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植樹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緊張的工作、學習一天之后,不免產生一種疲勞感,此時需要用一種輕松的活動調劑一下生活節奏,而其中植樹養花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活動方法。在植樹的過程中,通過松土、澆水等活動,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并能活動筋骨,舒暢氣血,增強體質。

清代養生家曹慈山曾云:“院申植花木數十本,不求名種異卉,四時不絕便佳……玩其生意,伺其開落,悅目賞心,無過于是。”說明人處在綠色的環境中,能給人的大腦以良好的刺激而產生舒適的感覺,從而緩解疲勞。另外,工作、學習之余若能時常觀賞一下樹木,可以緩解視神經的緊張狀態,對保護視力和延緩中老年人的視功能退化大有裨益。

鄧小平說:“植樹是一種愉快的勞動,樹木使人感到蓬勃生機。尤其是自己親手栽培的樹木,看著它吐出新芽,展開嫩葉,抽生新枝,直到長成了參天大樹,能使人充分領略到勞動成果帶來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此時的心情猶如在干渴之時喝上一杯沁人心脾的甘露,妙不可言。”

綠色,是春的象征。

每年的三四月,春回大地,人們揮锨掄鍬,種下一片片綠苗,種下蔭庇子孫的希望。

1981年夏,四川、陜西等地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水災,長江、黃河上游發生特大洪峰,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時刻將人民的安危系于心間的鄧小平,焦慮如焚。在安排救災的同時,他分析災害發生的各種原因,尋找消除水災的長遠措施,首倡全國義務植樹工程。

9月,鄧小平對萬里說:“最近的洪災問題涉及到林業,涉及到木材的過量采伐。”同時,他向中央書記處提出了一個建議:“中國的林業要上,是否可以規定每年每人都要種幾棵樹,比如種三棵或五棵樹,要包栽包活,多者受獎,無故不履行此項義務者受罰。國家在苗木方面予以支持。”

10月19日、11月9日,中央書記處連續兩次召開會議,討論并采納了鄧小平關于植樹造林的建議,決定由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草案)》進行審議。

12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國務院的這一決議草案,以法律的形式將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確立下來。隨之,國務院制定了實施辦法,規定:“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男十一歲至六十歲,女十歲至五十五歲,除喪失勞動能力者外,均應承擔義務植樹任務。”

一場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綠色革命,由此在神州大地上拉開了序幕。

1982年,是全民義務植樹的第一年。盡管鄧小平此時已是78歲高齡,已遠遠超過規定的年限,但他仍身體力行,率先垂范。

植樹節到來的前幾天,鄧小平就向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植樹節快到了,我們家今年每人至少要栽三棵樹,要包種包活”。

3月12日,北京風和日麗,春光明媚。迷人的西山腳下,涌來了一批批扛著鐵锨、提著小桶的人們。上午10時,鄧小平偕家人乘車來到這里。在和眾人打過招呼后,他急步走到植樹點,舉起了鐵鍬。隨著一锨锨泥土的傾入,一棵翠柏傲然挺直了身軀,隨風舒展著它那綠濃欲滴的枝葉。身旁的同志勸他休息一下,鄧小平說:“不累。一人栽三棵至五棵,我們要完成任務。”

植樹活動結束時,鄧小平圍著新植的樹,觀賞著各種不同的品種,并說,要選那些長得快、能成材的,栽下后要有人管理,保證成活。

鄧小平的行動為人們樹立了榜樣。這一年,全國近2億人參加了義務植樹,種樹10億棵。

1984年初,鄧小平視察了深圳、珠海、廈門幾個經濟特區。2月10日上午,他結束對特區的視察,即將離開廈門。臨行前的計劃是在廈門的山上植樹。可是天公不作美。昨天還是陽光燦爛,碧空萬里,想不到過了一夜,一大早雨就沙沙地下個不停。遙望海面,煙雨迷蒙,似一首飄忽不定的朦朧詩。

省市領導建議取消植樹活動。鄧小平卻笑著搖搖頭:“下這點小雨怕什么,上山吧。”

約10點鐘,他來到萬石巖植物公園的后山上,冒著綿綿細雨,走過濕漉漉的泥地,步入植樹區,拿起鐵锨干了起來。

鄧小平種的是樟樹。省負責同志告訴他:“這是一種千年樹、南國佳樹。”不多久,鄧小平及陪同人員就種下了12棵樟樹和南洋杉。

臨近中午了,雨還在細若游絲地下著。鄧小平拄著锨,直起身來,望著灰蒙蒙的天空,詼諧地說:“這幾棵樹,這一下保活了。”

植完樹,鄧小平的鞋子上還沾著南國的泥巴,就登上了北去的專列。

時隔一個月后的植樹節,鄧小平又出現在北京十三陵水庫大壩東側蟒山腳下的義務植樹人群中。

這里是中央直屬機關的義務植樹基地,中直機關的青年已擺開了“戰場”。

鄧小平一下車,時任黨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迎上前來笑著說:“您前不久在福州植了樹,今天又來這里帶頭啊!”

