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重塑企業戰略

企業戰略是企業深入分析自身條件與外部環境之后,從行業全局和企業長遠生存發展角度出發制定的一系列謀劃。企業戰略是對企業各種戰略的統稱,是企業發展的理論支撐,是企業發展的藍圖,是以解決長遠發展問題為出發點形成的指導自身發展方向、路徑的重大規劃、策略理論體系。通俗地說,企業戰略就是要集中思考三個核心問題:去哪兒掙錢?怎么掙錢?用什么來掙錢?

*重新認識戰略觀念——你是否真的懂戰略

什么是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做正確的事。企業在商場中存活發展,最重的就是要在關鍵時刻做正確的事。可以說,企業戰略就是當下企業運營與長期生存發展的綱領。企業沒有制定清晰的戰略,如同失去儀盤的輪船,只能隨波逐流,最終面臨傾覆的命運。

企業為什么需要戰略?

企業戰略為企業指明方向。21世紀的經濟發展在以十年為單位的風口迭代中前行,在經過實體經濟、互聯網電商經濟、直播與視頻經濟的輪替后,需要企業在下一個機會風口到來之前,以企業戰略的形式進行籌謀布局。

企業戰略提高企業預見力。企業發展如逆水行舟,沒有企業戰略引導航程方向,企業難免駛入急功近利、貪圖短期利益的暗礁群中。而制定好的企業戰略,才會最大程度地減少彎道航程,避免企業因短期獲利行為損害長遠發展根基。

企業戰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能。企業管理人員為了戰略目標的實現,在分析內外部環境的基礎上,將不斷對組織進行管理實施、過程控制與評價修正的動態管理,以達到管理效能的提升。

好的企業戰略是必要的,那么怎樣的戰略才能稱之為“好的戰略”?“好的戰略”需要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宏觀性:從全局出發,使目標和相關行動符合全局發展規律;

長期性:著眼未來,在較長的時間和周期跨度中謀劃組織的長遠發展和利益;

統領性:具備概括性與指導性,是組織的方向性行動綱領;

客觀性:建立在對自身與外界的客觀分析評估基礎上,具有可落地的實際性;

競爭性:具備使組織超越競爭對手,贏得市場與顧客的能力;

風險性:在對大環境的發展趨勢有足夠預判的前提下,具備一定程度的可控風險。

具相關研究數據顯示,85%的企業倒閉是由管理者重大決策失誤造成的,好的發展戰略,就是最大程度地規避管理者決策的失誤,使其從各個領域提升組織核心競爭力,持續“做正確的事”。

作為企業領導者,想帶領企業在困局中轉型、升級,實現突圍,必須具備站高一線、深謀遠慮的戰略思維,讓企業規避風險和危機,獲得贏的籌碼。而企業要贏,企業戰略立足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企業戰略不是“始于今日,謀劃成功”,而是要“始于成功,推導今日”。換句話說,不是簡單地制定目標,在現有框架內尋求實現,而是以目標為出發點,重塑決策者的心智模式,升級整個組織的理念認知。可以這么說,企業戰略,是所有管理活動的核心,是企業發展前景與上限的決定性因素。

對于企業戰略的抉擇與重塑問題,從貨車舊生產車間起步到要跨國企業,輝煌了一個世紀的福特汽車公司給出了幾乎所有戰略模式從制定到實現再到重塑的參考范本。

在福特汽車成立的早期,它將單一產品轎車作為發展戰略的重心。在創立的最初五年,它相繼研發了A型、N型、K型、T型等一系列轎車,每一型號都在前者基礎上有著明顯改進,也附加了更多的科技含量,一些型號甚至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創造了當時的行業銷售記錄。

市場上的巨大轟動和熱烈反響,使得福特汽車公司產品供不應求,越來越受制于生產效率這一瓶頸。當時手工造車效率實在低下,創始人亨利·福特開始實施工藝的分工、協作,甚至實施了最初的生產環境標準化嘗試。經過三年的實驗和改進,第一套汽車裝配生產線問世,不僅大幅降低了福特汽車公司的生產成本,讓汽車價格為大眾所接受,也極大地提高了汽車產量,滿足了大眾需求。這期間,成本領先戰略為福特汽車公司深入消費者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福特汽車公司之后的發展中,1917年卡車、拖拉機加入產品“菜單”;1925年制造196架三叉發動機飛機應用于美國商業航線;1932年歷史上首個鑄成一體的“V-8”型汽車下線;1942年B-24“解放者”轟炸機、飛機發動機、吉普車甚至坦克等武器裝備成為福特汽車公司的拳頭產品。此時的福特汽車公司,可謂“跨界多面手”,成為多樣化、差異化生產戰略與縱向一體化戰略的杰出實例。

如今,福特汽車公司是集汽車生產集團、多樣化產品集團、金融服務三大戰略板塊于一體的跨國企業,在長達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福特汽車公司的企業戰略制定、實施和因時而異的重塑,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生長與突破——如何定制企業發展戰略

企業戰略的框定、重塑與進化,如同一個生命體的誕生與成長,離不開定位自身、積極布局、嚴格執行這一系列措施。與此同時,也應遵從因時而異、靈活變通的原則。

企業戰略的宏觀作用是指導經營方向,微觀作用是決定產品與服務的形態、規范內部運行、維護組織工作重心。因此,定制企業戰略,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資源、優勢、短板,能夠做到什么、難以實現什么,簡而言之,是要對自身有清晰而準確的定位。

