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前言(1)

像俄羅斯詩歌的巨擘葉賽寧和馬雅可夫斯基一樣,瑪麗娜·伊萬諾夫娜·茨維塔耶娃于1941年8月31日在俄羅斯中部的小城葉拉布加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是孤苦的、艱難的、悲慘的一生。

那是高傲的、充實的、永恒的一生。

瑪麗娜·茨維塔耶娃于1892年10月8日(俄歷9月26日)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她的父親伊萬·茨維塔耶夫是莫斯科大學教授,語文學家,藝術學家,彼得堡科學院通訊院士,莫斯科美術博物館的創建者;母親瑪麗亞·梅因是一位頗有才華的音樂家,精通數種語言,是她丈夫創建博物館的得力助手。茨維塔耶娃本應有一個金色的童年,但是不幸的是母親患上了肺結核,在她十四歲時便離開了他們。還在母親在世時,她便嘗到了動蕩不安的生活與孤獨冷漠的滋味。為了給母親治病,全家長期漂泊國外,十歲的她與八歲的妹妹阿納斯塔西婭兩人常年在意大利、瑞士和德國等地寄宿學校讀書。不到十七歲時,她只身前往法國巴黎大學聽古代法國文學課。她自幼養成的那種清高孤傲的性格使她后來吃盡了苦頭。

瑪麗娜·茨維塔耶娃六歲便開始寫詩。她意識到自己在詩歌方面的天賦,大概是在1903-1904年,也就是她十一到十二歲的時候。1910年秋天,她剛滿十八歲,便出版了第一本詩集《黃昏紀念冊》。這本薄薄的小冊子盡管從內容上看沒有跳出一個少女的生活圈子,但是由于它顯露出作者早熟的詩歌才華,得到了著名詩人勃留索夫、沃洛申的贊許。沃洛申甚至親自登門拜訪這位初出茅廬的作者。此后,他不僅引導茨維塔耶娃走進了“詩歌的殿堂”,二人還成了忘年交。1911年茨維塔耶娃放棄了學業,來到了詩人沃洛申在克里木的科克杰別里創辦的文學家之家。那里吸引著許多作家、藝術家。正是在那里,她遇到了出身于革命世家的子弟謝爾蓋·埃夫倫,1912年1月兩人便結為伉儷,9月女兒阿里阿德娜(阿利婭)出世。同年她出版了第二本詩集《神燈》。

然而好景不長,1913年8月,在茨維塔耶娃不到二十一歲的時候,父親也與世長辭。繼而她又與丈夫長期別離,給她的命運平添了一層不祥的色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謝爾蓋·埃夫倫作為救護人員輾轉于各地,十月革命的日子里,白軍潰敗,作為白軍軍官的謝爾蓋·埃夫倫被命運拋到了國外。茨維塔耶娃帶領女兒阿利婭和1917年4月出生的二女兒伊琳娜留在莫斯科,母女三人相依為命。她沒有任何收入,“靠寫詩是不能養家糊口的”,這話雖然是她多年以后在另一種更為艱苦的國外環境下說出的,但是當時茨維塔耶娃對自己的無能為力確實也有了充分的認識。她一度到俄羅斯聯邦民族事務人民委員部工作,偶爾也出席一些詩歌朗誦會,包括為募捐而舉辦的晚會。她雖然不修邊幅,甚至流露出她那固有的高傲神情,卻也被聽眾當作自己人而受到熱情歡迎。一個強者在生活最艱難的處境中永遠能夠迸發出最旺盛的創作力。茨維塔耶娃在這段時間里,以頑強的毅力不僅寫了數百首抒情詩,還對民間文學作了探討——她以俄羅斯民間故事為素材寫了許多首長詩。此外,她還與藝術劇院的演員們合作,為他們寫了幾部詩劇,同時從他們那里得到靈感,向他們奉獻了不少組詩。茨維塔耶娃的早期詩作“是用古典的語言和風格寫作”的,她的“抒情詩的形式有一種威力……這是她嘔心瀝血摸索出來的形式,它不是軟綿綿的,而是濃縮精練的”,這些詩具有“無限的純潔的力量”見帕斯捷爾納克《人與事》,《世界文學》1985年第5期。“你那樣子同我相像,走起路……”、“哪里來的這般柔情似水?……”、“同我們一起宿夜的親愛的旅伴!……”、《致一百年以后的你》、“我在青石板上揮毫……”等詩便是如今已經成為傳世之作的早年的抒情詩。