鄧小平高興地說:“植樹是件大好事嘛!”

趁勞動間歇,鄧小平向北京市的領導了解這幾年植樹的成效。聽說這里栽的樹成活率達到百分之八十至九十。鄧小平滿意地笑了。他環視著遠山近水,飽含感情地說:“十三陵風景區建成了,非常漂亮,又有水利,你們一定要把這里搞好!”

1989年4月2日,位于北京北四環的亞運工程正緊張地進行著,第十一屆亞運會將于1990在這里召開。

這時正是植樹季節,年近85歲的鄧小平來到熱火朝天的亞運村工地,給這里抹上了一筆生機勃勃的綠色。

植完樹,鄧小平放下鐵锨,走到一旁的亞運工程地圖前,問:現在在哪個位置?亞運工程總指揮張百發介紹:“在亞運村中心花園綠地。以后這里有亭子,有溪水,是中國式的自然山水園林區。您今天種的那棵樹旁,今后是個大草坪,要建個升旗廣場。亞洲參賽各隊的旗子要在這里升起。”

鄧小平接著問:“建設情況比漢城怎么樣?”張百發答:“在綠化上,會比他們好。”

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這是鄧小平對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要求。1983年3月12日,鄧小平在參加植樹活動時說:“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建設社會主義,造福子孫后代的偉大事業,要堅持二十年,堅持一百年,堅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遠干下去。”

1982年11月,鄧小平為全軍植樹造林總結經驗表彰先進大會題詞:“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造福后代。”

同年12月26日,鄧小平在林業部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情況報告上批示:“這件事,要堅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實。為了保證實效,應有切實可靠的檢查和獎懲制度。”

堅持不懈,鄧小平自己首先做到了這一條,盡管他年事已高,盡管他工作繁忙。自1982年以后,1983、1984年,他在北京十三陵植樹……鄧小平十多年來的植樹活動,已載入我國林業發展的史冊,銘記在全國人民的心中。

一代一代干下去。鄧小平也從自身做起……

1987年4月5日上午,鄧小平來到天壇公園萬壽雙環亭東側,和家人一起揮锨栽下了這天義務植樹的第一棵檜柏。勞動中,他手拉著身旁的外孫女羊羊,笑著對在場的同志說:“今天我帶的這個人,已經跟我種了六年樹了。今天我又增加了一個部隊,羊羊的小弟弟。”說到這兒,他又鄭重地強調:“植樹綠化要世世代代傳下去。”

1992年1月,鄧小平再次視察深圳經濟特區,并發表了重要談話。1月22日,他利用視察工作的余暇,來到深圳仙湖植物園。在觀賞植物園內的奇花異草后,鄧小平和三代家人來到湖畔的草地上,揮锨培土,種下了一棵高山榕樹。身有殘疾的鄧樸方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也培了幾锨土。然后,鄧小平和小孫子一齊端起個紅色的小水桶,給樹澆上水。

古人云:十年樹木。如今,十多年前鄧小平親手種下的幼苗,已是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實施了十多年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已使昔日的荒山禿嶺披上了綠裝。令老人家感到欣慰的是,而今的神州大地上,春色更濃、更艷、更迷人……

北京十三陵中直機關造林基地昔日的荒山峰禿嶺,已變得郁郁蔥蔥。鄧小平1983年、1984年先后兩次來到這里植樹。旭日東升,當老人們在天壇公園的檜柏林中悠閑地打拳、散步、遛鳥時,他們會想到,80高齡的鄧小平同志1985年、1986年、1987年三次在這里種樹,為天壇公園增添了春色。

鄧小平1988年在北京景山公園栽植的松柏,現在已經長高了;雄偉壯觀的首都北郊“亞運村”,也有鄧小平1989年在這里栽種的松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金平| 多伦县| 会理县| 敦煌市| 永兴县| 东阿县| 衡水市| 普格县| 长汀县| 黔东| 宜章县| 泽州县| 梧州市| 明星| 当涂县| 宿州市| 阜宁县| 株洲县| 昌图县| 五莲县| 遵义市| 辉南县| 龙泉市| 南乐县| 蒲江县| 综艺| 海兴县| 女性| 锦州市| 汤原县| 永泰县| 施甸县| 金乡县| 崇仁县| 安徽省| 无锡市| 江都市| 报价| 名山县| 太湖县|