也導(dǎo)致了江月自閉,不擅長溝通的性格。
青春期的江月是叛逆的,敏感的。她變得不再合群,難以融入班級。但是她也青春懵懂,對異性萌生過好感,卻不懂得如何處理。
于是她只能把心事與困惑寫進(jìn)日記,自問自答。
班里調(diào)皮的男生隨意翻閱月月的日記,然后在班級里面大肆朗讀。受傷的月月很久很久都沒有從此次事件中緩過來,她變得更內(nèi)向,更不合群了。
這天,叛逆的月月和爺爺奶奶發(fā)生了口角。
“那我不吃你們的飯了行嗎,我爸媽給過你們生活費(fèi)了,我又沒花你們的錢!”青春期叛逆的江月沖爺爺奶奶大聲嚷嚷。
“那你滾!”爺爺對江月吼。
“滾就滾!”江月奪門而出。在村長家里,用他們的電話給爸媽打電話,威脅到:“你們不回家,我就不上學(xué)了。”隨后哭到泣不成聲,是真的哭到說不出話來。
媽媽嚇壞了,回來了,可是在安撫了江月之后,過了短短的幾天,又再次外出打工了。
還是只剩下自己啊,江月心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