在與謝爾蓋·埃夫倫離別四年半以后,借助愛倫堡于1921年春出國訪問之便,茨維塔耶娃于同年7月14日意外地得到了丈夫在布拉格查理大學讀書的消息。茨維塔耶娃隨后于1922年5月15日攜不滿十歲的女兒阿利婭(二女兒伊琳娜于1920年餓死)去國外與丈夫團聚。從此,茨維塔耶娃與祖國離別了十七年,備受痛苦的煎熬。

離開俄羅斯以前,茨維塔耶娃已經確立了她作為詩人的地位,她的創作已經完全成熟,而且正處于旺盛時期。她先后又出版了三本詩集:《選自兩本詩集》(1913)、《里程碑》(1921年初版,1922年再版)、《卡桑諾瓦的結局》(戲劇小品,1922)。

茨維塔耶娃出國后第一站是柏林。當時那里是俄國文化人匯集的中心,高爾基、阿·托爾斯泰、霍達謝維奇、安德列·別雷等人較長時期住在那里;葉賽寧、帕斯捷爾納克等人也在那里作過短暫的逗留。茨維塔耶娃與他們有過一些接觸,特別是與帕斯捷爾納克常有書信往來。1926年,帕斯捷爾納克又將茨維塔耶娃介紹給奧地利詩人里爾克,但是遺憾的是茨維塔耶娃還沒來得及與里爾克謀面,后者便溘然長逝。然而這三位詩人往來的書簡以及相互的獻詩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文壇的珍品。盡管柏林約有七十家俄羅斯人辦的出版社和報刊,具備出版詩集的有利條件,但是茨維塔耶娃只在那里逗留了兩個半月,便于1922年8月1日去布拉格。1925年2月1日她的兒子格奧爾吉(穆爾)在那里出生。謝爾蓋·埃夫倫在布拉格住讀,為了節省開支,茨維塔耶娃便帶領孩子住在郊區鄉間,曾五次更換租金更為低廉的住房。茨維塔耶娃除了忙于家務以外,從未放松創作。除了短詩,她還創作了一些大型作品,如長詩《山之詩》(1924)、《終結之詩》(1924),組詩《樹木》(1922-1923)、《電報線》(1923)等。

為了兒子的教育問題,茨維塔耶娃未等丈夫大學畢業便于1925年11月1日攜十二歲的女兒和九個月的兒子移居法國。起初住在巴黎友人家里,后來又五次遷居巴黎郊區的五處鄉鎮。她在法國僑居的時間最久,近十四年,但是在布拉格度過的三年多卻給她留下遠比巴黎更美好的印象。這期間,茨維塔耶娃曾去倫敦和布魯塞爾舉辦詩歌朗誦會,或去海濱度假。

由于丈夫有病,四口之家的生計只靠茨維塔耶娃寫詩的稿費和朗誦會的收入來維持,生活日益困難。因此,從30年代起,茨維塔耶娃改為從事“能夠養家糊口”的散文創作。散文創作的素材多取自她個人的經歷和家世。《父親和他的博物館》、《母親和音樂》、《老皮緬處的宅子》、《索涅奇卡的故事》便屬于這一類;另一類是關于一些詩人的回憶和對普希金的研究:《一首獻詩的經過》(關于曼德爾施塔姆)、《關于活生生的人的活生生的事》(關于沃洛申)、《迷惑的靈魂》(關于安德列·別雷),《我的普希金》、《普希金和普加喬夫》;還有一些如《時代和當代俄羅斯的抒情詩》、《同歷史一起的詩人和處在歷史之外的詩人》,則是評論同代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和帕斯捷爾納克的創作個性以及探討詩人和他們的使命的文章。

茨維塔耶娃初到國外時,受到俄國流亡作家們的熱烈歡迎。幾家俄國僑民辦的出版社爭相向她約稿,僅頭兩年她出版的詩集便有《離別集》(1922,柏林-莫斯科)、《獻給勃洛克的詩》(1922,柏林)、《少女女皇》(童話詩,1922,柏林-彼得堡)、《普緒刻》(1923,柏林)、《手藝集》(1923,柏林-莫斯科)、《小伙子》(童話詩,1924,布拉格)等六冊,四年后又出版了《離開俄羅斯以后》(1928,巴黎),這是茨維塔耶娃僑居國外時的最后一本詩集。

