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為本:中國制造下半場全球突圍的密鑰
- 曹順妮
- 1100字
- 2021-12-29 15:54:44
第一章 危機來了,新引擎在哪里
在社會演進中,沒有什么東西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好企業走在時代前面,差企業疲于應付時代。
若總結劉一川和豐林做對了什么,實施負責任的有效長遠戰略一定排在第一位。
2019年,經歷無數次危機輪回的“大人物”們,在各種不同主題的全球論壇上達成一個共識:不同于以往的小打小鬧,一系列重大變化正在推動一場“全球化4.0”的變革。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見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種種危機,以及看清危機后,能夠深入反思并提出有效的戰略對策。
最高明的管理者,不是把精力用在驚慌失措地應對危機上。危機發生前,從市場反饋回來的供需變動、價格起伏、就業動態等信號,足以讓聰明者嗅到異樣。
企業是否有能力穿透危機,撥云見日,在于企業管理者的戰略思想高度,而究竟是什么因素在決定戰略高度,反倒被很多人忽略掉了。沒有企業會否認戰略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企業管理者,并沒有找到制定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戰略的密鑰在哪里。
國內少數預知到此次危機的企業家認為,今天的局面只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延續和加強版。在實業里摸爬滾打了40多年的“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對歷次全球危機有著敏銳的嗅覺:2007年他預感到經濟危機將至,及時停止了正要上馬的新生產線;2015年,曹德旺又提前感知到危機將卷土重來,在當時上證A股指數正在向5000點發起沖鋒,整個資本市場一片亢奮之時,他迅速推動企業在2015年3月發行H股,為接下來能讓企業安然度過危機所采取的“全球化戰略”備足糧草,并率先開啟了企業“去杠桿、抓現金流”的應對之策。可是,很多人看不懂這一系列超前的應對策略,對于福耀玻璃在美國設廠的行為,還誤以為曹德旺“跑了”。
站的高度不同,視線所及自然不同。
劉一川是另一位及早預知到危機,并同樣啟動全球化戰略的國內企業家,只不過豐林集團的市值不到福耀玻璃的1/10,沒有福耀玻璃那么有名氣。再者,劉一川鮮在媒體前露面,除了業內人,外界幾乎不知道他是誰。實際上,他和曹德旺一樣,都是以70多歲的年齡全力沖到實業一線的實業家。
兩人的共同點是,一生堅守實業。他們分別在汽車玻璃和人造板材領域做到行業翹楚,并時時警醒員工和其他實業家:這是一場需要全力以赴的硬仗,更是中國制造下半場——制造全球化的最佳歷史時機。
在危機面前,人們終將卸下狂妄和自負,敬畏起經過時間檢驗的常識、管理思想,覺察到具有預見性的戰略思想的價值。
戰略的重要性和企業家精神一樣,只有在企業開疆拓土和面臨危機時,才會被重新撿拾起來,企業家通常會思考如下問題:
危機來了,新的引擎在哪里?
戰勝危機的戰略有效性的依據是什么?
企業具備哪些特質,才能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更好地活下去?
- 這個國家的新中產:新中產畫像與未來商業白皮書
- 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形成機理與治理政策研究
- 產學研協同創新與區域創新績效研究
- 數字上的中國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研究報告(2020—2021)
- 資產價格波動對居民財產性收入分配影響機制研究
- “雙碳”目標下綠色技術市場推廣問題與策略
- 智周萬物:人工智能改變中國
- 破局:中國經濟如何于變局中開新局
- 基于價值創造的我國上市公司增長及其波動研究
- 產業空間重構與經濟非集聚研究:2006年以來中部六省經濟分化的一個解釋
- 中國經濟的信心與底氣(套裝共20冊)
-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問題研究
- 中美經濟相互依賴及其非對稱性研究
- 積極發展個人養老金 構建養老體系新支柱:《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解讀報告(《21世紀經濟報道》深度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