企業要做好自身定位,需要從生存空間中的三個“坐標軸”出發進行分析,分別是行業、客戶、競爭對手。

分析行業,需要企業了解行業發展規律、認知內部運行邏輯、明晰未來發展方向。同時,對自身在行業內的位置、功能有所評估,明確自身強項優勢,判定核心競爭力來源,也就是說,對企業生存大環境保持敏銳感知力。

分析客戶,要以顧客思維進行產品改良、技術升級、品牌塑造,將產品做進顧客心坎里,將品牌矗立于顧客頭腦中。洞察顧客消費需求,思索、揣摩顧客對產品的衡量角度和評價體系,打造品牌核心賣點。

分析競爭對手,現代商業模式讓資源、流量越來越呈現聚攏效應,中小企業資源、優勢、市場影響力相對有限,抗風險能力弱,因此,就要堅持拳頭出擊,找準關鍵點,以競爭對手為錨定點,判定超越節點,精準發力,直擊要害,一舉制勝。

在一場商業戰爭中,有了完美的作戰方案,接下來就是對自身資源進行調動分配和對外界資源進行安排和部署。這對內的“調兵遣將”和對外的“合縱連橫”就是為企業戰略實施進行的準備工作。其中,又涉及時間布局與空間布局兩種。時間布局,是企業“先發制人”,提前掌握資源或建立某種自主知識、技術儲備,設法獲取和保持先發優勢、早入優勢。空間布局,是企業獲取一定地域優勢和硬件條件,利用空間優勢以節約成本,爭取競爭優勢。

十分戰略,三分在謀定,七分在執行。作為企業領導者,一定要摒棄空談戰略、改革,忽視落地實施的“習慣”和“傳統”。分解戰略方案內容至各部門、各人員,在技術產品、組織流程、人才培養、文化建設四方面,不斷提高效率、水平。企業要依靠戰略獲得轉型、升級,一定離不開實踐、堅定執行。所謂“既要抬頭看路,也要低頭拉車”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從實體、電商到自媒體,每一個十年帶來的機遇、風口都不盡相同。因此,企業戰略自制定起,就應保持發展演進和更新重塑的動態屬性,在未來高度互聯、智聯的時代,敏于感知、挖掘、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因時因地制宜,調整戰略謀求生存發展,避免被顛覆的危機。

*順應趨勢——先人一步,矗立未來潮頭

對于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已經廣泛接受、適應甚至形成了依賴。未來,網絡經濟更會依托科技的發展進步,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多方面、深層次的根本性變化。基于此,企業戰略也應跟隨潮流趨勢,以數字智能化與國際化發展的視角重塑發展戰略,先人一步,矗立制高點。

隨著5G、云計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新產品的不斷問世,人們對未來“5G智能生活”充滿了期待。未來無疑是數字智能時代,企業發展也必須緊跟數字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乘著5G時代東風布局新的發展戰略。在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送貨機等“無人應用”領域預先謀得一席之地。在未來一二十年,各行各業都將借助人工智能實現轉型升級,企業也應在大趨勢下,制定、調整自身數字智能戰略,促使人工智能與企業實際應用場景深度結合,從而更好地助力企業實現5G時代下的數字智能化轉型升級。在戰略重塑上以數據思維為基石,培育人才,投入資源,適應數據競爭,占據市場份額,為未來的成功奠定基礎。

另外,在企業實力增強和固有市場容量逐漸飽和的前提下,積極規劃“走出去”戰略。一方面,拓展企業發展空間,培育企業國際化視野格局;另一方面,優化企業國際化資源配置,利用低成本資源和優惠政策等,為企業積蓄發展勢能,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因此,依據企業實際打造國際化戰略,直接影響企業國際化發展進程,對企業在時代潮流下抓住機遇、培育未來國際化發展態勢起著決定性作用。

選擇什么樣的企業戰略,直接關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做出正確選擇的企業往往能夠以此預判風口,一舉成功,反之則付出慘痛代價,被時代所拋棄。

伴隨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的到來,在全球政治經濟形勢日益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企業對適宜、恰當的發展戰略的依賴性也日益凸顯,可以說企業興衰與其息息相關。依時依勢做出正確的戰略規劃,并以此為基礎厲兵秣馬、枕戈待旦,就必然能依靠戰略優勢,從容應對下一個十年中持續不斷的變革和挑戰,乘風破浪、蓬勃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平市| 万载县| 星座| 建平县| 阜新| 全椒县| 芜湖市| 永川市| 太湖县| 米林县| 望奎县| 自治县| 方正县| 漯河市| 都江堰市| 中方县| 海阳市| 德格县| 镇坪县| 阿拉尔市| 岳普湖县| 文水县| 营山县| 镇安县| 肇州县| 大邑县| 呼和浩特市| 上犹县| 达州市| 衡阳市| 林州市| 赣榆县| 新建县| 香河县| 富蕴县| 卢湾区| 托克逊县| 沙坪坝区| 缙云县| 长海县| 保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