嚴酷的現實使茨維塔耶娃擺脫掉“除了心靈以外,我什么都不需要”的超然的人生哲學,逐漸對流亡圈子的空虛、冷漠、庸俗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投以無情的輕蔑和辛辣的譏諷(《報紙的讀者》)。1928年馬雅可夫斯基訪問巴黎時,她的表現進一步加劇了她在政治上與那些流亡者的分歧。茨維塔耶娃公開表示歡迎馬雅可夫斯基,她剛到國外時就曾將馬雅可夫斯基的《敗類們》一詩譯成法文發表。1928年11月7日她出席了在伏爾泰咖啡館舉行的馬雅可夫斯基詩歌朗誦會,會后記者問她:“關于俄羅斯您有什么話要說嗎?”茨維塔耶娃不假思索地答道:“那里有力量。”早在六年前的1922年4月28日清晨,茨維塔耶娃在離開俄羅斯的前夕,在空蕩蕩的鐵匠橋街遇到了馬雅可夫斯基,并問他:“您有什么話要轉告歐洲嗎?”后者答道:“這里有真理。”茨維塔耶娃1928年答記者的那句話,就是與馬雅可夫斯基1922年對她說的這句話遙相呼應的。茨維塔耶娃以她“那里有力量”這句斬釘截鐵的話,并以“她的整個詩歌的實質,與反動勢力抗衡并且勇敢地表明自己對新的、蘇維埃的俄羅斯的同情”。弗謝·羅日杰斯特文斯基:《瑪麗娜·茨維塔耶娃》,《茨維塔耶娃詩文集》第一卷,莫斯科:文學出版社,1984年,頁10。然而這句話卻也斷送了她全家的一部分生活來源。過去發表她的作品的《最新消息》報從此不再發表她的作品。但是茨維塔耶娃后來在給馬雅可夫斯基的信里毫不含糊地并且不無驕傲地承認別人對她的指責:“如果說她(指茨維塔耶娃)歡迎的只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那么她歡迎的就是以他為代表的新的俄羅斯……”后來馬雅可夫斯基為了向她表示敬意,曾在他的創作展覽會上展示過這封信。

在回顧僑居的日子時,茨維塔耶娃寫道:“開始時(熱情地!)發表我的作品,后來清醒以后,便不再找我,他們意識到不是自己人——而是那邊的。”“我不是為這里寫作(這里的人不理解——因為聲音),而正是為了那邊——語言相通的人。”然而,詩人也痛苦地意識到雖然“我的讀者在俄羅斯,可是我的詩卻到不了那里”。

由于這種難以排遣的痛苦與那使她肝腸寸斷的鄉愁交織在一起,她這一時期關于祖國的詩作具有與眾不同的感染力(“我向俄羅斯的黑麥致以問候……”、《松明》、《接骨木》、《祖國》、“鄉愁啊,這早就已經……”)。與那些十月革命后離開俄羅斯僑居國外的作家如布寧一樣,她離開祖國的時間越久,思念故土的感情就越強烈。

“這里既不需要我,那里我又沒有可能”,這種既不甘心與那些齷齪鄙俗的僑民為伍,又有家歸不得的進退維谷的處境,使茨維塔耶娃幾乎精神失常。

鄉愁啊!這早就已經

被戳穿的糾纏不清的事情!

對我來說全然一樣——

在哪兒都是孤苦伶仃,

就連她自幼那樣熱愛的俄羅斯語言都不能使她的感情平靜下來:

就連祖國的語言,還有它那

乳白色的召喚都沒能使我陶醉。

究竟因操何種語言而不為路人

理解——對我全然無所謂!

在“一切家園我都感到陌生,一切神殿對我都無足輕重”的痛苦的自嘲中,筆鋒卻突然一轉:

然而在路上如果出現樹叢,

特別是那——花楸果樹……

那對故土的親切的記憶,那作者幼時在家園曾圍繞著它嬉戲的火紅的花楸果樹,有著多么強大的誘惑力啊,可是它剛一出現在詩人的腦海里卻又戛然而止,不知有多少言語、多少感情盡在這不言之中,真是令人拍案叫絕!如此含蓄、如此深沉的藝術處理,這般令人回腸九轉的懷鄉詩,只能出自有著特殊經歷的茨維塔耶娃之手。

為你推薦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會員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

馬伯庸 7.2萬讀過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會員

《龍族》同名動畫正在騰訊視頻熱播,8月19日首播三集,每周五10:00更新一集。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江南 36.1萬讀過
奪嫡
會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月落 2.5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十堰市| 临猗县| 凭祥市| 万年县| 阳曲县| 商洛市| 社旗县| 墨玉县| 金溪县| 怀仁县| 上栗县| 奇台县| 延庆县| 仪征市| 庆阳市| 博乐市| 舟曲县| 扎鲁特旗| 威信县| 南溪县| 随州市| 来安县| 黔江区| 甘洛县| 南昌县| 马关县| 民县| 呼玛县| 河源市| 惠东县| 老河口市| 玛曲县| 南召县| 砀山县| 滦南县| 西林县| 屏东县| 四会市| 东乌| 双牌县|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